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受孕时机选择是优生的必要条件之一。选择最佳受孕时机首先必须确定准确的受孕日期。
受孕日期应当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期。这个时期,精力充沛旺盛,精神愉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种子”质量高。此时受孕,容易生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女性的生殖周期包括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对于月经规则的女性而言,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的起始是同步的,即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
临床上通常将月经来潮的当天称作生殖周期的第一天。在该生殖周期内发生的各种生殖事件都根据第一天来计时。由于大多数妇女的经期为28天左右,下面就以28天的生殖周期为例来说明各个生殖事件发生的时间。一般来说,精子在女性体内最多只能存活4天,而它们在前48小时里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然后就开始老化。也就是说,准妈妈排卵日的前两天及排卵当天都是“播种”的吉日良辰,这样才能保证精子能够在最有活力的时候遇到自己的“爱人”——卵子,从而揭开一个新生命的序幕。
1通过过推算得出最佳受孕日期
月经周期中的增殖期和卵巢周期中的卵泡期均为14天。到了卵泡期的后期,卵巢内成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不断增加,在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下,脑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显著增加,大量释放并呈峰状分泌。尤其是黄体生成素峰状分泌可以诱导卵子的最后成熟,并导致卵泡壁的松解和最终破裂,然后卵子排出。排卵一般发生在出现黄体生成素峰状分泌后的36小时或黄体生成素分泌达峰顶后的10~12小时。在生殖周期中排卵出现在第14天。
从排卵到下次月经来潮的时间为14天,这段时间即为卵巢周期的黄体期和月经周期的增殖期。值得重视的是,月经来潮出现在排卵后第14天,这一时间间隔相对恒定,不受女性生殖周期的长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就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预计在每个生殖周期中的哪段时间能够受孕,即何时为最佳受孕期。
目前知道精子能够在女性的生殖道内存活72小时,而卵子只能在排卵后的12~24小时内受精。因此,在预期排卵前的3天内和排卵发生后的1天内发生的性交都可能引起怀孕,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精子在女方输卵管内与排出的卵子相遇的几率很大,从而使卵子受精。也就是说,对于生殖周期为28天的妇女来说,第11天至第15天为最易受孕期。
显然,在最易受孕期内,性生活发生的时间离排卵期越近,精子进入输卵管内与卵子相遇的机会越大,女方怀孕的几率也越高。
实际上,女性月经周期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而且,每一位妇女的周期时间也很少恒定不变。一般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3~35天时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过分担心。只有当月经周期的时间较上述时间更短或更长时,才需要考虑女方是否因此出现不孕的问题。
推算最佳受孕日期
2通过身体体征判断最佳受孕日期
人的生命是从一对生殖细胞(即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开始的。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已能逐步掌握自己的生育命运,并能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育计划。女性排卵通常每月只有一次,排出的卵子存活时间只有12~24小时。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卵子在哪天排出呢?
1测定基础体温。基础体温是指清晨起床前的体温,即早晨醒后未起床前测定的体温。从月经第一天起,每天早晨用体温表测量5分钟,记录体温,并制成曲线图。一般体温在排卵前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经过几个周期测量,找出规律,以预测下一个周期的排卵日。
2根据排卵腹痛推测。在月经周期中,因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含量的波动,妇女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一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腹部一侧触痛、刺痛或剧痛;下腹刺痛或剧痛,也称为“月经间痛”,经常发生在接近排卵时;少量出血或宫颈黏液呈粉红色、咖啡色;排卵后出现一些症状,如头痛、背痛、全身疼痛、烦躁、乳房不适、下腹肿胀以及皮肤不适等。女子在排卵期,往往阴道分泌物突增,性感增强,这也是排卵的征兆。绝大多数排卵痛发生在排卵前24小时,与妇女黄体生成素的峰值在同一天。
3观察宫颈黏液。因受激素的影响,宫颈黏液也有周期性变化。虽然不同的月经周期易受孕型黏液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如果保持记录,就会发现和了解易受孕型黏液的基本特征和出现规律。
排卵之后,宫颈会分泌出很稠的黏液,并形成黏液栓,仅有少许,甚至没有黏液从阴道排出。阴道入口处也呈干燥状态或仅有少许的黏稠感。在排卵后的这个阶段,阴道内环境呈酸性,不利于精子存活。阴道口连续干燥3天后,就能确信排卵已经发生,卵子已经死亡。
4体验情绪法。排卵期有少数妇女性格变得温柔,特别注意仪表、容貌和多情、性欲增强等。
以上几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只要留心,就能掌握好排卵时机,也就是最佳受孕时期。在排卵期做爱就会怀上孩子。
坚持测量基础体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