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报纸上的经济新闻,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经济新闻是干干巴巴的数字堆积和事实罗列,枯燥乏味,经济版面难以做得活跃,编辑、记者往往费了很大的劲儿,可还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写活经济新闻,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可读性呢?
一、把概念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让报道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
形象化是新闻作品努力追求的境界,经济报道当然也不能例外。然而,实现经济报道的形象化并不容易,其原因,一是经济新闻报道的对象是经济,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向读者揭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经济规律本身是脱离事物的具体形态,具有高度抽象、概括品格的东西。二是由于经济报道通常是通过对系统的背景材料和新闻事实进行梳理、分析,对新闻主题进行跨时空、立体、多维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说,大都具有非事件性的特征。经济报道要求对新闻事实的表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深度上说,它不仅要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还要阐述它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及其意义;从广度上说,它不仅要求报道经济现象本身,还要求提供有关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背景材料,并作深入地开掘。总之,它要求对新闻主题和新闻事实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观察和表现。经济报道自身的抽象性、综合性、非事件性特点决定了它形象化的难度。
虽然寻找重大经济报道的形象化角度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记者善于发现、肯于挖掘,总会寻找到,因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选取、获取感性化视角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合众社曾发过一篇稿件,是写伊丽莎白女王主持泰晤士河水闸落成典礼的。这篇文章就跳出传统写法,进行了创新:
伦敦正在一寸一寸地下沉。它成了造成英格兰北部从海中上升,南部下沉的一次大地质“跷跷板”运动的受害者。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伦敦下沉的具体数字。但在伦敦大桥附近开挖罗马时期修建的码头的考古学家发现,1900多年以前,这些码头比现修建的码头低5米。也就是说,每一百年大约下沉23厘米。而威尼斯在上个世纪只下沉了20厘米。
由于北海汹涌海潮可能淹没正在下沉的伦敦市,伊丽莎白女王本周末将主持泰晤士河10个水闸的落成典礼。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可以在30分钟内升高挡住向伦敦伍尔韦奇倒灌的海水。
这条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水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也不仅在于伊丽莎白女王将主持落成典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活动式防水堤能保卫下沉的伦敦的安全。这就使新闻有了形象感,也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二、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运用材料,当好读者当好“翻译”
(一)了解受众关心什么,找准结合点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地掌握受众关心什么,想了解什么,找到、找准结合点。
过去,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报道:某条路、某项工程竣工,某领导剪彩,工程投资多少,原计划多长时间建成,对全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有一些枯燥的数据和建设过程,读起来十分乏味。这种报道的不足,就在于它没有站在读者的立场看问题,没有对读者真正关心的事物进行解答。
请看以下两则报道:
中新社报道:沈阳某县气象站,不仅能准确地做出短期、中期、长期的气象预报,而且能做出超长期的气象预报。
法新社电:世界上大多数气象站能做出一天、两天、乃至一星期的气象预报,中国的一个县气象站却能做出更长时间的气象预报。
法新社记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一天、两天、一星期这类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概念通俗地表达了短、中、长期的气象专业术语的含义。这种通俗的表达方式具体、形象、读起来顺口,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二)把枯涩的术语变为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
经济新闻因为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外行人看经济新闻容易闹得一头雾水,看不懂。因此,记者在写经济新闻时,对专业术语一定要做好“翻译”工作,对业务性较强的名词、术语应巧妙地用解释或俗称来叙述。
比如,在对资源节约的报道中,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谈通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有多少企业节约了多少度电,而是换一种说法,这些企业节约的电可供同样规模的企业再用一个月;在谈到燃气空调的推广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报道燃气空调用户已有多少家,他们使本来十分紧张的高峰供电减少了近1/10的负荷……这样,读者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些,原本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也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三)通过折算把数字形象化
人们不会对数字有多大兴趣,但若对数字稍加处理或展开形容,或折算后进行解释,那么一个数字就如同一段故事,使它留在人们心中。
如,新华社《今朝一日不寻常》的消息就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纵向比较的数字。
去年一日产钢118000吨,等于新中国成立那年274天的产量;去年一日产原油313000吨,接近1949年和1950年产量的总和;去年一日产自行车78000辆,超出1949年全年产量的四倍半……
再比如,《美联社百年新闻佳作》中有一篇消息《泰森的拳头是印钞机》这样写道:“史平克斯对泰森共顽抗了91秒,就被击倒在地,若按一小时的报酬计算,他可获得高达5.34亿美元的报酬。因为他参加这场比赛保证可得1350万美元。他在比赛中被泰森击中8拳,也就是每挨一拳他便能挣到1687500美元。按全部比赛时间计算,他平均每秒钟可获得148351.64美元。泰森将得到2000万美元左右的报酬。换句话说,泰森每秒钟可得219780美元,或者可以说他每小时的薪酬是7.91亿美元。史平克斯共击中泰森两拳,亦即泰森每一拳可得1000万美元。”
这些数字在报道中的巧用、活用不仅没有使报道显得枯燥,反而成为吸引读者的信息,给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余地。
(四)转变话语体系,去掉“官腔”
现在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章因而显得枯燥无味,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要克服这一弊病,做到吸引读者,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领导活动等之中的精华“翻译”成群众想要知道的东西,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经济学家厉以宁给我们做出了范例。
当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重组时,他是这样解释的: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长板发挥不了作用,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长板锯下来补在短板上,这叫“资产替代”;二是把木桶拆了,长板和长板放在一起箍一只桶,短板与短板放在一起箍另一只桶,这就叫资产重组。
还有一次,讲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时,厉以宁又打了一个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
厉以宁这两个比方给我们写经济新闻两条深刻的启示:第一,通俗是沟通的灵魂;第二,要让别人明白,自己首先要弄懂。
三、运用文学手法写活经济新闻
毋庸讳言,由于受报道对象本身的限制,经济新闻给人的印象是抽象深奥,枯燥乏味。要把枯燥乏味变成清新活泼,唤起读者的“新闻欲”,关键在于经济新闻中的神采和笔墨。如果我们能够把文学手法巧妙地运用到经济新闻稿件的写作之中,把经济新闻写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就自然会吸引读者。
(一)用形容比喻来渲染烘托
如《浙江经济报》刊登的调查报告《“德清模式”续写新篇》,开头写道: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明媚春光里,记者在莫干山下盘桓数日,欣喜地发现,八十年代中期曾名扬全国的“德清模式”也像枝头吐新绿那样翻出了新内容。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八个字,记者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引用了南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语意,既点明了时间,又写出了江南春早万物勃发的景象,使文字变得生动活泼,富于韵律。接着,记者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德清模式”比喻新春吐绿的枝头,并很自然地落笔在“翻出新内容”上。下文接着便对被中科院誉为“德清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报道,并写出了德清县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内容”。文章前后照应,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二)用形象语言来巧妙包装
作家老舍在谈到记者的语言修养时,举了古人做诗的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诗,好就好在“绿”和“闹”两字的妙用,使春天的形象让人能透过感官去细细体味。老舍说,做新闻工作的同志应该学习这种使用形象语言的本领。
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140万双袜子的命运》,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开笔:“家有一筐苹果,会过日子的人往往会把出现一点烂眼的择出来,把烂眼削尽后吃掉,以免烂眼扩大,丢得更多。俗话叫做‘救一点算一点’。”接着,笔锋一转:“发生在武汉袜厂的故事,却违背了这个‘过日子’的常理”。这样的叙述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此时再切入正文读者就容易理解:几任厂长只向市长负责,不向市场负责,宁愿看着140万双袜子长期积压库房发黄变色,就是不愿以低价处理,这样袜子还是“原来那个价”,企业至少在账面上不“亏损”。
试想一下,如果这篇新闻不用形象化语言,而是故作高深地搬出经济学理论,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作一番抽象的“深入”分析,那么,这种新闻“大餐”恐怕只能让读者失去胃口。
(三)用感人细节来感动读者
一些经济报道之所以写得干巴巴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记者没有深入现场。仅凭耍“小聪明”走捷径,将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和发言稿改头换面写成新闻,这样的东西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可能打动读者呢?好的经济报道大多是用感人细节来感动读者的,这就需要记者用眼睛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心”去“写”。
如,获贵州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公路杀手”非禁不可》,一开头就将读者带入新闻现场:“5月1日13点13分,一辆限载8吨的外省汽车,在通过大纳公路贵州段东关超限检测处时,显示实际载荷达50吨。当班路政员喻顺祥介绍,从早上8点他接班到中午12点,通过检测的上百辆大型货车辆辆超载。据了解,这条设计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的省级样板路,由于不堪‘公路杀手’超限运输之苦,全线经改造混凝土路面通车5年内已大修两次,新的严重破损仍在产生,不少路段只能单幅通行。”有了这段细致描写,文章主题水到渠成。
这种让读者先身临其境,然后再逐步引导进入新闻主题的写法,让经济新闻作品生动、具体、形象,充满鲜活气息,增加了经济报道的可读性和亲和力。
(四)用生动故事来吸引“眼球”
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经济报道的焦点应以人为中心。把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欲所思用讲“故事”的形式原汁原味的反映出来,使读者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轻松接受经济报道传达的信息,从而揭示出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且经济报道还会脱离枯燥乏味,富有鲜明的形象。
如,《移动网络遍村寨农民有了“顺风耳”》一文,就将“新闻眼”放在了电信事业的飞速发展给老百姓到底带来什么实惠上。消息导语是:“最近,记者在花溪区镇山村发现,许多开饭庄的农民都有了一个联系业务的新方式:打手机。当客人用完餐后,店家满面笑容地递上一张手写的纸条,上面写着店主的手机号码。店家介绍说,‘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饭庄买卖很好做,好多生意都是通过手机谈成的。”农民通过手机致富,就是这篇新闻的关注点。
这篇新闻没有把电信事业发展写成套话连篇的工作总结,如“采取什么措施,取得了一批什么成果”,等等。而是将人作为叙述的兴趣中心,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稿件发表后,反响较好。
文以载道。在经济新闻的写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优秀的经济报道是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的理性把握,在此前提下,用具体形象的感性形式再现看不见的抽象理念,才算得上是上乘之作。如果离开了对经济现象的本质挖掘,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就失去了依托,仅有华丽词藻的新闻是没有生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