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经心理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时间:2023-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注意的发展和感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l岁内小儿只有再认而无再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现能力增加。3~4岁小儿以机械记忆为主,即只能按事物表面的物理性质对事物进行分类、编组,而不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概括。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理解、语言、思维能力的加强,小儿有意识的逻辑记忆逐渐发展。

第二节 神经心理发育

新生儿脑重已达成人脑重25%左右,此时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但树突与轴突少而短。出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4岁左右完成。新生儿行为神经系统发育评分见表2-2。

一、感知的发育

(一)视觉发育

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应,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但只能看清15~20cm内的事物。1个月后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3~4个月时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6~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2岁时可区别垂直线与横线;5岁时已区别各种颜色;6岁时视深度已充分发育(表2-3)。

表2-3 感知觉的发育过程

(二)听觉发育

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天听觉已相当良好;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3~16个月时可寻找不同响度的声源;4岁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听感知发育和儿童的语言发育直接相关,听力障碍如果不能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内或之前得到确诊和干预,则可因聋致哑(表2-2)。

(三)味觉和嗅觉发育

味觉: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4~5个月甚至对食物轻微的味道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表2-2)。

嗅觉:出生时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发育成熟;3~4个月时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开始对芳香气味有反应(表2-3)。

(四)皮肤感觉的发育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及深感觉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的触觉已很灵敏,而前臂、大腿、躯干的触觉较迟钝。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出生时温度觉就很灵敏。

(五)运动的发育

1.平衡与大运动

(1)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

(2)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

(3)翻身:7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或从俯卧位至仰卧位。

(4)爬: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

(5)站、走、跳: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0个月时会独足跳。

2.精细动作 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东西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示指拾物,喜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勺,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表2-4)。

表2-4 运动(动作)发育过程表

(六)语言的发育

婴幼儿6月龄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12月龄时能说简单的单词,如“再见”等;18月龄时能使用15~20个字,并指认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24月龄时能指出简单的人、物名和图片,而到3岁时几乎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4岁时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表2-5)。

表2-5 小儿言语的发展过程(语言是言语的外壳)

二、注意和记忆等的发展

(一)注意

注意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人或物。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征,起维持某种心理活动指向性的作用,是一切认知过程的开始。

定向反射是注意的生理机制。额叶、脑干、丘脑在调节随意注意方面起重要作用。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和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在感知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发生的、没有目的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如正在吮吸的婴儿停止吮吸动作转向刺激发生的方向。随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小儿注意的发展和感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可因周围环境中发生巨响、强光刺激而产生无条件定向反射。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原始状态的不随意注意。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注意。婴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丰富,思维的发展,除强烈的外界刺激能引起注意外,凡能直接满足其机体需要或与满足需要有关的事物也能引起注意,如奶瓶、妈妈等。2~3个月婴儿由于条件反射的出现,开始比较集中地注意新鲜事物,如喜欢注视人脸部。五六个月开始出现短时集中注意。1岁左右由于语言的发展,能独立完成某种动作,从而促进了注意的发展,出现随意注意的萌芽,凡是鲜明、新颖、具体形象和变化的事物都能自然地引起小儿的注意。婴幼儿的随意注意是极不稳定的,易被无意注意所分散或转移。1岁左右婴幼儿随意注意一般不超过15s,2~3岁能集中注意10~20min。学龄前儿童随意注意稳定性增加,但仍以不随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学龄前儿童可通过游戏等有趣味和适合年龄特点的活动促进其随意注意的发展。5~7岁小儿能聚精会神15min左右,7~10岁注意能集中时间为20min左右,10~12岁可达25min,12岁以后能达30min。

(二)记忆

记忆是大脑处理、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人在生活实践中所经历过的事情在人脑中遗留的印迹。记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识记是从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的信息在大脑中校正处理而逗留的痕迹。

保持是大脑在感知多种信息后,选择性地储存有关的少数项目,并进行必要的组合、编排。回忆是将储存在大脑中的外界信息提取的过程。回忆又分再认和再现。再认指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在眼前出现,而认识为“似曾相识”的记忆。如婴儿和母亲朝夕相处,母亲离开几天后回来时,见到仍很熟悉。再现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是在脑中重现。如小儿在玩耍时,突然脑中出现妈妈的身影,因此要找妈妈。

条件反射的出现是记忆开始的标志。2~3个月婴儿当他的玩具从视野中消失时,能用眼睛去寻找,表明这时已有短时记忆。3~4个月出现对人或物的认知,5~6个月认知较明显。如能辨认自己的母亲与陌生人,但记忆保持时间较短,只要母亲离开十天半月回来后就不能再认出。l岁内小儿只有再认而无再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现能力增加。1岁再认潜伏期只有几天,2岁可延长到几个星期,3岁可以保持几个月。1岁左右出现明显的回忆。2岁时再现潜伏期只有几天,3岁时延长至几个星期,4岁时可至几个月。3~4岁小儿以机械记忆为主,即只能按事物表面的物理性质对事物进行分类、编组,而不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概括。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理解、语言、思维能力的加强,小儿有意识的逻辑记忆逐渐发展。

5~6岁学前儿童已开始会利用概念来帮助记忆,并会应用一些简单的记忆方式。如接受任务时,喃喃自语,以加强记忆,但由于儿童认识能力与生活经验所限,逻辑记忆能力还较差。

记忆和注意两者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小儿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利用打比喻、讲道理等方法在提高随意注意的同时增强小儿的记忆能力。

(三)思维

思维是人利用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一种思想或观念的精神活动,属于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智能活动的核心。

思维分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根据具体事物的形象联想进行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则以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使思维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和灵活性。

小儿思维是在语言发展的基础上,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掌握事物之间一些简单联系而产生的。1岁以后小儿才出现具有一定形象性的思维活动。如把有胡须的人都叫“爷爷”,把不同的汽车都叫“车”。2~3岁小儿的思维具有直觉性,依靠感知和自身动作进行思维,离开了动作,思维就终止了。如小儿拿小棍当马,骑在上边,边跑边喊,当小棍被拿走,游戏也就停止了。学龄前儿童生活范围扩大,接触到更广泛的自然和社会,但其思维还是不能离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对事物的概括也总是具体的、形象的概括,经常用自己生活的逻辑和主观愿望代替事物客观的逻辑。如一个物体浮沉实验要求学龄前儿童解释“它们为什么会浮(会沉)”,这时期的儿童当看到石头沉下去,火柴杆浮在上面时就说“石头大,火柴小”。当实验者又将比火柴小的缝衣针丢下水而沉下去时,小儿说“因为针小沉下去”,这时小儿对自己前后矛盾的理由并没有觉察。由于他们认知的直觉形象特点,又限于经验贫乏,往往只依据事物外在的非本质特征作出判断。6~11岁儿童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此期儿童思维和推理能力明显提高,学习变成有系统性、有选择性。

培养小儿的思维能力,对其智力发展是一种开拓,应尽量调动小儿的感觉器官,使其对周围一切感兴趣,从而不断丰富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引导小儿自己去发现和探索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独立解决问题。

(四)想像

想像是人让感知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并对这些客观事物重新组合、加工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其中既有过去深刻体验过的内容,又有以过去的体验为基础新创造出来的内容。想像是一种心理现象,分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无意想像的主题多变,想像与现实环境分不开,有一定的特殊夸大性,并以想像为满足,其中无目的的、无现实内容的叫做空想。有意想像是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想像。

新生儿无想像。1~2岁仅有想像的萌芽。如模仿妈妈和娃娃吃饭,假装睡觉等原始游戏是小儿在回忆基础上的想像。3岁后小儿与周围环境接触增多,获得的感性知识不断丰富,想像进一步发展,有意想像已初步形成。如办家家、开汽车等象征性游戏及搭积木,主题角色游戏等创造性游戏。5~6岁儿童象征性游戏已发展到顶峰。随着儿童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增长,许多只能在想像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成为现实,因而这类游戏逐渐消退,代之而起的是竞赛性游戏。小儿丰富的想像还表现在绘画、泥工、讲故事等活动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从事这些活动的目的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也日益增强。

(五)情绪

情绪是一种原始的简单感情,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比较短暂而外露,易观察;其好坏决定于需要的满足情况和健康状况。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复杂情绪,是一种内心体验。情感较持续而稳定,不易观察。情感的形成是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的。情绪和情感都具有社会性,在日常生活中并无严格区别,新生儿有两种基本情绪:愉快、不愉快,都与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相联系。随着需要的变相认知能力的发展,引起情绪的动因内容以及情绪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丰富。小儿第一个微笑在生后第七八周出现。两三个月对人的接近、语音发生了兴趣。六七个月开始对母亲产生依恋,对陌生人有怯生现象。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在躯体上与另一个(母亲或其他亲近的照顾者)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主要表现为微笑、啼哭和吮吸及身体接近和跟随等。这种依恋情绪不是突然出现的,但在六七个月婴儿表现较为明显。在此时怯生也开始出现,产生某种恐惧感,提防和害怕陌生人,当亲人离开时有苦恼反应(分离恐惧);15~18个月达到高峰,7~12个月婴儿普遍的恐惧是对陌生人的焦虑。这时期的婴儿把陌生人同他提取出来的熟悉人物的图像相比较,来回注视陌生人的脸与亲人的脸,由于不能同化这个图像就会产生不确定状态的恐惧或焦虑而哭叫。依恋和焦虑是小儿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中心部分。由于对母亲的依恋为儿童提供了安全的基础,所以,依恋通常是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有助于儿童采纳与父母相同价值观和与之相应的鼓励行为,有助于儿童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较好地生活。3岁、11岁是产生恐惧情绪的两个高峰年龄。3岁时儿童对物体、动物、黑暗等客观环境易产生恐惧,11岁时则由于担忧、焦虑而产生。

学龄前儿童由于神经的抑制过程较弱,因此情感的稳定性极其有限,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出现极度恐惧,但高级的情感体验有了初步发展。如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同伴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范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道德体验(如信任感、安全感、同情感、友谊感、荣誉感等)。

小儿在与成人或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他们不仅在外部行动上能与成人或同伴交往,而且还能通过内心体验与成人或同伴交往,从而初步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六)个性

个性是每个人处理环境关系的倾向性,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思想方法、情绪反应和行为风格等。个性又称人格,是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现实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结。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

能力是制约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和数量水平的心理特征。能力在活动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考力等。特殊能力指某些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从事音乐和绘画所需的音乐节奏感和色彩的鉴别能力等。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特征,又称禀赋,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与稳定性(如情感的强度、意志的强度、知觉速度和思维灵活性等)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等。

小儿一出生即有个体特定的不同气质特征(表2-6)。如有的爱哭,有的很少哭;有的吸奶一口气一连串吸很长,中间有规律地停顿一下,不轻易受外界干扰,有的吸奶一口气吸得较短,停顿较多,较容易分散注意力等。因此,气质是婴儿自发的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情绪或行为的个体特点。这些气质特点,对儿童以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表2-6 儿童气质分类表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因素趋复杂化,其行为、情绪的表现也愈来愈多样化。不同气质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影响,而且气质对于儿童行为的定型及在特定环境中塑造出各种不同的个性特征,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是重要的心理特征。心理分析学家认为性格形成的中心是冲突。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的、积极评价的儿童往往会产生一种满意感、自信感;而经常受到否定的、消极评价的儿童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

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父母对小儿的教育方法对小儿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表2-7)。对儿童教养的方法,传统上分为“权威”和“民主”的教育方法两种。前者主要是采用过多的指示、命令、威胁和惩罚,而后者遇事多采用征求孩子意见的口吻,在孩子的要求合理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意见。“权威”法可能引起小儿发脾气,不听从管教,为所欲为,固执,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等;而“民主”的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儿童的独立,大胆,机灵,善与别人交往、协作,有分析思考能力。

表2-7 父母教育态度与儿童性格的关系

小儿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决定着适应社会环境的方式和处事态度。虽然以后也能对其中一些不良个性特征加以改造,但往往很难改变,除非儿童的客观环境、亲身经历有极大的转折变化,否则已经形成的行为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应特别重视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七)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和任务的心理过程。

新生儿没有意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作、语言的发展,婴幼儿会意欲用一些动作来达到某种结果(行动或抑制某些行动)时,出现了意志的萌芽。3岁左右的小儿出现“事情都要自己做”的行动,就是意志发展的标志。

意志是在生活中逐渐强化形成的。积极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消极的意志品质为依赖性、顽固性及冲动性。年龄越小,积极的意志品质表现越差。积极意志的发展与小儿语言、思维及成人的教育影响有关。培养小儿积极的意志与发展小儿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个性、行为及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