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地位
根据地缘及价值关联程度,一般将遗产地与社区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1:第一类为原生型遗产地。这类遗产地以古村落、古城、历史街区为主,遗产地内有原住民居住,并且原住民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均是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二类为共生型遗产地。这类遗产地以山岳型遗产地为主,遗产地内有大量原住民居住,且这些原住民社区不是遗产价值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遗产地内社区的发展对遗产地保护有一定影响。第三类为伴生型遗产地。这类遗产地的遗产区内没有原住民居住,与遗产地相关的社区大多分布于遗产地周边,但由于地缘上的紧密关系,社区发展对遗产地的保护间接产生影响,因而应将这些社区的发展包括在遗产地保护规划中。第四类遗产地以皇家宫殿陵寝、古人类遗址、石窟石刻、宗教庙宇为主,其遗产保护范围内无居民居住,且相关社区对遗产价值影响不大。
原生型遗产地,作为文化遗产产生地和载体,社区是遗产价值的重要支撑。因此,遗产地社区的发展与遗产保护息息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颁布的《有关世界遗产的布达佩斯宣言》指出,遗产地的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应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考虑。2007年,世界遗产理事会决定增加“社区”这个概念于之前的4c战略,“来增强社区在实施世界遗产大会决定中的作用”。更新后的5c战略即: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性;保证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推进各缔约国有效的能力建设;通过宣传增强大众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参与和支持;并加强社区在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职责。2012年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主题定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社区的角色”,明确强调了社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2013年《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对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阐述:社区在世界遗产的确认、提名和保护中有着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产地中的社区作为文化遗产多样性的产生地和载体,是世界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遗产保护的对象之一。总之,在遗产保护中,越来越强调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发挥遗产地民众的重要作用,强调维护社区作为相关利益者的权益以及提升社区对遗产地价值的认同感,从而促进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民生和谐发展。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之间的矛盾
1 . 人口结构、社会关系
(1)人口变迁。由于遗产地居民对因保护受到各种限制的社区生活环境不满意,同时出租房屋给外来经商户收益更高,因此,大量原住民、特别是成家立业的年经人纷纷选择外迁,致使留住的原居民越来越少,遗产社区呈老龄化发展趋势。而外来人口则不断涌入。如丽江古城核心区人口已基本完成置换。沿街商铺中约有90%以上为外来人口租住进行旅游经营,仅不到10%为原住民自己经营。
(2)社区凝聚力下降。传统的社区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随着遗产地对外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遗产社区血缘、地缘关系淡化,人情原则为理性原则所取代,利益成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维度。遗产地居民社区意识日渐淡薄,居民对于自身所处社区归属感弱化,以社区为单位的群体活动逐渐减少,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属于遗产价值组成部分的传统风俗节庆活动。原住民和外来人口也处在更加复杂的竞合关系中,并在文化、公共设施使用及社区福利方面不断发生冲突。
2 . 产业形态
(1)现代旅游服务产业的兴起。按照遗产保护要求,一些规模大且收益高的产业不允许在遗产区范围内发展,因此大部分遗产地通过旅游业来增加经济收益。由于缺乏行业准入标准和监管,旅游开发和经营雷同现象突出。如普遍以出售旅游纪念品、旅游特产或住宿餐饮业为主。以江苏吴江同里景区为例,店铺可初步分为传统服饰与摄影、各种首饰配件、特色小吃、饭馆和民宿等,店铺类型比较单一,且没有地方特色。许多店铺甚至没有营业执照,特别是餐饮行业,有许多“黑色”小作坊,存在食品卫生、侵占公共空间、监管部门不明等问题,冲突纠纷时有发生。
(2)传统产业没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对传统产业形成了巨大压力。农业减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一些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手工业已很少看见。大量外地经营户的涌入,也使传统商业经营氛围淡化,商业经营不规范、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
3 . 生活环境
(1)人居环境为商业经营环境所取代。由于旅游开发成为各遗产地经济发展的热点,大量修建面向旅游者的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失衡,遗产地的人居环境正被外来人员的商业经营环境所取代,变成了面向旅游者的主题公园。摩肩擦踵的游客和喧闹声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遗产地旅游开发还造成环境污染,物价上涨,季节性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生活条件落后。由于遗产地建设控制严格,可利用的空间有限。同时,由于旅游收益分配机制问题,以及无法进行大型开挖工程的施工,遗产地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明显滞后,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通常得不到满足。(表5-4)
(3)由于没有遗产保护的修缮帮助,居民无力承担房屋维护费用,部分遗产地社区居住房屋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一些古老的街区已经变成了贫民窟,人们生活在及其简陋、恶劣的物质条件下。
表5-4 各遗产地2011年旅游收入分配比例表
资料来源:《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64
4 . 文化变迁
随着大量游客和资本的进入,遗产地的开放程度大大增强,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呈现“博物馆化”“商业化”趋势2。一些遗产地的传统习俗现在以表演的形式收取门票,原住民参与表演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的狂欢、祭祖和祭祀,更多的是抱着利益的心态。一些遗产地以博物馆的形式展示民俗文化,而不再重视弥漫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保留。还有一些民间习俗、传统仪式后继无人,沦落到濒临灭绝的地步。
有学者指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城市历史街区成了一个迪士尼式的主题公园,城内传统的真实生活消失了,传统的城市空间成了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场景和戏台。这种破坏城市真实生活环境、抹杀城市真实生活和历史记忆的开发方式,是不可持续的3。当一个社区对其居民来说不再是家园时,就会造成地方民众家园感弱化,疏远对遗产的责任与义务,进而对遗产保护缺乏“广泛的同情和认可”,甚至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抛弃与自己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的历史遗产。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一项混合着遗产保护、经济复兴、以及社区发展的计划。
三、国内的若干实践与探索
1 . 杭州西湖
惠民理念指导下的遗产保护4:(1)“还湖于民,还绿于民”,将整治后的环西湖公园绿地和所有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票政策。(2)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所有项目必须经过项目公示,专家咨询和评估等过程。在听取和吸纳原住民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制定实施方案。并对没有采纳的意见做出说明。(3)加大遗产保护的展示和宣传。开展“遗产宣传进社区”活动。(4)注重茶村的发展,全方位提高茶农的生活条件。
西湖文化景观区范围内有8个龙井茶村,近2万茶农。首先,通过发展以龙井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扶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旅游经济,鼓励茶农积极开办具有茶乡特色的“农家茶楼”“青年旅社”,努力把景中村建设成为“风情小镇”;其次,建立“留用地制度”,即政府在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时按照征地面积的已定比例核定用地指标,让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用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安置失地农民,为被征地农民带来长期收益和就业岗位。第三,加大茶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整治,鼓励茶村村民出少量资金用于自己的房屋建设,优先整治的茶村村民可获得政府奖励;最后成立股份合作社,用于保障居民利益。
2 . 西递宏村
通过自上而下的保护策略有效激发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5:
(1)村委会成立旅游公司,对全村旅游实行企业化经营。门票利润中,除了上缴财税、文物保护基金等之外,公司与西递按照1:1的比例分配。除了20%留作村集体公益事业基金之外,其余的80%在村民之间进行分红。公益基金主要用于西递的硬件设施的改造,包括修复旅游路线、停车场、街道的亮化设施、安装电话、自来水、煤气灶、建立福利院和教学建筑等等;利益分配以保护为导向,分配额度同时考量人口和房屋建筑面积两方面。人口分配资金更多考虑村民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因素而对其休息权、劳动权和居住权的补偿。房屋建筑面积资金以古建筑资源保护费的形式发放,是对村民的房产权、公共景物所有权等的有偿使用,供村民用作古民居日常维护和修缮之用。该模式唤起了村民对旅游公司的主人翁意识,使旅游公司的发展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认同感,社区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制定村级规定。由居委会制定的《村规民约》中规定:西递村村民要维护古民居的“原汁原味”,维护西递街道的清洁工作,并认真做好安全防火工作。各家各户签订《安全防火责任书》,并在村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3)对遗产地内古民居实行认领制和打分制,并与村民的分红挂钩,用经济因素来制约村民对遗产价值的破坏行为,逐步建立村民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观念。
(4)冻结景区内一切新建项目和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审批,对拆建、新建、改建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在遗产地之外的村口建立旅游工艺品市场,将大部分原遗产保护区内的摊点集中到市场内规范经营,缓解旅游发展对遗产保护的压力。
3 . 云南丽江
云南丽江曾因旅游过度开发而导致遗产地发展失衡,因此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1)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古城民族文化保护。通过向游客征收古城维护费、商业贷款、国内外捐赠者的援助、地方企业投入等方式建立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体系和运作机制,积极探索旅游反哺遗产保护的路子。每年从古城维护费中支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古城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展示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间工艺、传统服饰、纳西饮食风味、节庆习俗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和创新。
(2)采取各种便民、惠民措施以留住原住民。一方面,全面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大力改善软硬件环境。实施古城保护“五四三二一工程”:完善古城“五个系统”,即供水与消防、电力与电信、排水、道路、路灯;实现古城的“四个增加”,即环卫设施、绿化用地、文化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增加;修缮三条街道,即整修四方街、新华街、七一街;实现“两个降低”,即降低古城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一个提高,即提高古城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实施“原住民住房修缮补助计划”、“原住民就业机会保障计划”等公共政策,对原住民提供住房、生活及就业方面的支持。采取各种便民、惠民措施以留住原住民。如原住民在古城内居住,每人每月可领取15元生活补贴;增加各种学习、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对修缮房屋有经济困难的家庭予以资金补助;对住房困难的居民优先安排公房及廉租房;安排古城下岗失业、生活困难人员到服务性岗位就业等。
(3)坚持实行“经营准入制度”,清理整顿与古城风貌不协调的经营项目,对丽江古城内不符合规划的商铺和民居客栈的建筑风貌及内部装修提出整改要求,规范店铺风格,控制店铺数量。对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店铺、手工艺加工店、食品店进行挂牌保护。
(4)恢复传统民俗,鼓励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恢复丽江古城特有的“用水冲洗四方街”“放河灯”等传统习俗,同时鼓励当地居民在公共空地自发形成每晚的民族打跳活动,将民族传统文化、民间手工艺与旅游业有机地联系起来。还实施“地方民族文化展示窗口”项目。由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场所,将丽江知名文化人士请到古城,展示其民族文化。实施丽江名人故居的保护与恢复工作,逐步修复后向公众开放。
(5)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教育与宣传。首先,在中小学开设纳西语课程,并安排市情教育课,印制名为《多彩的丽江》的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古城小卫士”活动,在古城开展宣传和环境卫生活动。同时开展以世界遗产为主体的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其次,在丽江电视台、丽江日报开辟专栏,进行系列宣传,增强居民保护意识;最后,邀请有关专家专门对古城居民及在古城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进行短期培训6。
四、借鉴海外经验,实施社区战略
在日本,历史保护被纳入到社区发展规划中,以唤醒社区公民意识和公共参与行动为主题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正方兴未艾。让市民走进身边的历史,加强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利用,是近年来日本各地在历史保护实践中的主要探索方向。以居民、自治体为主体,以历史保护为重点的社区环境营造是日本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点。保护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日本各地、各城镇扩展开来,也是因为无论是保护、还是再生,其规划设计的着眼点都在如何使生活更美好、环境更宜人7。
19 94年台湾文建会参照日本经验,提出了“社区总体营造”政策。而古迹、建筑、聚落及生活空间的保护,成为社区营造的切入点。社区营造将古迹保护、地方认同、改善社区环境、激活社区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特别是在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通过文化创意带动地方文化产业振兴,强化了民众的保护观念与意识,促使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发展和古迹保护中来。
遗产保护与当地社区自身利益需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8。将遗产保护融入到社区发展之中,需要借鉴海外经验,处理好以下若干关键问题。
一是原有居民的保留。作为遗产的创造者、延续者和保护者,遗产地原住居民身上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他们是最了解、最接近、对遗产含有最深情感的群体。他们具有强烈自觉性的遗产保护意识,像老屋修缮加固、日常清扫等本来就是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在遗产成为遗产之前,原住民自觉性的遗产保护活动就存在了。较之原住民,外来人口对遗产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依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自觉的遗产保护行为。甚至从短期经济利益出发,对遗产造成人为破坏。因此,一方面要控制遗产地人口结构,采取措施留住原住民。另一方面要强化外来人口遗产保护责任,提高外来者的遗产保护意识。
二是改进生产经营方式。文化遗产保护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复兴和居民生活改善。要鼓励和支持当地人开展对保护有利的经济活动,对传统的旅游方式进行更新和创新,例如对环境容量实行动态监测,严格控制旅游规模,限制游客数量,增加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旅游项目,发展体验型旅游等,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近年来,很多地方把古建筑现有历史资源的保护与更新和民宿相结合,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居民修缮房屋并向游客开放,让游客参与到日常生活中来,既促进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让居民分享到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收益,并成为对外宣传地域文化和风情的窗口。像江南水乡西塘民宿已突破400家,周庄有近300家。传统产业是遗产地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传统产业应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使其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并得到发扬和光大。要通过财政支持、以及免税或减税政策,保证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商业后继有人。同时要保护农业种植,维护地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三是改善生活条件。遗产地建设要满足遗产保护需求,也要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并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从遗产保护技术层面和遗产管理人性化角度出发9,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探讨,为居民营造出舒适宜人、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社区环境。例如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学习、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对修缮房屋有困难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对住房困难的居民优先安排公房及廉租房等。遗产旅游业的发展,会对遗产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并伤及他们所拥有的各种公民权利。因此,要发展社区福利,对遗产地居民进行经济补偿,尤其要照顾到那些难以分享遗产与旅游收益的各类群体。
四是更加重视对地方传统的延续和保持。遗产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是地方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遗产保护的对象。生活方式是否保留传统特色,居民是否依然延续当地传统节日,居民是否会说当地方言,都是传统文化存续或消失的体现。面对现代大规模旅游和外来文化冲击,要唤起遗产地居民的文化价值认同和自豪感,保护或恢复已经式微或已失去的地方文化,从而在一个同质化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注释
1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西湖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16-17
2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西湖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50
3 张庭伟、吴浩军《转型的足迹:东南亚城市发展与演变》,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9
4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西湖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77-79
5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西湖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81-82
6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西湖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84-85
7 张松《为谁保护城市》,三联书店,2010,175
8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西湖世界遗产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6
9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