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惊也让爸爸妈妈感到害怕
这就是典型的夜惊现象。跟做噩梦(也就是可怕的梦境)不同的是,夜惊发生在孩子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夜间出现的这种看起来好像是害怕或焦虑的情况,并非是来自宝宝心里的恐怖景象,因为处于深睡眠中时,大脑不会形成清晰的图像,无论是不是恐怖的图像都无法形成,因此这些害怕或焦虑的情况是由大脑跟恐惧有关的其他部分的活动造成的。这些部分还具有使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眼睛突出的功能。虽然宝宝有时会记得自己夜里醒来过,还记得看到爸爸妈妈一脸茫然、紧张不安的样子,但是一般都不记得自己出现夜惊的情景。
很多十分健康的年幼宝宝也会不时地出现夜惊,可能一个月一次,也可能一周一两次,还可能几周或者几个月出现一次。大多数宝宝到了六七岁后就不再出现夜惊了。有时候,宝宝承受的压力很大,就会通过频繁的夜惊表现出来,比如那些经历过地震的宝宝。但是,大多数出现夜惊的宝宝所承受的压力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而且在各个方面也都很健康。
夜惊并不危险。抱起宝宝试图让他安静下来通常只会让他更加焦虑。宝宝发生夜惊的时候,你很难把他叫醒,因为此时宝宝正处于深度睡眠中。如果孩子只是待在床上,并没有到处活动,也没有伤到自己的危险,那最好不要去管他。如果他想起床,你就得扶着他,免得他撞到家具上伤到自己。
如果你的宝宝一般都是在晚上同样的时间发生夜惊通常是入睡后的最初几个小时,那就试着在那段时间前把他叫醒。一般来说,通过这种方法打破睡眠循环,就可以避免夜惊了。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服用药物也会有所帮助,但大多数医生都会先尝试其他方法。弄清宝宝的压力来源,然后尽你所能地去缓解一部分压力,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有助于减轻夜惊。
中国的爸爸妈妈,通常都习惯同宝宝一起睡,认为既方便又能增进亲子感情,其实宝宝也有自己的独立性,想独自一个人玩。
大约在9个月的时候,宝宝的独立性就会慢慢显现出来。想要自己一个人去溜达,也想要独自一个人做一些事情,这个时候的宝宝总是希望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不想受到爸爸妈妈的处处干涉。
但是这并不是说,宝宝想要离开爸爸妈妈独自生活,宝宝依然非常依赖爸爸妈妈,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怀和照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