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开始我也不知道如何培养冬儿,但在陪伴冬儿长大的过程中,针对孩子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停地动脑子,努力帮助孩子解决,便有了一些心得。在这其中又发现很多产生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就想和大家说:养育孩子是个慢活,定要慢慢来,家长付出了,面包就会有的。
今天翻看家长们提出各种让我解答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其中不少是关于家长累得要死,可有些方法还是对个体的孩子效果甚微。然后,我把这些问题归了一下类,惊奇地发现,这些问题都和习惯的培养有关……而习惯培养中的“掌握时间观念”应该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的确,从孩子生下来,到大学毕业,漫长的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如果能很好地把握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会让孩子在这人生认知,求学的最重要的时间段,节约出很多时间,学习和玩乐到更多有趣的,对将来人生有很大帮助的东西,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冬儿幼儿园时,我从来没让孩子上过除了幼儿园外的任何班,所以对孩子后来上小学负面影响还是很大。这个我在书中有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话害死人》,当发现冬儿比其他孩子在学习各科上都慢了半拍后,我开始每天利用一切可能的“正时”和“边边角角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和玩乐。六年的小学过去了,时至今日,我深深体会到“培养时间观念”和“合理分配时间”对冬儿的学习帮助太大了。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如何“掌握时间观念”和“合理分配时间”。
一、不能让孩子天天上学回家后,做完作业还要补习其他课本知识
天天上学回家后做完作业,还要补习其他课本知识有很大的弊端:孩子虽然只有六岁多,但个个是精灵,上学前班和上学后不久就会发现,放学后的时间不是自己的,作业永远做不完。家长加作业,补习班的作业,兴趣班的作业。反而学校老师要求的作业做慢了,家长就会没办法加作业,因为睡眠时间到了。
孩子发现了这个不公平和认知,可孩子太小,又不会表达,问题就出来了:A.开始学会作业磨洋工:“我要玩,我想玩,学校作业完了再不要给我加作业……”B.有事没事找家长的麻烦,在家搞破坏:“我不想上学,我不要学习……”C.家长说不得,一说就对家长发火,耍赖皮,等等,什么事都会出现。其实这都是孩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而对家长无声的抗议。有的家长还认为是到了孩子的叛逆期。这哪是孩子的叛逆期啊?这是孩子自然生长过程一个正常的自我认知提高的时期,孩子长大了一点的表现,这是一个“是、非、对、错、真实和想象”孩子还没搞清楚的时期。孩子各方面发育不全,才会用各种方法来发泄不满,时不时让家长瞠目结舌,晕头转向。
所以:明确告诉孩子,作业完成后,就可以玩。不给孩子增加作业,但是要求作业一定要准确(如果老师让给孩子买另增加的学习资料,为了孩子在学校不为这些事烦恼,可以给孩子买,但不一定要孩子做)。孩子假若知道,爸爸妈妈知道他的学习辛苦,只让他完成学习作业,其他时间让他玩,就会心生感激。孩子虽小,但一样会懂得这个道理,大多会认真快速写完作业。什么是走进孩子心灵,就是能和孩子产生共鸣,让孩子感动。
冬儿就是这样,时间长了,知道每天只要做完作业,弹15分钟琴,每晚都可以看一会电视,所以就飞快地写作业,但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差错多一点,有时为了回家能早点看电视,把作业拿到打球的兴趣班,利用空隙做一点。慢慢地,孩子自然会利用一切时间抓紧写作业。习惯就出来了。
二、学会利用大段的“正时”玩
在“玩”上家长尽量要参与和给出参考,这很重要。不能让大把的时间从孩子手缝中溜走,因为玩也是学习的一种。“玩”要利用大段的“正时”。记得一个星期天,女友有急事,把孩子托付我一天。我说做完作业带你们去玩。孩子们抓紧时间做完作业,我带她们上后山去玩。天文、地理、历史、植物看到什么讲什么。冬儿光脚在鹅卵石路上跑,不当心脚上大拇指碰破了,出了很多血,冬儿大哭起来。当时正好走到一个拱形门前,我一边给冬儿止血,一边问孩子们,拱形门的上半圆是如何建出来的?砖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冬儿一下忘记痛,一瘸一拐地和小姐姐一起来到门前,抬头看来看去……我借机讲了一些简单的力学和微积分的知识给孩子们听……冬儿最后说,我将来要当建筑学家,做更多好门。脚痛早忘记了。所以,“玩中学”就要利用大段的“正时”。真的是作业最快完成,玩得开心,长了知识,锻炼了意志。小姐姐回家说:这天是她最快乐的日子。女友很感慨。
三、尽量不要把兴趣班的作业带回来
如果经常需要回家后还做兴趣班的作业,因为挤占了孩子玩耍的时间。到最后,孩子根本不会对所学感兴趣,反而会对所学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所以假如兴趣班的老师真的布置了作业,如果不是学专业,家长最多不要让孩子练时超过十五分钟。冬儿上的兴趣班五花八门。除了钢琴每天中午弹15分钟,其他的兴趣班没有任何作业留回家。我在冬儿很小时就告诉她:“上兴趣班是为了健康,和开发智力,不是为了考级什么的,只要每天坚持就行了。”除此以外,不会让她读学校在教任何主课的兴趣班。所以冬儿主课都是在校学,从没增加过学习的量。
记得冬儿四年级时,张老师想让冬儿参加学校组织的三课联赛培训班,我没同意,因为天天下午放学要补习两节课。其实张老师真是好意,上三课联赛培训班的,都是全校的尖子生。当时也没多想,主要是不想打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再者和冬儿说过,不会让她上补习班,家长不能说话不算数。后来过了一年,我在武汉住院,冬儿打来电话,说张老师让她参加学一下,因为三课联赛马上开考,我让冬儿自己定,好像参加了语文和数学几天。最后全区联赛,冬儿得了三科联赛二等奖。张老师和吴老师都说没有想到冬儿还能得奖。因为英语很多孩子在学校强化训练了很长时间,冬儿没有参加过。
所以不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占用孩子有限的时间,才会让孩子在兴趣的同时,“玩”到一门自己喜欢的技能。如冬儿后来对乒乓球、网球、画画、特别是围棋和声乐的喜爱。而且她还真就会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尽量多学点。所以合理地帮助孩子分配时间,孩子才会“掌握时间观念”。
四、利用一切边边角角的时间
有效利用边角时间,不仅能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更能让孩子有时间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时段,不要小看边边角角,这是冬儿一路走来,受益最多的时间段落。
有的家长会讲,我没有时间陪着孩子玩,其实大家都上班,回家还有很多事,但只要有心,时时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中学”。
记得一个晚上,冬儿做完作业,把她的玩具放在脚盆里,一边洗澡一边在水里玩,我坐在卫生间门口洗鞋,娘儿俩聊海浪冲击力、浮力。冬儿丰富的想象力让我到现在不能忘记:“妈妈,我长大了要造四幢漂浮在海里的大房子,能抗海风、抗海啸、抗海鲸等。你和爸爸一幢,外婆外公一幢,奶奶爷爷一幢,我和我的孩子一幢。我生四胞胎,你们一家给我看一个。可以利用太阳能来蒸馏淡水,海洋生物来解决生活,在大海上生存,就不会有陆地的污染……你们都能长寿,少生病……”“哈哈哈哈。冬儿你这都是从哪知道这么多的?”“你给我讲的故事,还有电视上看到的啊!”听了真是很感慨。家长做事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同时让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看看电视,只要把握得好,孩子一样能学到许多知识,积少成多,大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这都是有效的利用孩子的时间,也就是帮孩子节约学习知识的时间。
我在《播下希望的种子》说过:陪伴冬儿一天大概的时间、过程、还有其中的内容。要是细心一点的家长,认认真真看看就会发现:这么多年,我几乎没和冬儿同时吃过饭,都是她吃饭,我讲故事,读书。她吃完了,我才开始吃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浪费冬儿的宝贵时间。
所以有效地利用一切“边边角角”的时间,的确是非常重要。从《播下希望的种子》中大家可以看出,除了正常的课时,冬儿学到最多的知识就是这个时间段落。而现在看来,最有用的知识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学到的,如语文、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积累,同时让冬儿学会了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也就是“掌握时间观念”,这才是最重要的。
“掌握时间观念”和“合理分配时间”的种子,就这样在冬儿的心里生了根。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