孩子的系统思维训练
孩子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信息多了,孩子就不知该如何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手段来简化和规划孩子所掌握的知识,使他获得的信息,并在大脑中清理出一定的“内存”让思维运行。系统思维可以极大地简化孩子对事物的认知。
系统思维是对事情全面思考,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系统思维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几个部分简单地加在一起,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系统思维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的思维模式。
因为,规律的发现、问题的提出等创造性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创造性活动的进行都需要系统思维的支持。
培养系统思维能力,就是让孩子能有整体观,让孩子能从全局把握。只有这样,孩子认识事物才不会以偏概全,创造过程才不会根基不稳。家长可以通过整体法、结构法、要素法和功能法等方式来训练孩子的系统思维能力。
1.整体法
所谓整体法,就是训练孩子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能够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能够从全局出发,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
比如,孩子知道笔有水彩笔、蜡笔、铅笔等,家长可以反过来问孩子:“所有的笔都是水彩笔吗?”孩子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水彩笔只是笔的一种,不能说“所有的笔都是水彩笔”。经过这样的思考,孩子就更容易把握整体、掌控全局,创造时也会对准全局和整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而不是以偏概全。
2.结构法
系统由各部分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对系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系统中的结构问题。所以,在训练孩子系统思维时,一定要让他们有意识地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创造发挥更大的价值。
比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身体是一个整体,头、胳膊、腿哪部分出了毛病,人体都不能正常工作。”这样,孩子就会懂得每个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慢慢地,孩子就会明白:好的结构就是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合理结合、有机联系。
3.要素法
要素法可以直接帮助孩子抓住关键。系统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的,其中相对重要的因素称之为构成要素。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好的作用或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所以,日常训练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抓住重点的能力。
比如,讲完故事可以问孩子“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主人公是谁?”“他们做了什么?”等。逐渐地,孩子就会主动地去关注这些要点。
掌握了要素法,可以让孩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更从容。
4.功能法
所谓功能法,是指为了使一个系统呈现出最佳态势,从整体出发来调整或改变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在此过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变,从而使系统状态更佳,也可能为了求得系统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统某部分的功能为代价。这也是创造本身的目的。
生活中,家长可以多提供给孩子一些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发现“调整”的作用。比如,让孩子学刷碗,他们刚开始可能只会用水冲,这样做,既浪费水,也刷不干净。家长就可以帮孩子挤点洗涤灵之类的清洁用品,让孩子看到刷碗过程中清洁用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再试着让孩子用温水刷,这样的清洁效果会更好,能达到只用清洁用品或凉水根本达不到的效果。将清洁用品和温水结合起来,刷出的碗才是最干净的,这就是功能法最简单的表现。
让孩子掌握功能法,就等同于为孩子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为孩子的创造提供了延伸的可能!让一个孩子在短时间内就明白并掌握一个复杂的系统,确实有些困难,但不要着急,只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总有一天会取得成绩!
给父母的贴心提示:
可能大多数的家长都不能确切地告诉孩子系统思维到底是什么,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都在运用这种思维,我们只要把我们日常做的告诉孩子就可以了。不要怕孩子听不懂,他们接受这个世界的确需要一些时间,但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会取得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