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研究及实践
人们一般认为,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是指在保持历史建筑历史特征不动的同时,改变建筑用途以使其符合新的功能的过程。再利用的本质是再次开发利用既存建筑内含的建筑遗产资源,不管这种遗产资源是实体的物理资源,还是抽象的社会资源。一般来说,历史建筑再利用具有如下特点:(1)建立在对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充分尊重基础之上。(2)在新的利用过程中,历史建筑的特征是保持不动的。(3)建筑物的用途被改变,异于建筑物最初设定的功能。(4)改变的用途符合新的功能需求,并且有利于历史建筑生命力的延续1。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实践并不少见,但真正以再利用引导整合历史性建筑的保护是1960年代之后的事。回顾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贯穿了艺术创新与社会生命复兴两个主题。也就是说,历史性建筑再利用实践,更多地被整合进当代建筑艺术而非文物修复领地,并从艺术手法探索扩展到复兴建筑遗产社会生命,促进旧区复兴与更新,参与活跃社会生活等更广阔的社会发展领域2。(表5-1)
表5-1 历史性建筑再利用20世纪重要实践年表
续表5-1
续表5-1
续表5-1
资料来源:陆地《历史性建筑再利用在20世纪的发展足迹》,《时代建筑》,2001(4),80
上海的历史建筑大多是近代的产物,大量的住宅和商业大楼能和现代生活相适应,对于这些建筑物如能进行适当的开发,不但可以保存它们,也可以从中获得大量资金3。事实上上海历史建筑的诸多再利用项目,如上海的新天地、思南路改造项目,上海田子坊以及M50等都是因其“经济价值”而获得青睐的。问题是那些遍布城市各处,在城市夹缝空间顽强地存活下来,无直接或巨大经济价值的历史建筑再利用又该如何进行呢?
西班牙的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内享有盛誉,仅世界文化遗产就有37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中位列第二。建筑遗产保护的公共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其历史延续价值已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共识,另一方面又突出地表现为在保护的前提下,建筑遗产的公共性正在成为遗产利用理念的重要价值取向。正是这种共识催化了规划和设计领域以公共空间为纽带将历史建筑与当代城市生活连接起来的方法4。在西班牙城市中,类似例子比比皆是。
近年来,历经单一的商业化开发之后,在上海文化遗产保护中,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新观念与新策略,探索基于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实践也开始出现。
二、上海的若干案例
1 . 张爱玲故居
张爱玲故居,一座位于苏州河南侧的红砖老洋房,建于辛亥革命前,乃李鸿章之女,张爱玲的祖母李菊耦的陪嫁之一,这笔丰厚的嫁妆荫及张爱玲的童年和少年。李菊耦去世之后,先被出租,后则空置。自1956年起,更是几经易主。在漫长的50多年中,位于康定东路87弄3号的这栋清末建筑历经多次改建,但却一直秉承着基本的改建原则:改造不得采用槽钢、梁柱等,必须采用现浇钢筋混泥土工艺进行加固,不得开窗与开门。不过各时期的职能却有不同。(表5-2)
张爱玲故居在改建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之前,承租权已经归属一家企业公司。2008年上海医药职工大学将承租权转让给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由此从原初的一个商业项目转变为一项惠及民生的计划。2008年5月,石门二路街道划拨4500万元用于张爱玲故居的修缮工作,设计方案由上海静安置业设计有限公司提供。本着“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保护原则,修缮过程尽量保持着其原有风貌。现在这栋建筑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被改建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的张爱玲故居,整片建筑群被分为四栋。其中A楼所在地是曾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园子,由于是粗糙简陋的加建建筑,因此进行了原地重建,装饰格调为现代建筑装饰风格。上海医药职工大学曾经将一楼部分租给联华超市使用,期间曾经对这一部分的空间做了相应的更改,变成超市的门面部分。在这次改造过程中,进行了彻底修缮。目前一层为大厅及阅览室,二层为大会议室,三层为中型会议室。B楼为社区文化中心活动的主体建筑,属于老式砖木结构。目前主要用途包括:阅览室、展览用房、合唱室、教室、小会议室等主要社区活动用房和地下车库、藏书室和仓库。在修缮过程中并未更改建筑主体,仅在墙面以及内部装饰方面做了一些调整。C、D楼主要进行建筑外立面的改造。C楼为老式砖混结构,曾经是张爱玲家族时代佣人所住的地方,面积大约在50平方米。目前主要用途:一层东方信息苑用房,二层健身房,三层舞蹈房等。D楼是C楼旁边搭建的一个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的依附建筑,主要作为社教办和社区文化中心的办公场所。由于室内年久失修,因此进行了一番改造,并尽力恢复其原貌。总体而言,在这次改造工作中,修缮的部分主要包括外墙、连接两栋房子的楼梯、建筑内部装饰的变化。
表5-2 张爱玲故居改建内容与用途
张爱玲故居改建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
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由非营利机构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华爱)托管运营,统筹各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华爱,一是因为华爱交流平台广阔,注重资源共享,尤其是海外资源丰富,对于提升中心的国际化水平,扩大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二是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社会服务机构,华爱服务理念很明确,服务经验非常丰富。房间内的楼梯:在施工过程中这部分整体拆掉重新油漆,待到修缮完成之后,将这些楼梯重新安装。
墙面部分:重新粉刷,仍然是以砖红色为主要色调,以保证故居的“旧”。
连接两栋楼的楼梯:这个部分是拆掉重新做的,在结构方面也有差异。
外部窗户:基本上都没有大的改动,但是从室内这些窗户是不能打开的。
目前,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的日常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汉未央5、东方信息苑、体育健身、武定书场、图书馆、社区学校、文体表演等。此外,社区中心每年都有一些特色服务项目。根据2012年资料,特色品牌项目主要包括:文化之旅——长者与志愿者交流共进;Sunny营暑托班——社区儿童的乐园;夕阳红姐妹驿站;文体小广场等。(表5-3)
表5-3 石门二路社区下属社团
(1)武定书场:武定书场是评弹专场演出,在1985年左右创办,最早在石门二路上,2001年由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动迁,书场便搬去了西海电影院的一间多功能厅。由于早上有人跳舞,所以说书的时间大多在下午。最初武定书场的听众席都是工作人员用木桌子、木凳子拼出来的,条件非常简陋。2009年武定书场随社区中心搬到了康定东路85号二楼的300人会议室,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2)图书馆和东方信息苑:石门二路社区中心的图书馆藏书室230m2,藏书19 000多册,报刊杂志120种。虽然空间非常小,但是社区中心配备了非常人性化的阅读方式,走道两边有座椅,放置了空调,且常年提供张爱玲的相关著作借阅。图书馆借阅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可用本人的身份证外加100元办理一张一年的借阅证。居民还可以登陆社区中心网站进行图书订阅服务。东方信息苑提供日常计算机查阅服务、定期安排放映电影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课程。居民可以凭身份证办卡,收取一定费用。同时官方网站会定期对居民想看的电影做调查,及时调整电影播放的顺序和时间。
(3)文体活动:配合上海文化节以及静安区十分钟文化圈活动,社区中心定期有一些摄影艺术展,每个月的20号,活动中心都有免费的文艺演出,大部分是专业演出团队,部分节目是由社区居民自编自演。在社区中心的官方网站以及社区宣传告示上都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以2013年12月为例,共有两场专场演出:“美好生活、携手共创—石门二路专场文艺演出”“唱响中国梦——石门二路社区文化团队元旦专场文艺演出”。
(4)体育健身: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针对年轻人推出健身活动,委托石二青年健身俱乐部负责主要工作,吸引了很多青年白领。除此之外,健身中心还承担一些公益健身项目,例如青少年健身项目,阳光之家康复训练、敬老院健康宣传等。
(5)张爱玲书屋:在社区中心一楼阅览室旁边有一个张爱玲书屋,以此纪念张爱玲。房屋内摆放了一些简单的旧式家具,旁边的书架上放着《张爱玲典藏全集》《色戒》《重读张爱玲》、张爱玲遗稿《重访边城》等书籍供读者借阅。
(6)社区学校:社区学校定期开课,每次开课前都要做系统的课程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居民希望排哪些课程。目前课程主要针对老年人,包括太极拳、沪剧班、钢琴班、越剧、民族舞等等。且时间多集中在周末,一周一节课。另外寒暑假也特别针对小朋友开办寒暑托班,参加的多数是附近小学的学生。
对于社区文化中心的服务项目,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自助型为主,辅之以文化特色。例如书场的宣传单都是书场票友们手绘的,沙龙活动是票友们自己组织的,定期演出的都是自己拿手的选段。第二,价格亲民。一般一场评弹,上下半场共计两个小时,讲一回全本,要连续讲上半个月。听一场评弹的票子很便宜,只要5元,套票则每场4元。参加社区学校费用也很低。第三,没有门坎。例如健身中心与图书馆,只需要出具身份证就可以办理相关证件。第四,公益性。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各项活动,由不同的社会组织进行运营管理,公益性的特征非常明显。
2 . 丰子恺旧居纪念馆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浙江桐乡人。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去日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音乐和美术教学活动。五四运动以后,即进行漫画创作,画作造型简括,画风朴实。擅散文和诗词,隽永疏朗,别有一体。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上海分会主席等。
淮海中路与陕西南路交会处不远,有几幢西班牙式联排别墅,名为长乐邨。这是租界时期的建筑,七排洋房,129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两到三层的坡屋顶房子。1954年,丰子恺和家人搬到长乐邨39弄93号的小楼里,他为之取名为“日月楼”,在这里一直住到1975年去世。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楼被房管所造反派强占,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二楼和三楼。1975年,在丰子恺于“日月楼”去世之后,丰子恺后人以置换方式搬离此处。2008年,丰子恺家属购回了日月楼二层和三层共65平方米,经整修复原为“丰子恺旧居”,并于2010年免费对外开放,展出丰子恺生平、绘画、文学、艺术、译作和书法作品,以及其代表性漫画、书法复制品。现已成为上海颇具影响的人文景点。
丰子恺旧居纪念馆由丰家后人自发自费举办,属于非经营性的公益行为。现在丰子恺旧居由丰子恺的家属(主要是退休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周三到周日为固定开放时间,家属轮流值班,也有志愿者协助进行管理。此外,还成立了丰子恺研究会。丰子恺旧居日常维护费用的主要来源,是对丰子恺漫画作品进行开发、销售,以及丰子恺研究会的会费,但都相当有限。地方政府“可能考虑到旧居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影响力”(丰子恺家属语)而拨给一些资金作为旧居的维护费用,但目前尚未落实。
3 . 福民会馆
福民会馆原为上海古拔路古柏公寓礼堂(现富民路197弄69号),建于1930年,是中国著名建筑家庄俊的作品之一。庄俊1888年生于上海,1911年由清华学校选送美国留学,1914年毕业于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建筑师。此后他在上海创立了“庄俊建筑师事务所”,这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经营的第一个建筑事务所。1925年,庄俊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师的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自学会成立到解散,他一直连任会长。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的中期,是庄俊创作的旺盛时期,以银行建筑设计而誉满天下。
古柏小区原名古拔公寓。历史上古柏小区声名显赫,它是1931年在上海滩上十分知名的四行储蓄会购地10亩为本银行职员所造的公寓。古柏公寓礼堂原建筑为当时银行俱乐部,整幢建筑外观端庄、简洁。内部包括舞厅、健身房等。建筑物四层高(后加建第五层),一层为辅助用房,二层为一个多功能大厅,三、四层作为办公和公寓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古柏公寓礼堂由当地房管所代管,20世纪50年代被改建为附近古柏小学的礼堂。60年代以后,又被改为服装厂以及服装展销厅。以后又曾作为舞厅、托儿所。2010年,一到三层被南西街道出资买下。街道决定恢复其八十年前老会所的功能,将二层重新对市民开放,而将一层出租给旅社、三层出租给公司,租期为三年。而四、五楼则保持以前居民住宅状态。如今的福民会馆虽然和当年古柏公寓礼堂的格局不完全相同,但也已经基本修旧如旧,尽量恢复该会馆的原貌。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历史建筑资源,南西街道在对会馆进行维修保护的时候,对二楼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将二楼依次分隔为三个大小不等的小隔间,希望能将其作为大、中、小会议室。随着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凸显,街道又决定改变最初的定位,将其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三大场所(其他两个场所为张园大客堂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艺术交流平台。
福民会馆现由南熙文化发展中心负责经营管理。会馆定位为文化艺术平台,一系列活动都围绕着文化、艺术来展开,包括歌咏比赛、文艺表演,还有讲座、晨曲等。南西文化发展中心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更新,每两个月都会将下两个月的活动安排印成小册子,散发给社区居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活动。
福民会馆的建成开放,获得了社区居民和各方的鼎立支持。著名书画家陈佩秋先生、篆刻家高式熊先生和油画家张苏予先生分别向会馆赠送了书法、篆刻、油画作品。上海评弹团和南京西路街道合作建设百姓书场。百姓书场由上海评弹团定期派出名团、名家,来到小区为百姓送上评弹艺术这一文化大餐,不仅为评弹艺术的发扬提供了新的演出场所,也丰富了南西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4 . 上海当代艺术中心
18 97年,清王朝政府上海马路工程善后局在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建立南市电灯厂,1918年又成立上海华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定名为南市发电厂。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上海工业近代化的百年历程。
20 06年,南市发电厂面临存续困境。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为其发展带来转机,因为这次世博会将对园区范围内老建筑尤其是近现代工业遗产,进行大规模保护与再利用。原南市电厂主厂房拥有长128米、宽70米、高50米的庞大体量,165米高的烟筒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标志特征,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态相对完整并拥有强烈的工业文明气息,被定位为展示城市发展与未来走向的城市未来馆。世博会结束以后,又被改建成为上海第一座公立当代艺术馆。这期间经历了6年艰辛的建筑改造历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原有南市电厂进行了有限的干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让厂房的原有秩序和工业遗迹特征得以体现(高耸的烟筒、平台之上的发电机、巨型行车以及屋顶上的4个巨大的煤粉分离器),同时使这些历史遗存的特征性元素成为现实语境中的真实参与者,并对当代艺术产生真正的现实动力6。现在当代艺术博物馆除了定期举办双年展之外,还不定期举办各种城市空间展、书画展、现代装置展等,周末还会定期举办儿童艺术训练营。因此,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并不仅仅是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居民广泛参与到城市文化与艺术实践之中。
三、发展模式分析
1 . 建筑功能转换
在上海,通过将历史建筑改造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博物馆或纪念馆,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重获新生,开始走进公众的社会生活,从而开辟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新途径。
建筑遗产资源,包括“实体物理资源”与“抽象社会资源”。在上海基于公共空间再利用的实践中,建筑遗产的“实体物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抽象社会资源”似乎没有得到彻底的开发。例如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举行的许多项目活动都把重点放在发展社区公共文化上,而很少对其历史价值进行挖掘。当然这中间并非不存在争论。就张爱玲本人而言,虽然她是上海本土的海派文人代表,但是她个人生活也成为争议的焦点。因此,在张爱玲故居改造过程中,是存在反对声音的。需要记取的是,对那些平凡的、具有特定意义和价值的多种类型遗产的保护,是保存多元化的城市记忆,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其间所引发的文化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必然的。
2 . 建筑保护
在前面提到的若干案例中,都谨慎地遵守了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和修复设计的可识别原则,强调“修旧如旧”以及对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但对于未列入保护建筑名单的历史建筑遗产,对非优秀近代历史建筑,也就是普遍层次上的历史建筑,保护该如何进行,尚需进一步思考。因为这些历史建筑本身价值往往并不那么突出,在建筑发展史上并没有什么特殊地位。保护的目标是发挥历史建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够重新延续他的生命。所以再利用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往往采取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即注重历史建筑和新的设计理念的良好匹配关系,采用某些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材料等结合到历史建筑中,形成一种大胆的、新旧结合的城市景观,而并非传统的修旧如旧方式7。
3 . 经营运作
如果说基于商业化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开发,大都采取政经合作、权力与资本结盟的形式,而基于公共空间的历史建筑再利用,则由政府承担费用,非营利组织负责运营。如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日常运作由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华爱社区文化中心负责。华爱工作的开展虽然受到政府的制约,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转变为执行者,或者说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福民会馆由南熙文化发展中心负责运营,但南熙文化发展中心与街道界限不清,南熙文化发展中心的法人就是街道的分管书记。由于街道过于强势,对于文化发展中心的管束太多,南熙文化发展中心并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另外,南熙文化发展中心的组织结构过于松散简单,该组织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财务部门,而是由街道代为管理。作为社会组织,文化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普遍感到经济收入少,社会声望低。这一方面消磨了员工对于这份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员流失现象。
就丰子恺旧居而言,属于民间自发的旧建筑改造与利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丰子恺旧居现在主要是由丰子恺的家属负责经营,管理队伍几乎完全是已退休的人员,管理队伍老化的问题严重。除家属外,也有志愿者参与管理,但在管理团队中处于相当边缘的位置。
四、社会影响评价
1 . 再造城市公共空间
建筑遗产自身是不可移动的物质存在,但遗产利用及其关联环境却是可以甚至应当公共化的。通过建筑遗产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联结,遗产的影响域由小众转向大众,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彰显,城市空间的地域特色得以强固8。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过去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略了城市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公共空间的缺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的通病。基于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筑再利用,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具有地方性和日常生活特征的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种困境。如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其对外开放,没有任何身份的限制性。中心设在居民区,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晚上8点半,在开放时间与空间距离上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而且有关中心信息获取渠道也是开放的。
2 . 推动城市公共文化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有别于一般的物质财富,它根植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由此,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更易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推动城市公共文化的发展,形成积极、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在静安文化服务网站上,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的定位是“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惠及群众的服务理念,以‘倡导文化、融入文化、享受文化’为宗旨,把中心打造成‘文体休闲的乐园、终身教育的校园、艺术熏陶的花园、精神文明的家园’,使各个年龄层次的市民都能共享这片文化天空”。南西街道对于福民会馆的功能定位,是提供一个群众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传递历史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社区生活。另外,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项目,在丰富了社区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搭建了一个交流交友的平台。增进了城市中不同阶层或群体的相互理解和社会交往,累积了社会资本,促进了社会安定和谐。上海作为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养老问题成了各个社区的现实难题。文化中心作为一个公共活动的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同时也缓解了一些养老压力。
3 . 建立身份认同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是有历史、有文化的生物。文化遗产可以提供、或者参与营造一种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人文环境。而这对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现代人来讲,意义非常重要9。早在1975年,欧洲通过的《建筑遗产欧洲宪章》中,就明文指出:“建筑遗产中所包含的历史,为形成稳定、完整的生活提供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品质。”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步伐,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原有环境的记忆以及传统历史文化的认知。历史感退化,邻里之间关系淡漠。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可以让人们在这些古老的环境中体验千百年来城市变迁,发现与城市、与社区的历史关联,建立个人身份认同、归属感与安全感。
五、对遗产保护的意义及挑战
1 . 保护更多文化遗产
在英国,历史建筑保护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具有杰出的或者是卓越的价值,以及具有非同寻常的代表性的建筑物(如圣保罗大教堂),占建筑遗产清单总数的2%。第二级是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但不能列人第一类建筑清单中的(如乡村别墅和教堂),占建筑遗产清单总数的4%。第三级是遗产清单上剩余的具有特殊的价值,但不足以成为最精华部分的建筑物,占建筑遗产清单总数的94%10。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集中在优秀历史建筑方面。但是除了人们公认的古典的、杰出的历史建筑,还有大量建筑遗产被遗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由于它们不具备受保护的身份,或在争议中被拆除,或空置多年,疏于维护,处于破败和闲置状态。也有相当一部分被不合理使用。随着历史遗产保护的深入,保护范围需要从在历史或文化艺术上具有有重要地位的历史遗产拓展到一般历史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公共空间的历史建筑再利用,使那些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原本处于边缘地位、不被关注的普通历史建筑,避免了被夷为平地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历史性建筑进入到寻常大众的日常生活,增进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增强了公众参与意识,为遗产保护奠定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促使更多的个人投身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2 . 对公共政策及建筑教育的挑战
历史建筑再利用大多涉及到使用性质、建筑功能的改变。在中国由于缺少法律支持和政策引导,缺少专业技术支持,时常发生各种纠纷和冲突。
西班牙的遗产保护政策是“有约束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比如:遗产的拥有者不只是国家,也可以是机构或个人,而无论其所有者的性质如何,都必须确保遗产及其环境的安全,并须根据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向公众开放。这种权属关系的包容性和面向大众的开放性代表了一种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先进理念,使其在保护与利用的辨证统一关系、突出公益性质、注重社会效益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严格的规则和灵活的政策积极引导了西班牙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向公众、融入社会生活的多元策略,既避免了粗暴的的除旧迎新,也警示了静止、僵化、封闭的弊端。通过社会的共识,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走向延展和开放,也促进了对城市中一般历史建筑或旧建筑有效保护与合理改造的持续风尚,并由此催生出城市建筑续旧纳新,新旧交融的璀璨成果11。中国政府部门应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有关旧建筑改造利用的政策、法规、税收政策。同时高等教育应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区建筑师,对旧建筑改造和再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注释
1 张艳华《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上海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86
2 陆地《历史性建筑再利用在20世纪的发展足迹》,《时代建筑》,2001(4),80
3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科学技术处版社,2005,179
4 欧阳之曦、韩冬青《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中激活遗产:西班牙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三个设计案例解读》,《城市建筑》,2013(7),67
5 汉未央,全称“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挂牌成立于2011年,是受政府领导、管理和扶持的民办非企业机构。其前身汉未央社团作为民间自组织建立于2005年。多年来,汉未央以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持续规范的组织运作和始终保持的群众态度,致力于华夏民族服饰文化、礼乐文明、岁时节日、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弘扬,成为上海汉服汉文化领军组织,是中国青年传统文化复兴运动中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旗帜性组织。
6 章明《新博览建筑的文化策略: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建筑学报》,2012(12),69
7 张艳华《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上海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89
8 欧阳之曦、韩冬青《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中激活遗产:西班牙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三个设计案例解读》,《城市建筑》,2013(7),67
9 张松《为谁保护城市》,三联书店,2010,145
10 张艳华《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上海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
11 欧阳之曦、韩冬青《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中激活遗产:西班牙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三个设计案例解读》,城市建筑,2013(7),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