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汗的食疗
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天,新妈妈确实出汗很多。往往在睡眠初醒或稍一活动就全身出汗,经常衣服湿透,但这并不属于病态,此种情况,短者几天,长者半个月就会逐渐好转或消失。
有许多新妈妈产后坐月子时都发觉自己整日出汗不止,以为是生产造成身体虚弱的表现,吃了许多营养品,大补特补,也不见好转,不禁担忧是不是落下病根,要不要治疗?
其实,女性在产后,除了感到异常疲乏,还常有多汗现象,这完全是一种生理现象,和新妈妈特有的新陈代谢活动有密切关系,并非哪儿“虚”。
众所周知,女性怀孕之后,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及发育的需求,母体的循环血量较妊娠前增加了1/3左右。同时,伴有激素水平的升高,物质及能量代谢的增快,使大量的水分和钠盐滞留下来,以适应妊娠后的母体状态。但是,分娩之后,如同一个包袱落地,新妈妈的负担大为减轻。因而代谢水平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机体不再需要过多的循环血量,潴留的钠盐和水分就成多余的了,必须及时排出体外,这样才能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机体全面恢复。
产后1~3天内少量出汗称为褥汗,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产后机体发生了很多生理变化。首先,胎盘胎儿娩出后,胎盘血液循环停止,子宫收缩,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加上妊娠期间过多的组织间液体要回收到血管中,使血容量增加15%~20%。同时,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增加,肾上腺功能处于亢进状态,孕期孕妇基础代谢增高,植物神经系统改变引起血管舒张,功能不稳定,皮肤血容量增加。由于体内积存的大量废物及多余水分要排出,使新妈妈汗液分泌旺盛,所以出汗增多。
出汗多时毛孔张开,抵抗力降低,易受风寒引起感冒或关节酸痛。所以针对产后多汗,新妈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产后可热水擦身,1周后可以淋浴,要勤洗澡,勤换内衣、内裤。
2.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与室外温差不超过5℃。
3.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从汗液中丢失的钾离子,保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推荐食疗方
沙锅人参鸡
原料:嫩母鸡1只(约1200克),人参5克。奶汤1500克,猪油75克,盐、料酒、味精各5克,葱段20克,姜块10克。
制作:1.将人参用清水洗净,切成精制薄片。2.母鸡宰后,去净毛,剁去爪,放入开水锅中氽透,捞出控去水分。3.锅内放入猪油烧热,放入葱、姜(拍松),炒出香味,烹入料酒,加入奶汤、盐、味精,待汤开几次,拣出葱、姜,倒入沙锅内,再把母鸡及人参放入锅内,小火炖至肉烂(用筷子能扎洞),撇去浮油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养血,补养脏腑,增乳催奶,对产后气虚自汗者可益气而摄津,达到止汗目的。此外还可做产后营养食谱以及催乳食谱。
黄芪羊肉汤
原料:黄芪、淮山药各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盐、生姜、葱各2克,味精1克。
制作:1.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2.用沙锅将水(约300克)煮开,放入羊肉及三味中药同煮,煮至肉烂熟放入调味料,稍煮片刻即可离火食用,吃肉饮汤。
功效:健脾生血,补脾肾,益气敛津,对产后气血不足所致自汗者有益。
小 麦 粥
原料:小麦30克,糯米10克。
制作:1.将小麦淘洗,晒干,炒香后研为细粉。2.糯米淘洗干净。3.将糯米放入锅中,加入400克左右,置火上煮,待米烂后下小麦粉,至粥汁黏稠时即可。温热服之,每日2~3次。
功效:益气健脾,收敛汗液。凡气虚自汗新妈妈均可食用。
糯米小麦麸散
原料:糯米、小麦各50克。
制作:将糯米、小麦麸同放入锅中炒焦,研末。每次服10克,日服3次。
功效:健脾益气,保津敛汗。气虚自汗者可用。
产后金点子
在产褥期,新妈妈不仅尿多,而且管理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占据优势,汗腺的分泌活动也增强,从而使新妈妈在产后出汗较多。由此可见,产后多汗是机体在产后进行自我调整的表现,所以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只是新妈妈应注意避免出汗后伤风受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