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于语义角色的谓词组合能力和组合关系的描写框架出发,比照这一框架来辨析谓词同义词,发掘相同语义角色关系下的体词性短语的语义属性差异,是当代语义学的前沿做法。 现代语义语法关注的是“各名词短语主目和它们的谓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名词短语的固有特性”,[1]郑定欧指出配价语法研究忽视了足句条件所要求的种种语义特征[71],而我们要深入下去的正是在语义关系相同的情况下体词性短语的语义属性特点所决定的同义词的差别,我们的研究是对语义语法的有益补充。Firth区分语言的系统与结构,把呈聚合关系即选择关系的语言形式界定为系统,把呈组合关系的语言形式界定为结构[72],用该框架辨析谓词同义词就是从结构中研究系统。
1.语义角色的数目相对封闭
语义角色的确定基于人类的认知,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事理关系,虽然语义角色的名称和数目各家说法不一,很难统一起来,但是就理论上来说,其数目是封闭的,这就将研究和思考框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虽然它最后仍须将同义词的差别交由名词短语的语义属性这个开放的语义维度去解决,但是在考虑了差别项有限的语法功能与语义组合关系的差别之后,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角色数目的不统一对于句子语义结构的构建影响巨大,但是对谓词同义词辨析的影响却相对较小,我们对语义角色的确定基于词义,源于由谓词所激活的语义场景,语义角色的名称仅仅用来表达我们所观察到相同语法组合关系下的事理关系差异,只要能够把差异表达出来,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
2.思维的着力点进一步缩小
同义词的辨析单位从词缩小到义项是一大进步,这样做“把比较的基础缩小到了较小的范围”[73]。 以语义角色为辨析单位,既可以观察组合能力和组合关系的差异,又将对比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相同义项的差别将由对组合成分的语义特征的描写来显示,既有迹可循,又避免了散漫用力。
3.层次明晰具有可操作性
在前面已经表明,基于语义角色的谓词同义词辨析应该在首先理清了语法功能的差别之后,再来看相同语法组合框架下的语义组合关系的差异,当语法功能与语义组合关系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寻找谓词同义词所组合的体词性短语的语义属性的差别,最终解决问题并描写呈现观察结果。 利用这种辨析方法的描写成果不再是句法、语义一锅煮,而是分出了明显的层次,线索明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描写成果具有客观性
基于语义角色的谓词同义词辨析,先找出语法功能的差异,再找语义组合关系的差异,最后分析名词性短语的语义属性的差异,原来所用的术语“语义侧重”、“适用范围”等差异将由名词性短语的语义属性特征描写来加以显化,描写成果有客观性。 事实上,对于语法功能的观察、语义组合关系的观察,一般是不会产生研究者主观性渗透,传统同义词辨析方法上主观性的渗入主要体现在语义上,我们把这种语义的差别交由体词性短语的语义属性来显化,每个人辨析成果的综合将在语义属性方面实现加合和修正,而不是互相矛盾。
5.具有人类语言的普遍意义
每一种语言都有这样的语义角色,基于语义角色的谓词语义描写框架切合人类语言语义生成的心理经验,是有跨语言的普遍方法论意义的同义词辨析方法、辨析思路。 基于语义角色对词义结构作出的分析基于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语义角色也是机器翻译、双语或多语词典编撰的共同语义接口。 语义角色的数目是封闭的,其引入语义研究正如同区别特征之于音位,它像音位区别特征突破了自然音节,深入语音的微观世界一样,使我们深入义项的微观世界内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