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泄泻(腹泻)
泻证在脾,脾失运化则泻成。泻证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发病率历来居高,但泻之重型,伤津失液的变证则有减缓。中医药治疗泻证方法多、疗效好,在泻证治疗中古今均占有优势。
1.湿热泻方(时毓民,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医院)
组成 煨葛根9g 黄芩炭9g 鸡内金炭3g 茯苓9g 夏枯草12g 板蓝根12g
功用 清热利湿,健脾助化。
主治 急性腹泻(湿热型)。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2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2年6月,福州。
2.秋泻合剂(张湘屏,广西中医学院)
组成 金银花5g 地榆10g 车前子10g 泽泻10g 葛根10g 白术10g 鸡内金6g 甘草3g
功用 清热利水,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秋季腹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7例,有效率为8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3.苍葛止泻灵(韩新民,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室)
组成 苍术 葛根 车前子 地锦草等
功用 运脾利湿,清肠止泻。
主治 轮状病毒性肠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4.强儿粉(包慎伯等,江苏省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组成 党参 白术 山药 砂仁 陈皮 鸡内金 赤石脂 甘草
功用 补脾助运,消化止泻。
主治 小儿脾虚泻。
用法 将上述药配制成混合粉剂,每天4次,每次2.4g,以适量枣汤冲服。
疗效 治疗137例,有效率为80.2%。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5.渗利止泻散(凌宏光,广西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组成 党参90g 白术60g 茯苓90g 甘草60g 木香30g 藿香30g 葛根90g神曲60g 薏苡仁90g 泽泻60g
功用 健脾益气,渗利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研末服用,泻下急迫加黄连粉0.3g。
疗效 治疗31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6.马齿苋注射液(刘玉书,黑龙江省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中心医院儿科)
组成 马齿苋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泻。
主治 婴儿腹泻。
用法 按规范工艺要求制剂,取2mL肌注,12小时1次。
疗效 治疗21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7.健脾固涩散(王万岭,河北省张家口市251医院)
组成 党参6g 白术6g 茯苓6g 陈皮6g 半夏6g 神曲6g 山楂6g 厚朴6g薏苡仁12g 山药12g 扁豆12g 藿香3g 枳壳3g 砂仁1.5g 生姜3片 六一散9g
功用 消导利湿,健脾固涩。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00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8.双解利湿汤(叶孝礼,福州,福建省立医院儿科)
组成 葛根 黄芩 黄连 泽泻 甘草 木香
功用 解表清里,利湿止泻。
主治 急性腹泻(湿热型)。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63例,治愈率为93.0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9.清热止泻方(赵金镶等,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组成 葛根9g 黄芩6g 藿香6g 黄连3g 木香3g 连翘9g 厚朴6g 苍术6g焦槟榔6g 甘草3g
功用 清热利湿,理气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02例,有效率为86.29%。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10.保儿安冲剂(岳燕萍等,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
组成 胡芦茶 孩儿草(爵床科) 使君子 山楂 麦芽等
功用 清热消滞,除烦理脾。
主治 婴幼儿腹泻(流行性)。
用法 冲服。
疗效 治疗150例,有效率为95.1%。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11.人参白术散(沙海汶等,北京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木香 藿香 葛根
功用 补脾益胃,化浊理气。
主治 小儿脾虚泄泻。
用法 水煎服。呕吐加半夏、陈皮、姜竹茹;发热加连翘、黄芩;小便短少加车前子、泽泻;腹胀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泻甚气陷加黄芪、升麻、柴胡;肢末不温加附子、山药。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11月,潍坊。
12.九味白术散(王著础,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组成 党参6g 白术4g 茯苓9g 葛根6g 藿香3g 扁豆9g 山药9g 鸡内金3g炙甘草3g
功用 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脾虚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11月,潍坊。
13.清热灌肠液(许桂英,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葛根5g 黄芩10g 黄连5g 马齿苋30g 木香6g
功用 清热利湿,止泻理气。
主治 小儿泄泻(湿热型)。
用法 煎煮浓缩灌肠用。
疗效 治疗106例,有效率为91.45%。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12月,潍坊。
14.升降止泻汤(张士卿,甘肃中医学院)
组成 茯苓 炒白术 车前子 藿香叶 木香 葛根 厚朴 半夏 炙甘草
功用 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风寒加防风、紫苏叶;湿热加黄芩、黄连;伤食加紫苏梗、生姜、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炒莱菔子、连翘;脾虚加炒山药、炒薏苡仁、党参、莲子、扁豆;久泻加枸杞子、诃子、乌梅、肉豆蔻、炮姜。另用红参3g炖水频服。
疗效 治疗4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12月,潍坊。
15.午雪峤泻痢片(秦林,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儿童医院)
组成 葛根 黄芩 黄连 厚朴 白芍 滑石 甘草 茯苓 焦山楂 乌梅罂粟壳等
功用 解表清里,收涩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制成片剂口服。
疗效 治疗90例,有效率为92.7%。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16.小儿止泻灵(王烈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人参 鸡内金 罂粟壳 茯苓 诃子 金樱子 芡实 神曲 薏苡仁白术
功用 健脾益气,利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研末装入胶囊,每粒0.25g。每次,2~3月1粒;4~6个月3粒;7~9个月3粒;10~12个月4粒;1~2岁5粒;3岁以上6粒。1日3次。
疗效 治疗450例,有效率为95.33%。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17.泻痢宁(李明堂等,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高粱米2880g(炒黑) 滑石1200g 扁豆1200g 鸡内金(炒)700g 诃子480g 黄连480g 木香480g
功用 健脾和胃,利水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上药共研细面,每包1g,冲服。湿热泻用葛根、黄芩、竹叶为引;脾虚泻用炒白术、山药、诃子为引;伤食泻用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鸡内金、陈皮为引。
疗效 治疗85例,有效率为91.6%。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18.吴香止泻散(孙浩等,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组成 胡椒 吴茱萸 肉桂 小茴香 干姜各等份
功用 温中理气,运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共研细末。每用3g,装入纱布袋内,覆盖于患儿神阙穴上,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取下,48小时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12例,有效率为85.85%。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19.止泻汤(韩浦川,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山药10g 白术6g 藿香6g 羌活3g 陈皮6g 诃子5g 莲子5g 秦皮6g茯苓6g 生姜1片 大枣2枚 车前子6g
功用 健脾行气,涩肠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葛根3g、荆芥3g;呕吐加半夏3g;腹胀加木香3g、大腹皮6g;便溏味臭加黄连15g、焦槟榔3g。
疗效 治疗120例,有效率为99.3%。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20.党参白术散(许苗,广西自治区梧州市中医院)
组成 党参9g 白术6g 茯苓12g 葛根12g 藿香5g 木香5g(后下) 甘草3g
功用 健脾益气,升阳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水煎频服。便稀或完谷不化加车前子、山药、扁豆、芡实;泻久加煨诃子、石榴皮。
疗效 治疗62例,有效率为96.77%。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21.小儿治泻灵(朱淑贞等,长春一汽总医院儿科)
组成 黄芩10g 白芍5g 诃子10g 白术10g 苍术5g 茯苓10g 乌梅5g 芡实0g 罂粟壳2g
功用 健脾利湿,止泻敛阴。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为散。每次,2~3个月0.25g;4~6个月0.5g;7~9个月0.75g;10~12个月1.0g;1~2岁1.25g;3岁以上~1.5g。1日3次。
疗效 治疗51例,全部有效,平均3天获愈。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北京。
22.腹泻合剂(崔瑞林等,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院)
组成 党参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白芍 桂枝 泽泻 麦芽 山楂 鸡内金
功用 健脾利湿,止泻助化。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伤食加莱菔子;湿热加白头翁;脾虚泻次多加罂粟壳。
疗效 治疗102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9月,北京。
23.止泻膏(刘亚琪等,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
组成 丁香 吴茱萸 白胡椒 干姜各等量
功用 温中散寒,健脾止泻。
主治 婴幼儿泄泻。
用法 上药为末,3g与凡士林搅拌成膏,外敷神阙穴,1日1次。3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81例,有效率为98.3%。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南京。
24.敷脐散(陈庚玲,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儿科)
组成 黄连2g 吴茱萸2g 木香2g 肉桂3g 苍术3g
功用 温中散寒,燥湿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醋调外敷神阙穴。1日1次。
疗效 治疗232例,有效率为93.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南京。
25.止泻合剂(谢自成,湖南省耒阳市中医院)
组成 黄连8g 葛根8g 黄芩8g 车前草12g 扁豆15g 神曲15g 山楂炭15g藿香10g
功用 泻火解毒,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水煎2次,浓缩至80mL。每次20~30mL保留灌肠,1日2次。为5岁量。
疗效 治疗350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南京。
26.参香散(王润泽等,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儿童医院)
组成 苦参6份 木香1份
功用 行气止痛,燥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上药研末2g,淡盐水调敷脐上。1天1次。
疗效 治疗75例,有效率为90.6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南京。
27.糜粥方(王绪东等,山东省临沂地区儿童医院)
组成 山药 大枣 炒扁豆 小米
功用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治 小儿迁延性腹泻。
用法 煎粥取液服。
疗效 治疗2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28.止泻定(叶孝礼等,福州,福建省立医院儿科)
组成 铁苋菜 黄连素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固肠止泻。
主治 小儿感染性腹泻。
用法 制成胶囊口服。
疗效 治疗252例,有效率为93.65%。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29.白术散(肖泽民,四川省绵阳市404医院)
组成 党参 白术 葛根 藿香 茯苓 木香 白及 地榆 甘草 陈皮
功用 补气活血,祛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呕吐加半夏、厚朴;大便黏液加秦皮、黄芩;风热加金银花、菊花;风寒加紫苏叶、薄荷。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30.王静安止泻膏(刁本恕等,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组成 肉桂3g 麝香0.05g 吴茱萸3g 苍术3g 藿香6g 丁香3g 车前子6g
功用 温中散寒,醒脾止泻。
主治 小儿秋季腹泻。
用法 除麝香外,共研细面。用藿香正气水调糊,加入麝香,贴敷脐中和水分穴。1日1次,每次8~12小时,连用3~5天。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31.止泻汤(聂世杰,河南省渑池县中医院)
组成 猪苓 茯苓 白术 泽泻 桂枝 焦神曲 焦麦芽 焦山楂 车前子甘草 大枣
功用 健脾化湿,助运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85例,有效率为97.66%。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32.消食散(游顺鸿等,重庆特殊钢厂职工医院)
组成 炒白术 炒山楂 车前子 鸡矢藤 肉豆蔻 石榴皮 神曲 麦芽 木香 甘草
功用 健脾消食,化湿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热加青蒿、地骨皮;恶心呕吐加竹茹、藿香;腹胀加木香、砂仁;尿少加泽泻、猪苓、茯苓;久泻不止加黄芪、伏龙肝、诃子。
疗效 治疗356例,有效率为99.98%。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33.五苍止泻膏(张胜天等,吉林省敦化市医院)
组成 丁香 肉桂 五倍子 苍术 炒车前子 罂粟壳 黄连 铁苋菜
功用 温中运脾,清肠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共为细面。用时取药5g,凡士林调糊敷脐中,固定24小时取下。3次1个疗程。
疗效 治疗92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34.温中止泻汤(王永等,空军石家庄医院儿科)
组成 木香 小茴香 干姜 肉桂 苍术
功用 温中散寒,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脾虚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24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35.五神止泻散(陈必武,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组成 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 丁香
功用 壮火散寒,固涩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脾肾阳虚型)。
用法 将上药为散,蛋清调药成糊,外敷脐部,1日1次,7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8例,有效率为91.4%。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6.香桂止泻膏(卞国本等,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
组成 丁香 肉桂 胡椒 吴茱萸 五倍子
功用 温中止泻,理气暖脾。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上药各等份,共研细面,醋调为糊,夜敷脐中,次晨取下。1日1次,3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10例,有效率为94.5%。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7.苓术钩藤饮(胡文宝,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
组成 茯苓15g 炒白术6g 钩藤6g 扁豆6g 灯芯草1扎 陈皮6g 炒山楂10g甘草2g
功用 利湿扶脾,和中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热加葛根10g;寒加炮姜3g、菟丝子6g、砂仁3g;虚加人参5g;泻不止加罂粟壳6g。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8.茱椒止泻散(孙金玉等,山东省济阳县中医院)
组成 吴茱萸4份 胡椒1份
功用 温中散寒,理气止泻。
主治 婴儿腹泻。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包1g。置1包,敷脐,外用麝香虎骨膏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用4次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6.7%。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9.丁香散(张桂英,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
组成 公丁香7个 木鳖子1个 大枣2个
功用 温中散寒,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前二味共研细末,大枣煮熟,去皮核。用枣泥将药末拌匀,趁湿热贴脐部用手掌盖住。20分钟后取下,1日1剂。
疗效 治疗52例,有效率为96.1%。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40.腹泻膏(王颖,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
组成 吴茱萸50g 白芍20g 木香15g 白术30g
功用 消食导滞,理肠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将上散共研为细末,醋调成膏状。每次取3g药末敷于神阙穴,24小时更换1次。每日热敷2次,1日1~2小时,温度40℃~50℃。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5%。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41.母子拯中汤(朱大义,湖北省当阳市胡场卫生院)
组成 人参 焦白术 海螵蛸 覆盆子 吴茱萸 干姜 附子 肉桂 龙骨牡蛎
功用 健脾温中,收涩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寒证)。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7月,北京。
42.消化散(王秀启,河北省承德市自来水公司医务所)
组成 白术 山药 鸡内金 麦芽 茯苓 酵母片
功用 健脾消食、理气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脾虚型)。
用法 研末服。
疗效 治疗75例,有效率为93.3%。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3.止泻散(张丽霞,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
组成 黄连 木香 砂仁 丁香 苍术 五倍子 白胡椒
功用 利湿止泻,理气温中。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用75%酒精调,敷于神阙穴。1日1次。
疗效 治疗61例,2日治愈率为52.46%。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4.腹泻灵汤(罗元珍,湖北省武汉铁路中心医院)
组成 白术 山药 茯苓 陈皮 厚朴 枳壳 神曲 麦芽 六一散 车前子诃子
功用 健脾理气,利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寒加木香、紫苏叶、生姜;湿热加葛根、黄芩;脾虚加党参、扁豆、干姜;脾肾阳虚加熟附子、干姜、五味子。
疗效 治疗4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5.人参止泻汤(耿玉强,临河,内蒙古自治区巴盟中医院)
组成 人参 鸡内金 枳壳 茯苓
功用 补气健脾,助化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6.止泻贴(叶杏华等,杭州,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组成 五倍子 吴茱萸 丁香 肉桂
功用 温中行气,涩肠止涩。
主治 婴儿腹泻。
用法 研末,用50%酒精调糊填脐。1日1次。
疗效 治疗32例,有效率为96.8%。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7.蚕矢汤(刘恩禾,河南油田职工医院中医科)
组成 蚕沙 党参 白术 茯苓 诃子 肉豆蔻 薏苡仁 泽泻 黄连 神曲
功用 健脾利湿,涩肠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5%。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8.泻儿康(郑俊谦等,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
组成 葛根 黄芩 木香 肉桂 扁豆花 生姜皮
功用 利湿止泻,温中理气。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制成合剂常规口服。
疗效 治疗345例,有效率为94.2%。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9.运脾止泻散(周泽彬,江西省吉安地区人民医院)
组成 丁香 木香 吴茱萸 苍术 藿香 肉桂 砂仁 白胡椒 冰片 樟脑
功用 温中理气,运脾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研极细末,加入冰片、樟脑调匀。每次取药末3~5g,用米醋或蛋清调如糊状敷“神厥穴”上,2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5例,有效率为7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50.清利汤(王菊珊,江西省永丰县中医院)
组成 山药 滑石 白芍 甘草
功用 养阴健脾,和中清利。
主治 小儿泄泻(夏季)。
用法 水煎服。随证用药。
疗效 治疗132例,有效率为98.4%。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51.藿术膏(赵再南等,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
组成 藿香3g 厚朴3g 苍术3g 艾叶1g
功用 理脾和胃,行气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将药制末,为膏敷脐,1日1次,连用3天。
疗效 治疗42例,有效率为92.86%。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52.阴阳二宝散(许绳学,江苏省江阴市璜塘镇青墩医务室)
组成 (1)阳宝散:炮姜15g 炒苍术20g 枯矾20g 熟附子20g 公丁香18g山楂炭18g 麝香1g 冰片3g(2)阴宝散:炒黄连20g 神曲20g 车前子20g 大黄20g 煅石膏30g 胡黄连15g 木香10g 冰片3g
功用 (1)阳宝散:温中止泻。(2)阴宝散:清热止泻。
主治 (1)阳宝散:脾虚夹积腹泻。(2)阴宝散:邪热内滞腹泻。
用法 将上二散分别研细末。每次,2月以内0.2g;2~4月0.3g;4~8月0.4g;8~12月0.8g;1~1.5岁1.0g;2~3岁1.5g。1日3次。
疗效 治疗1568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53.理气止泻汤(张连生,北京市崇文区中医院)
组成 党参 茯苓 白术 木香 藿香 炒扁豆 炒薏苡仁 泽泻 车前子黄连
功用 健脾利湿,理气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脾虚型)。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10例,有效率为98.2%。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54.真武汤(马文红,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
组成 茯苓 白芍 生姜 白术 附子
功用 温脾益气,渗湿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阳虚型)。
用法 水煎服。泻水加桂枝;腹痛加木香。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55.六神止泻汤(韩芳林等,兰州,甘肃省中医院)
组成 山药10g 茯苓10g 薏苡仁10g 炒扁豆6g 橘红6g 甘草3g
功用 健脾助运,补中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脾虚型)。
用法 水煎服。为幼儿日量,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50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56.止泻系列方(汪受传,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1号)苍术炭 山楂炭 (2号)苍术炭 山楂炭 炮姜炭 (3号)葛根 黄芩 黄连 白芍 生地榆 铁苋菜 甘草
功用 (1号)运脾燥湿,助化止泻;(2号)温运燥湿,助化止泻;(3号)清肠燥湿,解毒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散剂,常规服用。偏湿泻服(1号);伤食泻服(1号),加鸡内金粉、陈皮粉、麦芽粉;湿热泻服(1号)加(3号);脾虚泻服(2号)。
疗效 治疗68例,有效率为97%。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57.腹泻收涩散(吴力平,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
组成 赤石脂 制苍术 罂粟壳 煨诃子 煨白果 乌梅 地锦草 丁香 炮姜
功用 燥湿运脾,涩肠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上药研末,每次,1岁1~1.5g;2~3岁2~3g;4~6岁3.5~5g。1日3~4次。温水冲服。
疗效 治疗240例,有效率为95.4%。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58.化湿止泻汤(郑成荣,广东省潮阳市中医院)
组成 葛根3g 黄连2g 茯苓6g 苍术3g 藿香3g 木香2g 神曲4g 甘草2g
功用 清热化湿,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呕吐加姜竹茹3g;伤食加麦芽4g。为3岁1日剂量。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3%。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59.腹泻要方(孟爱媛,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妇幼保健院)
组成 白术9~12g 白芍5~10g 陈皮3~5g 防风3~5g
功用 健脾胜湿,理气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积食加鸡内金5~10g;脾虚加山药5~10g;久泻加党参5~10g、炮姜2~5g。4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7.3%。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0.白苍止泻散(张春萍等,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白胡椒 炒苍术 砂仁等
功用 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取散5g,加入姜汁醋5mL(加热)调成糊状。贴脐中外用纱布固定,12~24小时换1次。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6例,有效率为97.3%。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1.泻痢安(邓先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黄连30g 苦参30g 薤白10g 炒苍术10g 木香5g 吴茱萸5g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理气。
主治 小儿腹泻(湿热型)。
用法 上药共为细面,每次1~3g,用老醋(烧开),调药面成糊状,温敷脐上,再用薄塑,或纱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68例,有效率为96.1%。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2.丁香止泻散(李新丽,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院)
组成 黄连 藿香 苦参 吴茱萸 丁香 白胡椒 苍术
功用 调理脾胃,疏畅气机。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风寒型倍用白胡椒、吴茱萸;湿热重倍用苦参、苍术。若上药研末,每剂1.5g,加入面粉2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敷脐中,8小时换1次,5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7.1%。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3.葛根香石汤(李玉兰,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
组成 葛根 藿香 赤石脂 乌梅炭 竹茹 焦白术
功用 清热解毒,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吐甚加半夏、生姜;肛红加黄连。疗程3天。
疗效 治疗37例,有效率为98.6%。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4.培土解毒汤(杨昌宁,江西省都昌县中医院)
组成 苍术 白术 茯苓 太子参 陈皮 葛根 黄连 白头翁 蒲公英 乌梅 蚕沙 车前子
功用 清热解毒,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风寒加荆芥、防风;风热加金银花、连翘;湿盛重用苍术,加佩兰、砂仁;腹胀加枳壳、木香;伤食纳呆加山楂、神曲;泻水如注加泽泻、猪苓;伤津失液加石斛、生地黄。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0例,有效率为92.5%。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5.秋泻散(张晓春等,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吴茱萸50g 干姜50g 苍术50g 丹参50g 公丁香25g 藿香25g 石榴皮5g等
功用 化湿止泻,清热除寒。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上药研末,取3~5g,用当归注射液调成糊状敷脐,局部按摩2~3分钟。每日换药1次,3日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8例,有效率为82.6%。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6.四苓汤(彭海亭,河南省开封市妇幼保健院)
组成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功用 健脾理胃,渗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金银花;泻水、尿少加车前子;大便黏、肛红加黄连、麦冬;泻久失液加乌梅、干姜。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69例,有效率为89.8%。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7.芩芍止泻汤(张玉乾等,吉林省吉林市中医院)
组成 黄芩10g 白芍10g 甘草5g 诃子7.5g 芡实5g 白术7.5g 莲子7.5g 金樱子7.5g
功用 健脾燥湿,涩肠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呕吐加姜半夏5g、生姜2片;腹胀加麦芽、神曲各5g;泻3天不止加罂粟壳1~2g。为儿童日量。
疗效 治疗241例,有效率为94.2%。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义,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8.乌葛止泻汤(陈绍联,江西省崇义县中医院)
组成 葛根6~10g 沙参12~15g 黄芩6~8g 黄连2~3g 麦冬10g 乌梅6~8g 炒山楂10g 车前子6~10g
功用 清热利湿,养阴生津。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夹表证加荆芥、防风;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呕吐加藿香、半夏;脾虚甚加白术、茯苓、太子参;发热加石膏、知母;伤阴加石斛、西洋参;小便短少加泽泻。
疗效 治疗13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69.调脾渗湿方(夏近宜,上海市普陀区中医院)
组成 葛根 茯苓 猪苓 泽泻 车前子 焦白术 藿香 神曲 肉豆蔻 炒鸡内金 陈皮
功用 理中渗湿,调脾和胃。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9%。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0.藿朴止泻膏(李学麟等,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组成 藿香6g 厚朴5g 茯苓10g 苍术6g 山楂10g 黄芩10g 黄连5g 干姜2g胡椒5g
功用 健脾利湿,清热助运。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上药研面,用醋调3~5g成糊状,敷脐。24小时更换,2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38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1.吴丁腹泻膏(王颖,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
组成 吴茱萸2.5g 丁香0.5g
功用 调中止泻,温运理气。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上药研面,蜜调敷脐。每日1换,3日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00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2.童灵药兜(杨章辉,浙江省杭州市青春医院)
组成 白胡椒10g 肉桂10g 干姜10g 苍术10g 黄芪10g 防风10g 五倍子0g 冰片10g
功用 调节气机,舒畅经络。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上药研粉,装入小布袋内,每袋重3g。佩戴时直对脐中,7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08例,有效率为88%。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3.泻痢清(杨章辉,浙江省杭州市青春医院)
组成 葛根10g 黄芩10g 黄连10g 蓄10g 木香10g 苍术10g 山楂10g神曲10g 石榴根皮10g
功用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主治 小儿腹泻(湿热型)。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柴胡10g;呕吐加藿香10g;腹痛加白芍10g、甘草10g。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08例,有效率为96.5%。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4.诃前术汤(董树文,山西省阳泉市平坦镇卫生院)
组成 白术3~15g 车前子8~20g 诃子3~9g
功用 健脾利湿,涩肠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伤食加神曲、炒鸡内金;纳呆加枳壳、石斛;呕吐加竹茹、半夏;发热加芦根、葛根;腹痛加延胡索、防风;泻久形虚加山药、芡实。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8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5.雪地合剂(陈广昆,江西省樟树市中医院)
组成 雪见草(唇形科)5g 地菍(野牡丹科)5g 鲜地锦草4g 鲜凤尾草4g鲜地榆3g 鲜野山楂3g 炒谷芽2g 炒麦芽2g 车前子1g 乌梅1g
功用 清肠利湿,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疗程5天,为幼儿日量。
疗效 治疗300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6.芩连止泻汤(戴高升,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
组成 葛根3g 黄连1g 黄芩2g 甘草2g 藿香3g 茯苓4g 山药6g 焦山楂3g乌梅3g 滑石3g 竹叶2g
功用 清热解毒,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湿热型)。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金银花、连翘各3g,羚羊角粉0.3g;呕吐加姜夏、竹茹各2g;不安加蝉蜕3g。4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86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7.葛芩利湿汤(胥正儒等,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组成 黄芩 黄连 葛根 滑石 厚朴 薏苡仁 茯苓
功用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湿热型)。
疗效 治疗54例,有效率为94.4%。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8.健脾理肠汤(熊治法,湖南省华容县塔市镇卫生院)
组成 人参 白术 甘草 山药 砂仁 神曲 麦芽 山楂 陈皮 黄连 木香 肉豆蔻霜等
功用 健脾理肠,益气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00例,有效率为95%。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79.吴萸木香散(刘文杰等,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医院)
组成 木香1g 吴茱萸5g 肉桂1g 白胡椒4g
功用 温中止痛,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上药研末,每次3g,以酒精调敷脐部,1日1次。疗程3天。
疗效 治疗252例,有效率为92.9%。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80.温运止泻膏(段秀凤,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
组成 吴茱萸 丁香 胡椒 黄连 诃子等
功用 健脾理气,温运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上药制成膏,敷神阙、足三里,每穴1g。1日1次,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372例,有效率为92.45%。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81.湿热泻方(李炳照等,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组成 黄芩6g 黄连6g 茯苓9g 车前子15g 焦神曲12g 焦麦芽12g 焦山楂2g
功用 清热燥湿,利水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湿热型)。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抗病毒、利尿等治疗。
疗效 治疗1400例,有效率为95%。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82.山楂乌梅汤(刘忠良等,河南省封丘县公疗医院)
组成 山楂10g 乌梅10g 车前子6g 炒白术6g 藿香3g 黄芩3g 木香3g
功用 清热化湿,收敛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伴用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治疗65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83.腹泻洗剂(侯相英等,河南省开封市口腔医院)
组成 艾叶 茜草
功用 温里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水煎取汁,轻证洗足;重证擦洗至膝关节。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疗效 治疗120例,有效率为93%。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84.健脾清利汤(黄国平,福建省惠安县医院)
组成 苍术10g 茯苓10g 扁豆10g 车前草10g 山药10g 黄芩5g 甘草5g
功用 健脾渗湿,清热利水。
主治 小儿急性腹泻。
用法 水煎服。湿热盛加葛根、黄连;伤食加谷芽、麦芽、山楂、神曲;腹胀加陈皮、厚朴;呕吐加半夏、竹茹;口渴加乌梅、石斛;夹惊加钩藤、白芍;气虚加太子参、白术。同时伴用西医抗炎等治疗。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89%。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85.香连止泻汤(寇英培,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中医院)
组成 马齿苋10g 白芍8g 山楂8g 熟山楂8g 黄芩5g 黄连4g 木香3g 滑石6g 葛根6g 山药8g 车前子6g 甘草3g
功用 清热燥湿,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抗炎、止泻等西药治疗。
疗效 治疗500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86.苍苓口服液(肖和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组成 苍术 茯苓 金银花 马鞭草 柴胡 黄芩 葛根 金樱子 青木香槟榔 甘草
功用 健脾除湿,解毒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湿热型)。
用法 口服。
疗效 治疗301例,有效率为97.69%。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11月,广州。
87.治泻方(杨蕾,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诃子 山楂炭 干姜 茯苓 白术 山药 车前子 升麻 禹余粮 葛根 神曲 藿香
功用 涩肠止泻,健脾利湿。
主治 小儿慢性腹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90例,有效率为97%。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8月,张家界。
88.益脾止泻汤(马少剑,四川省梓潼县中医院)
组成 党参 黄芪 苍术 茯苓 乌梅 葛根 木香 诃子 莲子 芡实 石榴皮
功用 益气健脾,固肠止泻。
主治 迁延性腹泻。
用法 煎液灌肠。阳虚加肉桂、干姜、白豆蔻;阴虚加山药、五味子、太子参。
疗效 治疗64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89.丁茴止泻散(胡继才,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
组成 吴茱萸 乌梅 五倍子 附子 小茴香 丁香 诃子 牡蛎等
功用 温里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 婴儿腹泻。
用法 每次5g,水调敷贴于脐中。1日1次。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6.7%。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90.龙牡止泻饮(杨爱菊等,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
组成 煅龙骨 煅牡蛎 赤石脂 焦山楂 车前子等
功用 收敛固涩,健脾止泻。
主治 婴幼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480例,治愈率为81.67%。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91.葛芩三仙汤(张凤莲等,河南省安阳市灯塔医院)
组成 葛根 黄芩 黄连 板蓝根 茯苓 车前子 焦神曲 焦麦芽 焦山楂
功用 清热燥湿,健脾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伴用ORS口服液。
疗效 治疗136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92.十味白术散(李孝纯,安徽省肥西县第三人民医院)
组成 党参100g 炒白术100g 茯苓100g 炙甘草100g 炒扁豆75g 山药75g莲子50g 薏苡仁50g 砂仁50g 桔梗50g
功用 健脾利湿,涩肠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上药研末,每次3~6g,煮汁频饮。每日1~2次。1周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93.解表止泻散(赵彩凤等,山西省晋城市妇幼保健院)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功用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 小儿腹泻(热型)。
用法 水煎服。表证明显加荆芥、防风;食积明显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热象重加金银花、连翘。3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8例,有效率为89%。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94.葛梅止泻汤(张亮,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
组成 葛根6g 黄芩6g 苍术6g 防风6g 山楂6g 炮姜炭5g 乌梅5g 滑石6g甘草3g
功用 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
用法 水煎服。表热加紫苏叶;呕吐加紫苏梗;泻不止加诃子。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38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95.黄术止泻汤(李建军等,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
组成 黄柏10g 苍术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泽泻6g 木香6g 五味子6g 诃子6g 芡实15g
功用 健脾涩肠,利湿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3天为1个疗程,儿童日量。风寒加炮姜4g、肉豆蔻6g;湿热加葛根20g、黄连3g、地榆10g;伤食加焦神曲10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脾虚加党参10g、山药15g。
疗效 治疗175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96.茯连止泻汤(杨蕾,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
组成 茯苓6g 葛根4g 黄连2g 滑石5g 车前子6g 木香2g 藿香4g 马齿苋5g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湿热型)。
用法 水煎服。高热烦渴加石膏8g、寒水石4g;呕吐频加半夏3g、生姜汁少许;腹痛加白芍4g;伤食加谷芽5g、山楂3g。为2岁日量。2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6.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97.术姜止泻散(李七一,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
组成 炒五倍子 吴茱萸 公丁香 莱菔子 干姜 肉桂 苍术 藿香
功用 健脾温中,涩肠止泻。
主治 小儿泄泻。
用法 上药研末,取散5g,醋调敷脐。每日1次,4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6例,有效率为97.8%。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98.扶脾镇惊散(蔡碧珊等,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
组成 白术4.5g 茯苓6g 钩藤4.5g 炒白芍6g 防风3g 陈皮4.5g 炙甘草1.5g
功用 扶脾镇惊,柔肝止泻。
主治 小儿惊泻。
用法 水煎服。纳呆加山楂、麦芽、谷芽、焦神曲;腹胀加厚朴花、煨木香;尿少加车前草、灯芯草;大便水多加薏苡仁、扁豆;呕吐加半夏、藿香。为幼儿日量,5日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99.苍砂止泻散(刘钧,西宁,青海省中医院)
组成 苍术 砂仁 山楂 乌梅 茯苓 诃子 干姜
功用 运脾化湿,温中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急性期)。
用法 为散,为汤均可。外感加藿香、葛根;脾虚加党参、车前子;久泻不止加罂粟壳、石榴皮;腹痛加木香、青皮。
疗效 治疗140例,有效率为89.2%。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100.腹泻效灵汤(许玉贞等,太原,山西省儿童医院)
组成 葛根10g 山药10g 黄连6g 茯苓10g 车前子10g 芦根15g 乌梅10g甘草6g 焦山楂10g
功用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湿热型)。
用法 水煎服。幼儿日量,疗程3天。
疗效 治疗232例,有效率为93.6%。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101.丁朴止泻贴(陈运生等,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藿香50g 艾叶50g 苍术40g 厚朴40g 丁香30g
功用 温中健脾,助运止泻。
主治 急性泄泻(非感染性)。
用法 将上药用60%乙醇回流2次,每次400mL,回流1.5小时,合并回流液,低温静止2小时,减压滤过灌装。使用时贴脐,每次5~10mL,每日1~2次。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102.五苓散加味(吴康衡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桂枝
功用 健脾渗淡,化气利水。
主治 小儿腹泻(夏季)。
用法 水煎服。伴伤食加平胃散;冒暑加香薷饮;夹暑热加玉露散;伴寒热错杂于表里者,加小柴胡汤;气虚加人参;呕吐、泻水并肢厥加理中汤。同时伴用补液疗法。
疗效 治疗359例,有效率为90.1%。
来源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北海。
103.秋泻宁口服液(刘鑫文,江西省井冈山医专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防风6g 葛根10g 黄芪12g 姜半夏9g 陈皮6g 肉桂6g 赤石脂9g 茵陈10g 丁香1g 炒木香10g 炒山药12g 薏苡仁12g 炒山楂10g 鸡内金10g 红茶叶25g
功用 健脾利湿,涩肠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秋季)。
用法 口服,同时对重度脱水以补液治疗、高热的物理降温等。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北海。
104.止泻煎剂(熊桂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组成 丁香 藿香 细辛 黄芩 葛根等
功用 理气温中,化湿止泻。
主治 婴幼儿腹泻。
用法 水煎取汤热敷于患儿脐部,每次6~8分钟,每日3~4次。
疗效 治疗90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北海。
105.健脾调胃散(张艳丽,陕西省宝鸡峡管理局医务室)
组成 党参10~15g 白术10~15g 山药10~15g 鸡内金10~15g 陈皮0~15g 藿香10~15g 砂仁10~15g 厚朴10~15g 黄芪15~20g 薏苡仁10~18g焦山楂15g 甘草6g
功用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主治 腹泻。
用法 共研细末,每包1g。日服2~3次,每次1包。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北海。
106.醒脾冲剂(廖荣圭,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医院儿科)
组成 大丁草 一点红 蜘蛛香等
功用 醒脾开胃,清热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分泌性)。
用法 口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北海。
107.白苓止泻方(朱锦善等,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
组成 葛根10g 茯苓10g 炒白术6g 木香5g 诃子10g 炒麦芽10g 甘草6g
功用 健脾利湿,理气涩肠。
主治 小儿腹泻(迁延型)。
用法 制成合剂,瓶装60mL(相当于1剂药量)。按每千克体重2mL,1日分~4次服。
疗效 治疗34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08.纯阳正气散(徐秋琼,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儿科)
组成 青皮 陈皮 丁香 煨诃子 甘草
功用 理气温中,平呕止泻。
主治 婴幼儿泄泻。
用法 水煎服,并随证用药。
疗效 治疗117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109.清肺止泻汤(徐荣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组成 黄芩 诃子 车前子 葛根 升麻 桔梗 陈皮 马兜铃 防风 桑叶寒水石
功用 清肺止泻,利湿祛风。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26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110.泻宁合剂(高惠玲,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妇幼保健院)
组成 党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炮姜 苍术 木香 煨葛根 升麻 乌梅钩藤 黄芩
功用 健脾益气,祛湿止泻。
主治 小儿迁延性腹泻。
用法 水煎成合剂,口服。
疗效 治疗155例,有效率为85.16%。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111.三香止泻膏(刁本恕,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
组成 肉桂 麝香 吴茱萸 苍术 藿香 丁香 车前子
功用 利湿止泻,温中利气。
主治 小儿腹泻(秋季)。
用法 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糊,涂贴于神阙穴上。泻甚加水分穴;腹痛加关元穴。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