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语言学中的“人文主义”复苏,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法等学派兴起,这些新兴起的学派都强调语言并非严格的形式,也绝不是单纯的逻辑命题表达,而是包含言说主体对自我表达的分析,是言说主体视角和观点的表征。 也就是说,语言不是仅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还要表达言语主体的观点、情感和认知态度。 由此,语义成为研究者们注意的焦点,而人们对意义的认识和运用必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这也是语言的主观性成为近年来语言学界关注热点的原因。
一、 研究现状
(一) 国外与词汇语义演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语言学发生了认知转向,在这一范式下,语义演变研究迈入了新的篇章。 具体如下:
1.隐喻的概念重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意象图式、注意力框架、心理空间等理论基础上,隐喻被重构为经验的“以身喻心”,一种用具体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 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Sweetser(1990)的《从词源学到语用学》中,该书认为隐喻是语义演变的主要机制。
2.转喻本质的重新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喻的认知本质得到认可。 隐喻本质上是一个类推模式,是范例选择,是域间投射;而转喻涉及邻近关系、组合关系和指称,是域内转换。 因此,随着语用预设、会话含意、推理等语用概念及话语分析方法的发展,转喻被认为是引发语义演变的主要的语言内部力量。
3.语法化中的语义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新兴起的语法化研究把重心从历时转向共时,目的是解释语言共时平面上的现象。90年代以来,与语法化相关的语义演变研究获得空前发展,学者们借鉴认知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方法和成果探讨语义演变,并总结出一些语义演变模型和理论框架,如Heine et al.(1991),Geeraerts(1997)等。Bybee et al.(1994)将语言类型、语言的历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发现语言的时、体、情态三类语法标记的演化规律具有普遍性,并认为推理是语义演变最重要的机制。
4.话语标记研究
同样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话语标记研究将词汇语义演变与社会互动理论结合,从语义 语用互动角度考察话语标记在话语或篇章组织中的衔接和连贯功能(如Schiffrin 1987,Fraser 1999);或从认知推理角度考察其在话语理解中的引导或制约作用(如Blakemore 2002)。90年代以后,不少学者(Brinton1996, Traugott1995,Traugott&Dasher2002)开始从语义主观化及语法化角度研究话语标记的形成过程。
5.主观化研究
西方语言学界对语言主观化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两大研究取向,一种以Langacker、Verhagen等为代表的认知派, Langacker从“主观视点”角度探讨事件结构和论元结构的形成过程,Verhagen将研究对象扩大至话语和语篇,并进一步提出了交互主观性(化)的概念。 总的来说,认知派的研究更关注语言本身的主观性问题,但他们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可供我们借鉴。 另一种以Traugott为代表的语用交际派从“语义 语用”互动角度探析言者的主观信念和态度在话语中显化的过程,或者说语言中用来表达主观性的成分由客观意义被逐步编码成主观意义的过程。 此派利用新格莱斯语用学(Horn 1984,Levinson2000)和话语分析(Schiffrin1987)理论探讨情态、指称、话语标记、以言行事等领域的主观化,主要关注情态动词、代词、副词、连词及话语标记的语义演变,认为主观化是语义演变的主要类型,转喻 召请推理是主要演变机制。尽管研究的视角和范式不尽相同,但从内容和研究方向来看,两大取向互为补充,共同把语言的主观性(化)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对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涵盖了语言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如韵律、词缀、代词、副词、情态动词、话语标记、特殊句式等。
(二)汉语学界与副词主观性/化相关的研究
语言主观性(化)研究在国内成为热点,缘起于沈家煊先生2001年的论文《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目前,国内关于语言主观性(化)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语言主观性的表现方式;历时演变中的主观化问题。
国内对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可分为两个范式,一是从汉语中的具体语言现象出发,分析其主观性用法,阐释其成因,归纳其所属领域;二是从主观性研究领域出发,探寻汉语中表现主观性的手段和方式。 前者从具体汉语现象出发寻求理论阐释;后者从理论构架出发探寻现象支撑。 前者所探讨的具体语言现象涉及时体范畴、副词、指示语、插入语、某些结构和句式及复句的主观性等方面;后者侧重以语言主观性的某一个方面为纲目,从整体上研究汉语中的主观性现象的。 在从整体上探寻汉语某一方面主观性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汉语中“主观量范畴”研究,研究或者从言者的“视角”出发,或者与言者的“情感”结合,来研究汉语中“主观量”的表达方式,从“量范畴”出发系统研究语言的主观性(化)在国外研究中尚不多见,因而,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学界对于历时演变中的主观化问题的探讨,主要贯穿于具体语言事实的语法化和词汇化研究之中,涉及副词、认知 情态义动词、代词、各种语用标记以及构式的主观化等方面。 近年来,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同样,对副词的主观性(化)研究除了少数几篇是从宏观或中观层面(主要其中与语气/情态类副词)进行讨论外,其他研究主要贯穿于具体语言事实的语法化和词汇化研究之中,而对副词主观性与主观化的个案研究多集中在一些常用的多义多功能副词上。
总的来说,国内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尽管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尽相同,学者们都十分注重对语言事实的发掘、描写和分析。 但目前的研究重心还是对某一方面个案的考察研究,还未能形成系统,如对汉语中能表示语言主观性的某一类型或范畴进行整体研究;还需要进行理论提升或概括,在语言具有主观性特点这样大的共性框架内,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主观性与主观化有哪些个性特点。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索。
二、研究意义
鉴于上述研究现状,全面开展汉语副词的语义主观化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通过对现代汉语副词的语义与语用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面与多角度的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明晰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与特点,另一方面对目前流行的相关理论作出一定检验。 ②通过对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演变过程的考察,可以进一步探寻目前研究较热的主观化与语法化的关系问题,副词与标记的关系问题。 ③通过对副词的情态与评价、语篇衔接、主观量化功能的演化路径和轨迹的考察,总结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演变规律。 ④通过对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演变规律的探析,为进一步探寻汉语副词语义演变的共性与个性打下基础。 ⑤通过对现代汉语副词主观性表现方式、主观化动因与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明晰汉语与世界其他语言相比,在主观性与主观化方面的共通性及自身特点。
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作为动态性与主观性特征明显的词类,现代汉语副词不仅存在大量的多义多功能现象,而且还存在大批意义和功能相近的副词,是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主观化理论能比较系统完整地揭示多义副词的性质特征、语义关联和使用场合;比较准确精细地刻画近义副词的语境区别、使用限制及形成动因,因而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副词“一词多义”和“多词近义”现象的途径。因此,本书研究的成果可直接转化为可资教学借鉴的规则,增强语法教学的解释力,提高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本书研究的结论可能对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及工具书中一些模糊的说明作出补充或纠正。 除了为副词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课堂中的副词教学、教材编写提供借鉴之外,本书研究的结论和成果对副词词典编纂及副词的计算机处理都有一定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