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防治与护理

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防治与护理

时间:2023-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小儿,多见于1~10岁儿童,其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幼儿园或学校的儿童中流行。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并发症较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节发病最多,在半岁到5岁的小儿中发病率最高。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一种婴幼儿急性传染病。

第六节 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防治与护理

一、水痘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小儿,多见于1~10岁儿童,其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幼儿园或学校的儿童中流行。

它的潜伏期为2~3周,有一些轻微的全身症状,如轻度发热,全身倦怠,头痛,食欲缺乏,1~2斾即可出现皮损,首先从颜面开始,其次耳后、躯干、四肢,水痘初起为红色针头大小的斑疹或小丘疹,之后迅速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形水疱,4~5斾后水疱逐渐干燥结痂,而后脱痂治愈。

(二)家庭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7~10斾内自然痊愈。

1.病因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静滴抗病毒药物。早期采用阿精胞苷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B也有一定的疗效。

2.对症治疗 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体内广泛播散。

(三)预防与护理

1.严格隔离 儿童患水痘首先要隔离在家,不要到学校、幼儿园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他人,需隔离至全部皮损干燥结痂为止。

2.注意多卧床休息和饮食调理 注意让患儿多休息,尤其是发热时,更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吃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少食鱼、虾、蟹、牛肉等食物。

3.防止感染 内衣要经常更换;嘱咐和监督患儿不要乱抓痘疹,以免发生继发感染。破溃的水痘可外涂甲紫,痒时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疱疹结痂时不要过早用手将痂皮抠去,应让其自然脱落,尤其颜面部的疱疹更应注意,否则愈后留下瘢痕而遗憾。口腔黏膜、眼结膜、阴道黏膜要注意清洁卫生。口腔可用淡盐水漱口,较小婴儿可用棉签蘸淡盐水清洁口腔。

4.衣物消毒 要给患儿穿清洁宽大的衣服,防止因穿着过紧的衣服或盖过厚的被子而造成过热环境引起疹子发痒或感染。患儿用过的衣物要及时消毒,可用0.2%~0.5%过氧乙酸浸泡或在阳光下暴晒。

5.加强观察 为了及早发现并发症,应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如持续高热不退(败血症)、严重咳嗽(肺炎)、耳朵痛(中耳炎)、精神倦怠(肝炎)、神智恍惚(脑炎、脑膜炎)的现象。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则须送医院治疗。

6.搞好患儿个人卫生 勤给患儿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

7.注意保温 避免冷风直吹,居室经常通风,温度、湿度要适宜。

二、麻疹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并发症较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节发病最多,在半岁到5岁的小儿中发病率最高。

麻疹患儿的口、鼻、眼部黏膜的分泌物都带有病毒,患儿在前驱期及出麻期分泌物中的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他人,易感儿童即使接触病毒时间较短暂,也有可能被传染。

初起时患儿有发热、干咳、流涕、喷嚏、眼睛发红、流泪怕光、全身不适等症状,像伤风感冒一样,也常伴有声音嘶哑,胃口不好,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热第二三天,在口腔颊部黏膜对着臼齿处可见细小如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疹,周围有红晕,这叫“麻疹黏膜斑”,是诊断麻疹最早和最可靠的根据。患儿一般在发热的第4天,身上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先从耳后部开始,然后自上而下逐渐蔓延,从面部、肩、胸、背、腹最后到四肢、手掌及足底均可见到皮疹,皮疹为淡红色、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的斑丘疹。皮疹可密集融合成片,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出疹期是麻疹病程的高峰阶段,症状最明显,疹子出得越多,患儿体温越高,可高达40℃。患儿咽部红肿、疼痛,可伴有呕吐及腹泻。患儿在3~4斾出齐疹子,然后按出疹顺序从面部开始消退,随之体温开始下降,患儿精神、食欲好转,皮疹消退时,有麦麸样细小脱屑,疹退后留有褐色色素沉着,1~2周消失。有一部分患儿可并发肺炎、喉炎、脑炎等,患儿年龄越小,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

(二)家庭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是加强体质、减轻症状和防止并发症。没有并发症的麻疹,只需对症治疗,如给高热患儿服用退热药,使用加湿器缓解咳嗽。

(三)预防与护理

(1)搞好消毒和隔离。患儿居室要经常消毒,患儿的衣物、被褥等要每天拿到室外阳光下晒1~2h。为预防麻疹的传播、流行,对麻疹患儿应隔离治疗,不与麻疹易感儿童接触。隔离至出疹后5斾,若有并发症可延长到10斾。

(2)麻疹患儿应卧床休息,为了使患儿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患儿居住的房间保持温暖湿润,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房间要装上窗帘,灯光要用灯罩罩住,避免强烈的光线刺激患儿眼睛。

(3)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4)衣物不要穿得太多,经常用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注意眼、鼻、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给患儿漱口。对婴儿,妈妈可用纱布、棉花蘸温开水清除其口腔。当出现鹅口疮、结膜炎等局部症状时,要及时给予处理。

三、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前驱期短,全身症状轻,2~5岁小儿多见。

1.后天性风疹

(1)前驱期:较短,大多只有1~3斾。有低热和卡他症状,多数较轻,常因症状轻微或时间短暂而被忽略。

(2)出疹期:典型临床表现为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持续1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h出现,从头面部开始,然后颈、躯干、四肢,24h遍布全身。皮疹为淡红色或红色斑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与麻疹相似,无黏膜斑。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方现,一般历时3斾,出疹后脱皮极少。

(3)恢复期:皮疹消退后无脱屑或色素沉着,此点也可和轻型麻疹区别。淋巴结及脾大逐渐消退,极少数可并发脑炎、关节炎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孕妇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使胎儿宫内感染,可致死胎、早产或各种畸形,最常见的有白内障、心血管畸形、聋哑、小头畸形,以及肝脾肿大等,称先天风疹综合征。

(二)家庭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

1.加强护理 发热时卧床休息,给易消化饮食。

2.对症治疗 可给予清热解毒中药口服液、维生素C等。

(三)预防与护理

(1)隔离患儿应至出疹后5斾。风疹流行期间,易感儿童不宜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

(2)对体弱儿于接触风疹患者5斾内注射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30ml可起到预防作用。

(3)发热期间应让患儿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豆浆、挂面汤等。恢复期应注意加强营养,可给鸡蛋、蛋糕、鱼、瘦肉、豆芽菜等,以促使患儿的体力恢复。多喝水,帮助解毒发汗。

(4)还要保持皮肤及口腔的清洁卫生。不要让孩子抓搔,以免继发皮肤感染。

(5)先天性风疹患儿可长期带病毒,影响其生长发育,应早期检测视力、听力损害,给予特殊教育与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幼儿急疹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一种婴幼儿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多发。幼儿急疹病后可获得比较巩固的免疫力,再次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发高热起病,体温可高达39~40℃。发热3~5斾后体温骤降,退热后数小时至1~2斾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先从颈部及躯干开始,很快遍及全身。在医学上称“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皮疹在1~2斾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二)家庭治疗

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无效。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高热、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三)预防与护理

(1)让患儿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儿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及时给患儿更换衣服,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白开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给予易消化、清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5)如果体温超过39℃或虽然没有超过39℃,但患儿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如冷湿毛巾贴敷头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

(6)当出现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松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用缠有纱布的硬物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以防舌被咬伤。

五、猩红热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猩红热俗称“烂喉痧”,是由一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15岁儿童容易患病。猩红热多发生在温带地区,多在冬春季节流行。传染源为猩红热患者和链球菌带菌幼儿,与带菌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就可将病菌喷射到空气中,健康的婴幼儿吸进这种病菌,就可能患猩红热。另外,接触或使用患者用过的食具、被褥、衣服、毛巾、书籍及日用品等,也能被传染。

(二)家庭治疗

1.一般治疗 患儿隔离,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

2.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具体用药遵医嘱。

3.对症治疗 最好住院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

(三)预防与护理

1.一般护理

(1)婴幼儿患猩红热后,应注意隔离,家里除了看护患儿的人以外,其他人不要与患儿接近。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的第7天。看护者要戴口罩。擦患儿的痰和鼻涕的纸应烧掉;脏手绢、脏衣服要用开水烫,洗净后晒干,被褥要拿到室外暴晒6h,患儿的餐具要煮沸15min,玩具及其他不便蒸煮晒的物品可用肥皂水或石碳酸水擦洗。患儿病愈后,对上述物品必须再进行一次消毒。

(2)患儿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平时室内阳光要充足,空气要新鲜湿润。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但时间不宜过长,3~5min即可,以免室内温度过低使患儿受凉。每次通风时要避免冷风直吹到患儿身上。

(3)要给患儿吃易消化又富有营养的食品,如小米粥、面片汤、鸡蛋汤、豆浆、藕粉等,少吃油腻大的饭菜,并要注意少吃多餐。给患儿多吃蔬菜和水果,以便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平时注意多给患儿喝水,可补充患儿体内丢失的水分,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复。

(4)注意患儿口腔卫生,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要用温水漱口,对于年龄小的患儿可用纱布或干净棉花蘸温水清洗口腔。患儿流出的鼻涕、口水要及时用手绢擦干净,然后用红霉素药膏涂于口唇和鼻孔内。

2.皮肤的护理 出疹阶段患儿皮肤瘙痒,此时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以免抓破皮肤。可在皮肤皱褶处,如脖子、腋下、大腿根等处涂些止痒粉,禁用肥皂水擦洗,防止挤压摩擦,以免加重皮下出血。患病后期会出现大片的脱皮,要让其自行脱落,必要时可涂些甘油,千万不要用手强行撕剥,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

3.发热的护理 发高热时,妈妈可在患儿头部放块湿毛巾降温,如果体温过高应请医生诊治,适当用退热止痛药。

六、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偶也可无腮腺肿大。5~9岁多见,四季皆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集体儿童可有小流行。一次得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再次感染者极少见。

(二)家庭治疗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物无效,主要为对症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饮食须根据病人咀嚼能力决定,不给酸性食品。严重头痛和并发睾丸炎者,可给解热止痛药、睾丸局部冰敷并用睾丸托支持。糖皮质激素疗效不肯定。严重呕吐者应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三)预防与护理

1.减轻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致细菌繁殖,应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患儿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不可给予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唾液腺分泌物增多,排出受阻,使腺体肿痛加重。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亦可用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于患处,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2.降温 保证休息,防止过劳。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监测体温,高热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乙醇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药。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

3.病情观察 脑膜脑炎多于腮腺肿大后l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

4.预防感染的传播 患儿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对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患儿所用的碗筷、杯盘等,煮沸30min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由于这种病毒对紫外线很敏感,照半分钟即可被杀灭,所以患儿的衣服、被褥、玩具、文具或其他不能采用煮沸消毒的物品,可在室外暴晒。患儿所用的脸盆、毛巾、手绢等物品,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

5.降温 对于发热超过39℃的患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的方法,或在医生指导下服退热止痛药。

七、小儿蛔虫病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蛔虫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它不仅影响小儿的食欲、肠道功能和生长发育,而且并发症多见,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蛔虫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感染性虫卵污染食物或手经口吞入是主要的传染途径,虫卵亦可随飞扬的尘土被咽下。

患儿多表现为食欲缺乏或多食易饥,异食癖;常腹痛,位于脐周,喜按揉,不剧烈;部分病人烦躁易惊或委靡、磨牙;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

(1)胆道蛔虫症患儿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痛时屈体弯腰、哭叫打滚、面色苍白,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右上腹压痛,腹痛体征少是该病的特点。部分患儿可发生胆道感染,出现发热、黄疸、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甚至黄疸,若蛔虫深入肝内胆管还可导致肝脓肿。

(2)蛔虫性肠梗阻是由于大量成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或蛔虫毒素刺激肠壁引起痉挛所致。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又以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常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起病急骤、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剧痛、呕吐、腹胀、肠鸣亢进,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扪及条索状包块。

(二)家庭治疗

1.驱虫治疗 甲苯达唑(安乐士)是治疗蛔虫病的首选药物,此外,还可以选择阿苯达唑(肠虫清)和哌嗪(驱蛔灵)。

2.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症: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驱虫、控制感染及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驱虫最好选用虫体肌肉麻痹驱虫药。内科治疗持久不缓解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解痉、止痛等处理,疼痛缓解后可予驱虫药治疗。完全性肠梗阻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三)预防与护理

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

小儿一旦患有蛔虫病,应注意让其适当休息,及时治疗。在患儿服用驱虫药后,要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掌握排虫情况。加强对患儿的卫生管理,防止发生并发症。

小儿患有蛔虫病后,家长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2岁以内的小儿不能服用驱虫药。因为2岁以内的小儿一般极少感染蛔虫,而且2岁以内小儿肝、肾功能不完善,服驱虫药会损害其肝肾等器官。

2.驱虫药不能频繁使用,一般间隔6个月到1年方可再次使用。

3.当小儿可疑并发胆道蛔虫病或蛔虫性肠梗阻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八、小儿蛲虫病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蛲虫感染可引起蛲虫病,是幼儿期的常见病。临床特征是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瘙痒、睡眠不安。

虫卵可散落在衣裤、被褥或玩具、食物上,经吞食或空气吸入等方式传播。

蛲虫感染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肛门瘙痒和睡眠不安,因为雌虫的产卵活动引起肛周和会阴皮肤强烈瘙痒,影响睡眠。局部皮肤可因瘙痒发生皮炎和继发感染。全身症状有胃肠激惹现象,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缺乏,一般较轻微。还可见不安、夜惊、易激动及其他精神症状。

(二)家庭治疗

蛲虫的寿命一般20~30斾,如能避免重复感染,即使不治疗也能自行痊愈。单纯药物治疗而不结合预防则甚难彻底治愈及杜绝流行。

1.药物驱虫治疗 主要有噻嘧啶、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

2.局部治疗 每晚睡前用温水清洗会阴和肛周,局部涂搽蛲虫软膏可杀虫止痒或用噻嘧啶栓剂塞肛。

(三)预防与护理

治疗蛲虫病必须采用防治结合的办法,光靠服药是达不到彻底治疗的效果的。应强调预防为主,杜绝再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纠正吮手指习惯,勤剪指甲。

(2)婴幼儿尽早穿满裆裤,玩具、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可用0.5%碘伏溶液处理5min,或0.05%碘伏溶液处理1h,虫卵可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

(3)加强环境卫生,用具、桌椅、地板应常擦洗,清扫时勿使灰尘飞扬。

九、小儿钩虫病的防治与护理

(一)概况

钩虫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轻者可无症状,称钩虫感染。严重贫血可致心功能不全。长期反复感染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智力。

钩虫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皮肤接触污染的土壤是主要感染途径;进食污染的食物也是感染途径之一;婴幼儿可因尿布、衣服晾晒在或落在沾有钩蚴的土地上而感染,或因坐地、爬玩而感染。

1.钩蚴引起的症状 钩蚴入侵的皮肤处多见于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肤,可出现红色点状丘疹或小水疱,烧灼、针刺感、奇痒,数日内消失。搔抓破后常继发感染,形成脓疱,并可引起发热和淋巴结炎。幼虫移行至肺,可见咳嗽、血痰、发热、气急和哮喘,痰中带血丝,甚至大咯血。

2.成虫引起的症状 失血性贫血是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眩晕,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此外,还有不同程度的食欲缺乏或多食易饥,胃肠功能紊乱,腹胀不适,异食癖,营养不良等,大便潜血为阳性。

(二)家庭治疗

1.一般治疗 纠正贫血,给予铁剂和充足营养,严重贫血可少量多次输血。

2.驱虫治疗 对有严重贫血的患儿或婴幼患儿,应先纠正贫血而后驱虫,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联合应用,多次治疗可提高疗效。常用药物有苯咪唑类药物,如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和噻嘧啶。

(三)预防与护理

(1)加强儿童卫生教育,注意饮食卫生,不饮用生水,不吃不干净的生菜和水果。

(2)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大便,避免赤足行走和下田玩耍。加强对小儿用具、餐具的消毒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