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藤条还恐怖的赞美

比藤条还恐怖的赞美

时间:2023-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贞敏就算被称赞,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当她表现良好、妈妈欢喜地给予称赞时,贞敏只是显得很平静,或是打断妈妈的话,想要转移话题。贞敏的妈妈认为贞敏是一个嫌称赞很麻烦的特殊孩子,甚至觉得她似乎很清楚自己擅长的事有多棒,所以就算不被称赞也无所谓。假设赞美涉及到下一个该完成的目标,就会变成比藤条更恐怖且更痛苦的体罚工具,折磨着孩子。

比藤条还恐怖的赞美

居住在日山的贞敏,有一件事让妈妈很在意。一般孩子被称赞时会高兴而显得相当兴奋,甚至会在其它事情上努力以获得称赞。然而,贞敏就算被称赞,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当她表现良好、妈妈欢喜地给予称赞时,贞敏只是显得很平静,或是打断妈妈的话,想要转移话题。

贞敏的妈妈认为贞敏是一个嫌称赞很麻烦的特殊孩子,甚至觉得她似乎很清楚自己擅长的事有多棒,所以就算不被称赞也无所谓。

为什么贞敏不喜欢被称赞?难道如同妈妈所想的一样,贞敏真的认为称赞很麻烦吗?

非具体的称赞无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

假设孩子努力写出的读后心得在全学年中获得优秀奖,这肯定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了不起成果。此时,夸奖的内容会因人而异,有的父母一定会称赞:“你的读后感想写得真棒,表现得太好了!”有些则会说:“你拿到优秀奖了呀!真是太棒了,下次要再加油,努力拿到第一名喔!”此外,还有父母会说:“竟然拿到优秀奖,真是太高兴了。可见你很用心地读完了整本书,才努力写出读后感想呢!”

请大家试着以孩子的立场来思考,假设自己是得奖的孩子,听到哪一种称赞时心情会更好、会增加斗志呢?

第一种情况:“你的读后感想写得真棒,表现得太好了!”是对于写读书心得获奖的行为进行称赞,简单来说,就是将赞美的焦点锁定在孩子正面行为本身。不管是谁,听到这种赞美,都会认为只是形式上的称赞罢了,这一类的赞美对孩子的自我效能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自我效能是进行某件事时,基于某种理由而相信自己可以有好表现的具体心态。不过,以第一种情况来说,虽然可以从赞美中获知自己擅长某件事,却无从得知自己为何表现很好,无法具体阐明自己实际上到底哪方面表现得好。因此,这一类的称赞可以说对自我效能毫无帮助,只是名副其实纯粹的称赞而已。

第二种情况:“你拿到优秀奖了呀!真是太棒了,下次要再加油,努力拿到第一名喔!”则真的会让人感到相当茫然,是最该避免的称赞方法。乍看之下,这句话是在鼓励孩子并赋予另一项动机,但这只会让孩子产生下次必须获得比这次更好成果的想法,并无法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只会造成孩子严重的负担而已。

父母的期待会让孩子陷入被评价的迷思当中

有一次,我和朋友们聚会聊天,原本一开始是在谈不动产,后来话题转移到孩子的成绩。由于朋友们的孩子大多已经是国小或国中生了,所以这方面的话题就像是既定的节目一样,每次都会出现。

席间,有一位朋友炫耀了一件相当惊人的事:她就读国中二年级的女儿秀智,透过朋友介绍去了一家知名补习班,回家后便要求父母也让她去补习。如果再加上这家补习班,她光是数学一科就补了四家补习班了。这个现象和一般情况不太一样,大部分的孩子对于要来回多家补习班都会感到很辛苦,往往会苦思该如何脱离当下的情况。听完朋友这番话后,我才终于了解她女儿能持续名列前茅的原因,同时也感到很羡慕。

后来,我偶然和那位朋友的女儿见了面,虽然在她小时候我们见过几次面,不过这次则是睽违好一段时间的见面。她第一眼就让人觉得她很聪明,而且很漂亮,可以说就是那种会让婆婆妈妈们挂在嘴边称羡不已的类型,和我那每天只会不断抱怨的女儿俨然形成对比。看到她,我不自觉地将自己羡慕的想法脱口而出。

知道我在研究儿童心理学的秀智,趁妈妈离开位子的时候小心翼翼地问了我,她说自己虽然一直都名列前茅,却感到很不安和担心。我告诉她,那是因为大学入学考试所造成的,她这个年纪本来就会为了考上好大学而渴望拿到更好的成绩。我想藉此来安慰她。

不过,秀智的回答相当出乎我意料。她说自己之所以会感到不安,是因为害怕自己无法达到妈妈的期望。只要考到好成绩,妈妈就会毫不吝惜地给予称赞,不过,在赞美的话语中却同时传达了“下次一定要考得更好,你一定办得到”的期望。因此,她才会使尽任何方法,只要听说有好的补习班就一定要报名,才能让自己安心。

只要一想到妈妈的称赞对秀智来说,就像用针刺心脏一般痛苦,就不禁让人觉得有些不安。

秀智问我:“如果拿到第一名,我会变得比较安心吗?”

听到这番话,我立刻摇头。“如果是这样,你应该会经常为了守住第一名或担心失去第一名,变得相当焦躁不安吧?”

有些孩子只是没有说出口而已,像这样背负着压力生活的孩子,绝对不只是一、两个而已。“做得很好,下次要表现得更棒喔!”诸如此类的赞美,就如同是看不见的鞭刑一般,不,反而比鞭刑更恐怖!就像是外表看起来很美丽,却具有致命性剧毒的常青藤一样。像这种称赞的鞭刑,对孩子来说再危险不过了。

看到这里,虽然有些父母会说自己完全没有类似的经验,但这其中一定有多数人都曾犯下类似的错误。例如:兴高采烈地对第一次在数学考试中拿到九十几分的孩子说“下次就努力考一百分吧”之类的父母,就属于这一类型。

此外,若曾因为孩子考试第一名而带他到餐厅吃大餐,并且向孩子许诺下次若是也拿到第一名,就去吃更美味、更昂贵的餐厅,这类的父母也一定要好好反省。像这类的外出用餐,并非是要祝贺孩子拿到第一名的庆祝活动,充其量不过是强迫孩子下次也一定要有比这次更好表现的手段,而且还会让人感到压力。

若是一面给予称赞、一面任意决定下次目标,孩子会陷入被评价的忧虑当中。陷入评价迷思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会感受到强烈的不安与压力。由于这一类的不安与压力不仅会降低孩子的动机,也会消耗许多精神上的能量,使孩子渐渐变得无力,任何事都会变得无法专心投入。换言之,为了让孩子表现得更好的称赞,反而会招来反效果,导致孩子变得无力。

和孩子共享成果的喜悦

孩子透过称赞想要得到的并非是甜言蜜语,而是要确认有人可以和自己对正面的成果产生共鸣,希望对方能对自己这段期间的努力表示肯定,而称赞就该在这个范围内完成。假设赞美涉及到下一个该完成的目标,就会变成比藤条更恐怖且更痛苦的体罚工具,折磨着孩子。

这时,就只能期望最后一种称赞了:“竟然拿到优秀奖,真是太高兴了。可见你很用心读完整本书,才努力写出读后感想呢!”在这样的称赞中,可以发现前述两种赞美中所没有的一面,那就是充分表现出说话者对于这个令人满意成果所感到的喜悦,同时也鼓励孩子为了达成目标付出努力与心血,却没有强迫孩子下次要表现更好的压力。

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思考,毋庸置疑地,第三种称赞才最恰当。至于下次是否要更努力以获取更好的成绩,决定权在于孩子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