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埠后的上海移民
上海在历史上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从1842年正式开埠至20世纪中叶,百年之间,上海发展速度令人瞠目,不仅远超周围那些历史悠久、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大中城市,而且很快从一座小县城发展成为中国以至亚洲最大城市,其发展的基本动力便是移民1。
18 43年,上海开埠之初,包括县城内、城郊及各个村镇在内人口不足25万。其后,移民致使上海城市人口数量迅速膨胀。1883年上海人口超过50万, 1930年超过300万,1942年上海市的人口已高达392万,1946年达到546万。至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人口又增加到554万,其中非本地籍人口有471万,占总人口的85%。(表1-1)
表1-1 1852-1949年上海人口增长表
续表1-1
资料来源: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28
旧上海移民可分为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在一个多世纪中,上海共有三次国内移民高潮。第一次是1855-1865年太平天国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大批难民涌入上海,上海人口净增11万。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期间,上海两租界人口增加78万。第三次是国共内战期间,上海人口增加208万。在近代中国,由于连绵不断的战争,不时发生的自然灾害,经常使城市中挤满来自各地的灾民、难民。上海更是近代中国灾、难民最为集中的城市2。有学者估计,解放之初滞留在上海的难民已达200万人以上3。另一方面,迁入上海的移民主体来自中国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江苏和浙江两省,约占移民总数的70%以上,其中又以苏南、浙北为大多数,移民总体素质高。由于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上海吸引了先是广东、后为江浙的大量商人。
作为近代新崛起的通商口岸城市,上海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国际移民,包括传教士、商人、知识分子、淘金者以及避难者。据统计,开埠之初,在英国领事馆登记的外侨人数仅为25人。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上海租界外国人的增长速度大为加快。公共租界的外国人从1855年的378人迅速增加到1865年的5129人,他们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德国、丹麦、西班牙、法国等21个国家。法租界的外侨人口也由1849年的10人增加到1865年的460人,分别来自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土耳其等10多个国家。因此在短短的10多年里,公共租界的外国人增长了10多倍。而法租界的外国人则增加了40多倍4。
19 世纪末,上海又迎来了外国人进入的第二次高潮。除了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英、法、美、德等国的外国人而外,这一时期来自南美洲、非洲乃至亚洲的一些殖民地国家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日本人的大量涌入尤为显著。据海关十年报告,公共租界的全部外侨人口由1891年的3673人增加到1900年的6744人,再增加到1910年的13536人,20年间增加了差不多4倍。而法租界的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在1900年比1890年的444人增加178人的基础上,1910年时法国的外侨人口已经上千5。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在从1921年到1930年的约十年间,包括居住在两租界和华界在内的上海外侨人数就由31893人增加到59285人,平均每年以2000人左右的数量增加6。1942上海常住外国人口最多时曾达到15万余人,约占上海人口的4%。至1949年上海解放,国际移民乃有2.8万人。上海的国际移民,在数量上与国内移民相比,相差甚远,但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移民城市的终结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实行自由的迁移政策,并不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1951-1954年,上海市迁入238万人,迁出147.1万人,净迁入90.9万人,年均迁移增长率高达40.5%。有鉴于旧上海充斥了大量无业人口,为迅速将上海由半殖民地城市改造为社会主义城市,变消费人口为生产人口,上海便着手进行人口的疏散7。最先被疏散者为职业小偷、乞丐、贩卖毒品者、散兵游勇、流浪儿童、拾荒者等游民,后又对生活面临困难的棚户居民,包括小贩、踏车工、临时工、擦皮鞋者进行疏散。与此同时,还积极动员刚来城市不久,在原籍农村尚有生产、生活条件的城市人口回乡生产。
从1955年起,上海政府开始严格限制迁入,积极鼓励迁出,当年市区居民户和集体户暂住人口仅8万人,为解放以来的最低点8。此后有组织、大规模、持续不断的人口集体外迁成为上海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在1950-1979年约30年间,上海支援外地建设共迁出人口93.62万人。其中1950-1957年迁出43.52万人,1958-1965年迁出23.68万人,1966-1979年迁出26.24万人。另外,从1955年开始到1963年,上海市共约20万知识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而奔赴江西、福建、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地参加各项社会主义建设。1969-1971年的3年间,上海全市又有80余万名初、高中毕业生奔赴祖国边疆、农村9。据统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先后动员了108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0。由于迁出(1949-1982年的33年间,全市累计净迁出74.54万人)远大于迁入,以致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特点和优势消失殆尽11。(表1-2)
表1-2 上海人口迁移(1951-1980)
资料来源:李功豪《上海崛起:从渔村到国际大都市》,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327-329
在国际迁移方面,随着新政权的建立,大批外国人回国,而来沪的外国人数很少,到20世纪70年代末,常住外国人剩下700余人,不到解放时的3%12。
三、移民政策的变迁
近代上海一直处于一个自由移民的状态,租界当局和上海县政府都未曾明文规定禁止移民入沪。相反,根据有些学者研究,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于华人入住租界一事,租界当局和上海县政府在制度层面上事实上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当然在默许的同时他们也适当地制定一些政策来管理移民,尤其是对于赴沪有产移民的管理还是有章可循的。1927年以后,上海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上海特别市公安局户口调查计划大纲》《上海特别市警察局户口异动登记暂行条例》等,对常住居民进行登记。抗战胜利以后,上海市更制定了寄籍的特殊户籍登记形式,对非常住人口进行制度上的确认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实行自由的人口迁移政策,允许居民在城乡间或城镇间自主迁移。1951年和1953年国家先后公布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和经常户口登记制度,对于公民迁出、迁入只要求办理手续,未提出任何限制14。当时户籍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证明公民身份,便利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统计人口数字为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建设提供人口资料;发现反革命和各种犯罪分子活动,密切配合斗争”15。只是从1954年底开始,上海才开始对居民户口进行严格管理。1955年制定了限制外地人口流入的六项具体措施。之后,凡拥有上海户口者为上海人,而无上海市户口者则为外来人口的区分也随之清晰地呈现出来。将无上海户口而进入上海外来者定义为外来人口的概念于1956年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中16。
19 58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限制人口的流动。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959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响应国家政策的调整,上海从1958年在户籍上严格限制外来人口的迁入,并通过各种行政动员方式组织上海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迁往内地。1959-1961年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的影响,政府鼓励工人、干部回乡务农,对大批涌入上海的外省灾民政府采取了强行限制的政策。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动员干部下放劳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口迁移主要为居民亲属之间的往来,尤以返城探亲治病的支边青年、干部及其在城市寄养寄读的孩子为较多17。197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除去了公民有迁移自由的权利的条文。1977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提出,严格控制市、镇人口,是党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并明确规定,从农村迁往北京、天津、上海三市要严格控制,上海人口迁移的阀门就此被关住。实际上,自1959年以后,只有招工、招干、参军、读书等有限的制度化渠道可以进入上海并获得上海户籍。
在人口出入境方面,1958年前对归侨、侨眷采取出境从宽的方针。而1958年后,因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使便利公民出境的政策受到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公民出境活动一度处于停滞状态18。在上海的外国侨民也因严格限制,只出不进而渐趋绝迹。
四、移民与近代上海的发展
上海是公认的移民城市,是移民为上海的崛起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可以说,没有大量的国际、国内移民,也就没有近代意义上的上海。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写道19:上海,这个在19世纪中叶开埠以前极为普通的滨海县城,在历经开埠以后80年的沧桑巨变,到1930年代俨然是一个被称之为“东方巴黎”的现代大都市。尽管这个历程中充满着屈辱、哀伤和血腥,但也凝结着无数的创造、成功和辉煌——这个历史巨变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社会成果,是新上海人逐步取代了城墙内的老上海人,走到了社会的中心,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体。这个理直气壮的对外宣称是“上海人”的人群大而庞杂:有殖民者、外国难民、冒险家,有国内的逃难者、求生者、淘金者,当然,还有负笈千里的莘莘学子。也在这传统和现代的新陈代谢中,上海老城厢内的本地人蜕变成新上海人群中的一部分,不再凸显自己的特征。以至于在今天,铺天盖地的现代媒体所传达的怀旧情绪,是针对1930年代摩登的上海人而发,而不再去追寻更具本土意义的原生态的上海人。
1 . 近代上海迅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远东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是同上海涌现的移民潮分不开的
18 43年开埠以后,外国人纷纷涌入,他们利用租界的特权,开办洋行、银行,发展进出口贸易。1895年甲午战争后,各国又取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特权。在国际移民创办的产业刺激和示范下,一部分因战乱、匪患等原因迁寓沪上的地主、绅商、官吏等富豪人家,投资于以纺织、食品等为主体的城市工商业,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白领人员与技术人才、下层移民,则为上海产业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据1933年的调查,当时上海的工业产值要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1%,工业资本总额占全国的40%,产业工人占全国的43%。上海轻纺工业要为全国提供50%以上的商品,上海的工业品出口,要占全国工业品出口的3/4以上。另外,以新式的外国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主体,辅之以旧式钱庄和票号,以及由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组成的上海金融市场,使上海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中心,还是远东的金融中心。
2 . 大量高密度、异质性的移民,促进上海现代社会的发展
移民割裂与传统社会文化的联系,进入到上海的市场经济、商业伦理和法治规范的近代社会形态中,独立自主、个体本位与民主意识也就渐次成为这些移民转变为近现代市民的思想观念的基本标志和尺度20。“在这个大多为临时性居民的社会里,监管机制运作得很差,不论是对那些试图摆脱传统组织束缚的中国人,还是对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当局和领事裁判权的西方人都一样。由于缺乏强势统一的地方政府,权威主要是通过代表各个地方利益或专业利益的团体来实现:商会、俱乐部、侨民协会、同乡会馆、秘密社会组织或犯罪团伙,各个团体大都各自为政。”21多元异质人口大量集聚上海,还孕育了上海海纳百川、充满开拓精神的海派文化。
3 . 近代上海是中西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也是中国最具近代化的城市
从1845年到1943年,上海租界历经百年。租界和租界制度,是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肆意扩大在华特权的产物,是列强在通商口岸辟设外商居留地基础上,通过不断侵夺中国政府的主权,建立于中国政权体系之外的行政区划和管理机构,制订并实施有关租地、税收、司法、警务、城市管理等一系列规章过程中形成的22。在租界辟设之后,西人将其母国的市政建设经验带到上海,开始着手界内的市政建设。此后,一系列迥异于传统城市的市政设施诸如道路、煤气灯、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园、公厕等次第创建和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市政管理体制。在租界近代市政设施和市政管理的强烈刺激下,华界亦开始仿租界之式创办自己的近代市政23。因此,直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市政建设和规划管理是与国际接轨的,可与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媲美24。
注释
1 葛剑雄《梦想与现实》,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64
2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7
3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8
4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
5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6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
7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1
8 桂世勋、黄黎若莲《上海与香港社会政策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90
9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3
10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8
11 葛剑雄《上海还需要移民吗》,《探索与争鸣》,1997(4),31
12 骆克任、马振东《上海国际迁移变动分析》,《人口研究》,2000(5),55
13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
14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4
15 陆益龙《户籍制—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24
16 邱国胜《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的历史演进(184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序
17 桂世勋、黄黎若莲《上海与香港社会政策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91
18 骆克任、马振东《上海国际迁移变动分析》,《人口研究》,2000(5),52
19 张济顺《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13
20 徐甡民《上海市民社会史论》,文汇出版社,2007,35
21 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96
22 戴春《社会融入:上海国际化社区建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0
23 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80
24 戴春《社会融入:上海国际化社区建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