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用药指南
……YUNQIYONGYAOZHINAN
一句话解答
孕期滥用药物、接触化学物质或用药不当,将会导致胎儿的器官形态构造异常。尤其是在受孕后第3~14周是胚胎发育期,此时期最易致残致畸,孕妇应特别注意。
专家解析
孕期9个月,难免会发生一些疾病。孕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不仅与药品的种类有关,还与用药的时间和用药的剂量密切相关。药物对胎儿都有损害或起着未知的作用,孕期应尽量避免用药。
不同时间用药产生的后果不同:在卵子受精后1周内用药,受精卵尚未种植在子宫内膜,一般不受药物影响;如受精1~2周内用药,受精卵已种植于子宫膜,但组织尚未分化,药物产生的影响除流产外,并不引起致畸,属安全期。故在孕前或孕早期服用了一些药物对胎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必因此作人工流产。
受精后3~8周(停经5~10周)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时期,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属“致畸高度敏感期”。在此时期不必用药时坚决不用,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补药。可用可不用的,或暂时可停药的,就不用。如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安全用药。如继续妊娠,可在怀孕16~20周进行产前诊断(包括B超),进一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排除胎儿畸形。
目前,国际上孕妇安全用药的准则是参照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颁布的妊娠药物分级来进行选择的,药品必须标示怀孕用药安全级数,而这项级数目前分为五级:A、B、C、D、X,安全性依次递减。
A级最安全,X级禁用。A、B级药物,如多种维生素类和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族、头孢类)等,对胎儿无危害或无不良反应,孕期一般可安全使用。C、D级药物,如一些激素类或保胎药,则对胎儿有危害(可能致畸或流产),但对孕妇有益,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慎用。X级药物,如抗癌药物、性激素等,对胎儿有危害,对孕妇无益,此类为孕期禁用药。
孕妇要记住合理用药的原则,不需要用药时,坚决不用,包括所谓的滋补药;必须用药时,能用小剂量不用大剂量。及时用药及时停药,尽量减少用药量。孕期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不可凭经验擅做主张。
相关链接
构筑安全用药的“防火墙”:
1.安全用药的首要环节是病情诊断清楚,做到对症用药。
2.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相信医生,不能自以为是,自我诊断。
3.患者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对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副作用等进行全面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