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导语写作漫谈

导语写作漫谈

时间:2023-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写新闻,也要十分注重导语的写作。非事件新闻,导语中通常回避时间要素,突出“何因”“何故”要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的农民工劳动保障大型调查显示:农民工工作辛苦,收入却整体偏低。又如: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后,中央国家机关有多少人迟到?
导语写作漫谈_报海启悟集

导语,新闻学上的解释是:新闻的开头,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是新闻独有的结构语言,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的文句,概括新闻的精华所在,揭示新闻主题,唤起读者注意,使之在脑子里先有一个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有人曾把导语称为“新闻的眼睛”。

读者看新闻一般是先看标题再看导语,如若标题不醒目,就不一定往下看,但有了好标题没有好导语,新闻仍然不能吸引人。读者看不下去,新闻也就失去了价值。由此可见,导语在新闻中的重要地位了。

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评论家都很重视文章的开头。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启行之辞,逆萌中篇。”陆机在《文赋》里讲:“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高尔基在谈到他的创作经验时,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花很长时间去寻找它。”我们写新闻,也要十分注重导语的写作。那么,怎么才能写出好的导语呢?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浅探。

一、导语的结构及功能

早期报纸上的新闻没有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客观实际的需要,于十九世纪中叶,报纸上的新闻才出现了导语,并被广泛采用。

目前,报纸上通常用的新闻导语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即导语、主导语、副导语。其结构又有直接式导语、主、副式导语、引入式导语、复合式导语四种。

(一)直接式导语

直接式导语是常用的一种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它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写在新闻的开头,引出新闻的主体。它的特点是:择其精粹,高度浓缩,用最少、最精炼,而且能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让读者获得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是被公认的最广泛、最有效的导语。

事件性新闻对时效性、重要性要求比较高,因此,这类导语要突出“何时”“何事”要素。如:

青年绣花女陈春华,应邀于本月11日乘飞机飞赴美国作绣花工艺表演。

(1980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又如:

1月5日,“尽一份孝心、献一份爱心、送一份关心、持一份耐心、留一份恒心”一上海师范大学冬日“五心”暖人心学子帮困关爱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坚持了12年的爱心学校也同时开班,爱心志愿者们又将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为人们送去温暖。

(2007年1月8日《人民日报》)

非事件新闻,导语中通常回避时间要素,突出“何因”“何故”要素。如:

最近,辽源市西安区交警一中队把辖区内的机动三轮出租车组成车队,并在队中建立了党小组。

这个新闻发生时间已比较长了,如果把时间概念突出在先,就不会吸引人。于是作者在写这则新闻导语时转换了要素位子:

下岗待业中的党员怎样组织起来才能发挥作用?辽源市西安区交警一中队将辖区内的机动三轮出租车组成车队,又在队中建立了党小组。正是这个只有5人组成的“马路党小组”,带动了整个车队在矿北大街一片闯出了好名声。

(2000年7月21日《辽源日报》)

这个导语回避了时间要素,突出了主题,就吸引了读者。

(二)主、副式导语

这种导语是由主导语、副导语排列构成的。主导语一般只有一段或一句话,通过表现时间本质的某个要素或精炼观点来组织导语。副导语由多段组成,使新闻更加生动、具体。如:

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生活得究竟如何?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的农民工劳动保障大型调查显示:农民工工作辛苦,收入却整体偏低。平均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人均月收入1020元。他们最关心的事情,除了工资、社保等难题,还有孩子上学、买房等问题。

(2007年2月6日《人民日报》)

又如: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后,中央国家机关有多少人迟到?

6月9日到12日的8时至8时30分,记者到中央国家机关8个部委门前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各部委迟到人数最多的371人,最少的124人。

难怪一位外地来京的同志说:“如果早上8点钟你准时到中央一些部委来办事,保准办不成!

(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

这两条导语的第一段,首先点明了主题,突出“何事”要素,后面的第二和第三段组成的副导语,突出了“如何”要素。

(三)引入式导语

这种导语与主、副式导语相反,它是在新闻开头突出某一生动的事实或体现现场气氛,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如描写、叙事、引语等,运用生动性、典型性、兴趣性、新鲜性等特色的描述来展现新闻主题。引入式导语运用比较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描写型。就是一种以典型“切片”显示新闻事实或本质为主要表达方法的导语。这个“切片”可以是事物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片断,或者是一个“画面”,一个“镜头”,一个“细节”,等等,借关键“景”以展示新闻的主要内容。如:

2007年元旦前夕,一场瑞雪喜降北方大地,塞北坝上银装素裹,寒冷袭人。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承德市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看望基层干部群众,向大家祝贺新年。

(2007年1月1日《人民日报》)

又如:

11月8日11时8分,手机号为1393111×××的市民发来一条短信:“市区西外环与中山西路交叉口处一个排水沟每天上午都流出泛白沫的污水,政府能否管一下?”这是值班员小刘当天收到的第七十一条短信。她立即与市环保局联系,得到“马上处理”的答复后,及时给市民回复:“你好,感谢你的建议和意见,我办已责成环保局调查处理。”与此同时,另外两名工作人员和小刘一样,紧盯着电脑屏幕,忙碌地接着发一条条信息。这是发生在河北石家庄市政府“市长短信”办公室的一幕。

(2006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2.接近型。这种导语,起笔不直言此事,而言他事,力求在接近性或扣人心弦上缩短读者与新闻的差距,千方百计地把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如:

广昌,有一张著名的“历史名片”,它曾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红都”瑞金的重要屏障,1934年4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中央红军就是在这里,做出了战略转移的部署。

地处广昌南部的新安村,长期以来,贫困一度是它的另一张“名片”。村民吃的是不过卫生标准的塘水,走的是晴通雨阻的土路。2000年,新安村人均收入772元,全村贫困人口409人,而2005年,新安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360元,贫困人口减少到16人。短短几年,新安村巨变。“关键在于扶贫开发路子对头,紧紧牵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县扶贫办主任危全保深有感触地说。

(2006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3.特写型。就是在新闻事实中选取一个生动的镜头,加以突出放大,再现为主要成分,以突出其特征的导语。如:

昨晚8点,王府井大街路东的北京市工艺美术服务部门前,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一幅红色横标上赫然写着:本店开办夜市,欢迎中外顾客前来指导。哦,这里办夜市了。人们被这横标和锣鼓声吸引,纷纷拥进宽敞的店堂。

(1983年9月24日《北京日报》)

又如:

“活螃蟹!活螃蟹”一个身材魁梧,身穿蓝色上衣的农民吆喝着招呼顾客。他旁边是一个身穿灰色衣服的农民,蹲在一大口袋玉米旁,有卖栗子的,有卖白梨的……这就是在北京蓬勃兴起的自由市场中的一个。这个市场离北京动物园不远。

(1980年8月12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4.悬念型。即从新闻事实中切取某个反常的现象或情节突然下笔,在读者心中悬下疑团,从而调动读者的好奇心。

如:

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某师礼堂内军民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只见一位久病初愈的老妇,稳步走进会场,顿时,观众都投以惊奇的目光。她就是很多人早已熟悉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都顺义的妻子陈元凤。她患类风湿关节炎瘫痪了二十年。今天怎么站起来了呢?

(1980年3月11日《前进报》)

又如:

11月20日,武汉电信局青年工人刘可,突然收到中央音协副主席、中央乐团团长李凌从北京发来的信,信中说:“希望你到中国音乐学院来进修……”这是怎么回事呢?

(1980年10月29日《长江日报》)

5.引语型。这种导语直接或间接使用新闻人物精彩的或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语言为主要成分。它又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如:

“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这句顺口溜在山东省几乎家喻户晓。类似的农业特产在山东不断涌现,带动特色经济板块层出不穷。

(2007年2月4日《人民日报》)

间接引用,如:

9月25日,在全国产粮大市——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农民张海清正忙着收玉米。他说,粮食加工企业购买玉米的电话早就“打爆了”,但“低于六毛五这个价不卖”。

(2006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6.解释型。就是在新闻开头对事情来龙去脉的分析和解释,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说明或指示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含义及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如:

细心的观众发现,最近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中,开始出现“霾”这个词。去年10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长时间被“浓雾”笼罩,不过,这其实并不是“雾”,有的是“霾”,其水分含量比雾低,二者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区别。

天气预报区分“雾”与“霾”,是气象部门力争提供精细化天气预报的一个缩影。

(2007年1月4日《人民日报》)

总之,引入式导语运用了描写、引语、特写、轶事等文法,使新闻打破了干瘪、概念的形式,显得活泼,突出了新鲜性。

尽管引入式导语能增强新闻的新鲜性,吸引力,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是要慎用的,因为采用引入式导语是有条件的:一、要准确判断该题材或主题是否从描写入手为佳,不能为描写而描写;二、引语或轶事必须与新闻事件有关联,使之更有助于表现或切入新闻主题;三、在运用散文体、断裂行文法及描写法时,要灵活多样,尽可能地用较少的词、词组、分句,构成定语、定词组或定语分句,再现事物的本来特征。如果引入式导语一旦运用不好,会出现三种问题:一是啰里啰嗦,不着边际;二是有自作多情之嫌;三是使新闻冗长。

(四)复合式导语

也叫多元素导语,它在新闻开头交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闻事实,并且两个事实之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主题。内容上紧密联系,结构上互相依赖,通常有并列、递进、选择、假设、因果等形式。

今天是人质危机的第444天,也是危机最后一天,同时又是里根就任新总统的第一天。

(1981年1月20日《纽约时报》)

2007年全围铁路春运方案今日出台,根据预测客流量高峰将超历年春运。为期40天的春运,将从明年2月3日开始,到3月14日结束。

(200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这两条导语,尽管都只有一段,但各自所报道的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两件事,而且畅通自然,没有牵强感。

科学,给“泥腿子”插上了金翅膀;技术,使庄稼汉腾飞起来。

在这次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协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就有被人们誉为“四大王”的乡科普协会的会员在这里愉快相会。他们是:露地亩产高达2.13万斤番茄的“番茄大王”张文康;亩产3.04万斤冬瓜的“冬瓜大王”吕璞修;小麦玉米二茬亩产2300斤的“作物大王”李祥岭;年产鸡蛋1.6万斤的“鸡蛋大王”张天津。

(1984年3月8日《人民日报》)

这个导语,是副、主式结构,主导语突出何人,副导语突出为何,属并列式同类归纳。这类导语,打破了一事一报的常规,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有强烈的表现性。

二、写导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导语的结构、类型比较多,作用也很大,鲜活、生动是导语的“磁力”。要想写出好的导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并且多下功夫。

(一)避免拖泥带水,力求短而精

流星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因为它转瞬即逝,但它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流星具有“少而精”的特点。把最重要、最新鲜、最为读者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是写好导语的重要规律。我们在写导语时,一定不要老是一般性地描述,庸俗化的铺垫,让人感到面面俱到、面目可憎,而要分析出、找出能揭示事件或人物的特点、特征的东西,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只有找出并勾画出这个事件或人物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吸引读者,使人过目不忘。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呈现良好势头》这条新闻,导语是这样写的:

“十年九旱的湖北枝江今年又遇大旱,问安镇万水桥农民何万海却心里不慌,他站在晚稻田中说,田里‘毛细血管’都打通了,能排能灌,一穗稻子有400多粒,肯定好收成。何老汉的自信来自今年完工的农田配套工程。如今他所在的问安镇有2万亩农田改造成了高产稳产的旱涝保收田。”

(2006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这条新闻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一个信息:十年九旱的万安镇农民在今年又遇大旱后却心里不慌。导语中没有按新闻“五要素”的要求逐一写到,但却起到了抓住读者、吸引读者的作用。

又如:

奔流一千六百多公里的黄河水,已于今天中午到达天津。久旱缺水的天津人民喜迎豫、鲁、冀三省人民千里迢迢送来的“风格水”,这些水对天津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将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

(198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这条导语,写得既简明扼要,又有主要事实的概述,同时还对所报道的事实作了简洁的评论,揭示了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非常有助于读者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二)避免程式化,力求出奇制胜

清人李渔强调:“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因为每个新闻人物或新闻事实都有其著名性、异常性和特别性,导语写好了,就可以出奇制胜。如果按照程式化来写导语,就很容易写得呆板、乏味。有一条报道吴官正当市长时检查服务质量的新闻,导语写得就很特别:

吴官正市长昨日清晨“微服”出访武汉港十五码头,尝到了劣质服务的苦头后说:“武汉的服务工作没抓好,市长挨骂活该!”

(1985年3月17日《武汉日报》)

还有一条消息,是写广东36万水库移民迁入新地后安居乐业的事,导语是这样写的:

“我们村3年没娶进一个新媳妇,去年搬进移民新村,一下子就有3个年轻人订婚、结婚”。临近春节,广东省河源市涧头镇礤娥村洋溢着喜庆气氛,村头一排排新屋挂着灯笼,贴上了对联。50多岁的村民涂克荣正站在石竹梯上,帮助邻居粉刷墙壁,见到记者连忙停下手中活“报喜”。

(2007年1月26日《人民日报》)

这两条导语,令人耳目一新。它们在导语中突出了有趣的东西,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导语用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描述,或用被报道对象的话,就能造成一种气氛,使人读来也感到舒展、快乐。

(三)避免陈词滥调,力求新颖别致

导语最忌千篇一律,陈词滥调。新闻界的传统说法总是认为,新闻要虎头蛇尾,也就是结构上的“倒金字塔”。这种说法本无可非议,但却容易引起误解。许多记者或通讯员误以为阐明主题、概括意义,是导语的责任,因此就让导语担负起这种重任,殊不知,新闻千差万别,主题、意义却容易雷同,而雷同是新鲜的大敌。因此,“唯陈言之务去”应视为导语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力求把最新的东西,最能体现该事件或人物独特性的内容放在导语里,不要在导语里啰里啰嗦地讲一些令人昏昏欲睡的大道理。要采用多种手法,多写新鲜、生动、不落俗套被近几年来新闻界称之为“自由式”的导语。如:

1964年11月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西方记者问朱德“你想身后留下什么样的荣誉?”朱德说:“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20年后的今天,在朱德逝世10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上,中央领导同志赞誉朱德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1984年12月1日新华社电)

又如:

在吉林省政务大厅,刚刚离开省工商局服务台的通信公司职员胡波乐呵呵地说,“过去办个经营项目,少说得跑一周,现在从受理、审查、审核、交费,到打印营业执照,干净利索,20分钟就办妥了”。

(2006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采用这种“自由式”写法写导语,没有八股腔,而且形式多样,自由自在,具有散文特征。这样的导语,避免了陈词滥调和俗套,使导语美与局部美有机结合,用形象美、意境美、和谐美、形式美、语言美表达出了主题。

(四)避免死板老套,力求活而实

生动是对语言的普遍要求,导语更是这样。因为只有导语语言生动,才能打动读者往下看。有的新闻导语之所以不吸引人,就是缺乏生动的语言,死板、老套、抽象,像是司空见惯的口号,一点感染力和生活气息也没有,往往把某一条导语略加改动,就可以放到任何一个新闻开头了,这样的“万能”导语,是所有读者都不喜欢的。

要让导语有新鲜感,就要力求导语实而活,这就需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所谓实而活,就是运用精确、朴实、通俗、生动的语言来写导语。其要求是:一是要表达精确。对每一事物、名称、概念和思想、观点都要完整准确地表述,不能随意简化、省略,使导语含糊不清。二是要通俗易懂。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一些土语方言、文言古词,也不能不管读者能不能明白,写一些行业术语、生僻字,更不能使用一些冗长句型、欧化句式、半文半白等,这样不顾读者对象的层次,会使新闻失去价值。三是要语言朴实。多用一些朴实无华、实实在在、不浮夸的语言,广大读者才能欢迎。因为朴实的语言才最美。四是要新鲜活泼。新闻贵于新,新闻的语言也要独特有个性,富于创新。那些单调老套的语言要摈弃,多用生动活泼读者喜欢的语言。五是要生动有趣。导语写作要借鉴文学笔法,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或趣味幽默、或轻松愉快地叙事述理,从而使读者产生兴趣和美感。因此,我们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捕捉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少用或不用司空见惯的口号或语言。

(五)避免平松,力求角度新巧

有的新闻本来很感人、很有情趣,或很有意义,然而读者却看不下去,原因就是导语写得平平松松,角度不新,不吸引人。有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个体饭店老板李志纯,几年来经营作风正,服务态度好,连续3年被评为“文明经营户”“先进个体劳动者”。他从开饭店起,就在店里挂了一块“劝客节约牌”,坚持对有铺张浪费现象的顾客进行勤俭节约劝说,宁可少赚钱也不多卖酒让顾客喝醉。同去采访的有两名记者,一名记者导语是这样写的:东丰县个体经营者李志纯,开饭店几年来经营作风正,服务态度好,连续3年被评为“文明经营户”和“先进个体劳动者”。新闻发表后,反应平平,很少有读者记住了这条新闻。而同去的另一位记者是这样写的导语:丰城个体餐饮业出现一桩新鲜事:个体饭店老板李志纯,从饭店开业之日起就在店中挂起一块“劝客节约牌”,提醒客人“少买勿超量”,莫贪杯醉酒。该条消息发表后,吸引了很多读者,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角度,是新闻写作时冥思苦想的。角度不同,往往使报道效果大相径庭,正如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写导语更应注重选取新巧的角度,并用形象的手段从新闻事件的正面、侧面、仰面、俯面来展现,将导语写得新颖别致,情趣盎然。选取较好的导语角度,通常有五法:一是从读者关心的情趣中选取,二是从最能体现新闻本质的场景中选取,三是从典型细节、特征中选取,四是从群众感受最深的谈话中选取,五是从新闻事件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动人情节中选取。比如,1990年4月6日《城市晚报》刊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吃糠咽菜,这本是猪类家族的传统美德,如今,长春市宽城区天光路5-15号老郭头养的6头大肥猪,因主人伙食标准“抽条”,于4月6日集体罢餐,以示“抗议”。

读了这则导语,读者是不会放下报纸的,因为兴趣促使他把缘由弄清。看完后,“包袱”自然解开,原来是猪的主人老郭头——郭恕,从1987年开始承包了长春市内一家宾馆的泔水,用其喂猪。由于杀吃喝风,来宾馆大吃大喝的减少了,剩下的泔水中也就没了大鱼大肉。因此才出现了6头猪集体罢餐“抗议”的事情来。

再如:

一人多高的绿枝上,挂满了樱桃西红柿。在河北阜城县三星铺村一个蔬菜大棚里,农民郭秋来喜笑颜开:“过去,给点救济粮、救济款,也能顶一阵子,但吃完花完还受穷。现在,扶贫办帮我建了这个大棚,一年能挣一两万元”。

(2007年2月24日《人民日报》)

这个反映扶贫办改变扶贫方式,真正使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闻导语,不是索然无味,而是像“磁石”一样吸住了读者。

再比如,全国好新闻《滦河水向天津奔来》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昨日上午,引滦入津工程全线试通水。我市人民朝夕盼望的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10时整,潘家水库、大黑汀水库同时按动提闸电钮,顿时,水流直泻,瀑声如雷,白雾升腾。

在大黑汀水库前,清澈的滦河水如离弦之箭,通过540米长的渠道,射向分水柜组闸门,激起巨大的浪花;水头在闸门出口处卷起巨漩涡,转眼间奔入12.93公里的隧道。

(1983年8月16日《天津日报》)

这条导语,把角度选在了整个事件最有价值、最壮观、最动人的精彩瞬间,寥寥数语的描写,不仅以悬念吸引了读者,而且富有动感,增强了可读性。

(获第十七届吉林新闻奖二等奖,刊于2007年第三期《新闻学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