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1周肺和消化器官基本形成
宫 高 25~31.5厘米。
胎 长 40厘米左右。
胎 重 1.6千克左右。
尿频怎么办
怀孕初期与后期尿频比较明显的原因
女性的子宫位于小骨盆的中央,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子宫体可随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不同而改变位置。通常膀胱贮尿400毫升时才有尿意,约4小时排尿一次。
妊娠早期,子宫体增大又未升入腹腔,在盆腔中占据大部分空间,将膀胱向上推移,刺激膀胱,引起尿频。到了孕期的第4个月,由于子宫出了骨盆腔进入腹腔中,因此症状就会慢慢地减缓,但是,进入怀孕后期,大约38周,由于胎头下降,使得子宫再次重回骨盆腔内,尿频的症状就又变得较明显,甚至有时会发生漏尿。
胎儿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两周,羊水数量会达到最大值,然后就慢慢减少,最多的时候羊水可达到1 000~1 500毫升。当孕妈妈听音乐时,会发现胎儿特别的活跃。所以孕妈妈可以多给胎儿听音乐来促进他大脑的发展。
缓解尿频的方法
孕妈妈要缓解孕期尿频现象,可从日常生活和饮水量改变做起。也就是说,平时要适量补充水分,但不要过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时,若有尿意,一定要上厕所,尽量不要憋尿,以免造成膀胱发炎或细菌感染。另外,孕妈妈要了解尿频是孕期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忍耐力自然会增强。
胎儿活动频繁
孕妈妈可能会感觉到与以往相比,胎儿出现活动的次数更多了。胎儿在子宫里的活动可以帮助胎儿改善协调能力,增强骨骼发展。胎儿肌肉数的增加会持续到孕38周。
腿部抽筋
孕31周,孕妈妈容易出现腿部抽筋现象,就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烈收缩,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首先是缺钙,因为孕妈妈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当体内钙不足时,加上行走或站立过久,就容易使小腿和腿部肌肉抽筋;其次,是因为体重增加,导致小腿肌肉负担加重,使得小腿肚和脚部肌肉发生疼痛性收缩而导致抽筋;最后,扩大的子宫影响血液循环也会造成小腿抽筋。一般而言,缺乏钙的原因最为常见,因为胎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钙,若是孕妈妈钙摄取不足,就容易造成腿部抽筋。
小腿抽筋时,应尽量伸直抽筋的腿部,并将脚板往自己身体的方向用力压,让小腿筋有被拉直的感觉,此时会增加肌腱张力,当张力增加到某一程度后,神经会将讯息传至大脑,大脑为了避免肌腱受伤就会释放出放松肌肉的讯息,抽筋现象就会解除。
平时应多按摩腿部肌肉,帮助血液及淋巴循环,而为了避免睡觉时血液循环不佳而导致抽筋,建议孕妈妈睡觉时将脚部垫高,促使血液回流。
本周注意事项
特别提示
平时应多摄取高钙食物,像小鱼干、豆类制品、芝士、海带、牛奶等,孕中期以后每天的钙应补充到1 200毫克,一般建议怀孕20周后孕妈妈可另外补充钙片,并且适当晒太阳,帮助维生素D的合成,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