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九大由母亲遗传的疾病
许多专家注意到有些疾病更多的是由母亲这一链条进行遗传的。因此,当母亲或外祖母出现一些疾病症状时,子女们一定要从自身提高警惕,从生活上到生理上尽早做好预防,以减少发病率、延缓发病时间。
遗传疾病二三事
遗传病并不等于先天病,不一定在一出生就表现出来,有很多是在后天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如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这类疾病的患者一般在35~40岁才发病。此外,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也可能是遗传病,如半乳糖血症,这种疾病常常没有家族史,但它却是遗传病。
疾病观察
■经专家多年跟踪观察,最终总结出九种母亲遗传性疾病
(1)患有骨质疏松疾病的母亲,其女儿患脆骨病的几率很高,因为女孩的骨头质量和骨质与母亲的相似。
(2)酗酒的女性遗传性比酗酒的男性要高两倍,因为酗酒具有家族性。
(3)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对女儿的遗传率为10%。
(4)经医学研究证明,肺癌患者中至少有10%的人具有遗传性,而母亲遗传给子女的几率是父亲遗传的2~3倍。
(5)如果母亲在65岁之前曾患心脏病,那么子女患心脏病的几率就会增加。
(6)肥胖疾病具有遗传性,母亲对女儿遗传几率为25~40%。
(7)女人卵子的多少,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女儿的绝经年龄可能和母亲相同。
(8)母亲2型糖尿病对子女遗传几率为20~40%。
(9)妊娠高血压和静脉曲张在家族中具有遗传性,母亲妊娠症状对女儿遗传几率很高,母女之间也许有类似或相同尺寸、形状的骨盆。
专家方案
■针对女性遗传性疾病的病理原因,专家提出以下预防方案
(1)在饮食中要提高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多喝牛奶,多吃钙片;同时加强锻炼,使骨骼健壮。如果是女性,在绝经后可做骨密度测试,来预防骨质疏松疾病的遗传。
(2)要加强身体锻炼,忌抽烟喝酒,预防酗酒疾病的遗传。
(3)多注意言行举止中的一样怪异现象,比如突然大哭、大笑、大怒等,如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一定要通过看心理医生来预防抑郁症疾病的遗传。
(4)加强饮食营养与生活上的合理安排,从30岁开始,每年都要进行胸部透视,预防肺癌的遗传。
(5)从35岁之后,要经常测量血压和胆固醇的含量,预防心脏病的遗传。
(6)要多吃富含纤维的低脂肪食物,预防超重疾病的遗传,同时也可以预防绝经早的遗传。
(7)45岁之后,每隔三年就要做一次糖尿病的常规检查,预防糖尿病的遗传。(8)进行有规律的日常锻炼,来缓减静脉曲张发病的几率,预防妊娠困难的遗传性疾病。
知识导读
遗传性疾病,是指父母的生殖细胞,也就是精子和卵子里携带有致病基因,然后传给子女并引起发病,而且这些子女结婚后还会把疾病传给下一代。他的遗传形式有:限性遗传(是指只遗传给男性或女性的遗传疾病)、隔代遗传(是指可能隔两或三代才出现患者的遗传疾病)、交叉遗传(是指爸爸的遗传疾病只传给女儿,而妈妈的遗传疾病只传给儿子)三种,医学上称之为遗传性疾病。根据其发生原因、部位、遗传病的特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3大类。病例如先天愚型、白痴、遗传性精神病,显著的遗传性躯体疾患,如舞蹈病、肌紧张病和白化病等。
孕前TIPS:预防遗传性疾病
■以下几点是对遗传性疾病预防的贴心提示
(1)要避免近亲结婚。因为近亲婚配所生的子女先天畸形发病率高,且智力比非近亲子女要低很多。
(2)要避免高龄生育。女性生育年龄最好不超过35岁,因为高龄新妈妈的生殖细胞老化,抵抗病毒能力减弱,受精卵易发生病变。男性生育年龄最好不要超过45岁,因为高龄男性的精子中会有大量死、弱精,会影响受精卵的质量。
(3)要积极进行遗传咨询。高龄新妈妈、有遗传病家族史、夫妻一方是染色体畸变携带者、有生育畸形儿史、有多次流产史、有接触放射性元素史的夫妻,在决定怀孕前应找医生咨询。
(4)及时终止妊娠。如果已经怀孕,经检查发现有严重疾病时,应尽快终止妊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