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是个男孩,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可他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与同学交往,并且自我中心意识极强,心高气傲,不是嫌弃这个同学,就是看着那个同学不顺眼,做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从来都不顾及他人,因此他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有一次,因一点小事他又与同学吵了起来,其他的同学都站在对方那边,并说要向老师反映。他怒不可遏,抄起凳子就向那个同学的头打去……结果他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学校的处分。
小菡是个女孩子,原来也比较内向,性格不开朗,也不大与人交往。在父母的教育下,只几年工夫,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在家里,她除做好自己的事情外,还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父母外出,她就承担起照顾爷爷奶奶的义务;亲人有病了,她跑前跑后地侍奉;家里来了客人,她让座倒水,接待得很周到,所以,亲朋好友都很喜欢她。在学校里,她是班干部和少先队中队长,她为老师和同学做了很多事情,如帮助老师维持班里的纪律和秩序,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调节同学们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学校组织郊游和参观,她义务担任导游和讲解员,替体弱的同学拿东西,还一边走一边给大家唱歌、讲故事,就餐的时候,她先让同学吃,而要回校了,她走在最后清点人数和打扫卫生,所以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她外出旅游,主动与陌生人搭话,介绍自己,相互交流,有的甚至还成为朋友;她还做志愿者,当义工,帮助弱者,到敬老院照顾老人,甚至到少管所同少年犯谈心等,所以,社会上的许多人都喜欢她。有一年,她还被评为市里的“十佳少先队员”。
调查显示,在人的诸种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一小部分,而情商却占大部分,在情商中人际关系又是主体。可以说,和谐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自生存。在这样一个高度开放性、多元化的社会,越来越需要人具有交往合作的能力,因此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是诸多教育环节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不仅是孩子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们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如果不能与人交往而脱离集体和社会,别说发展和成功,就是日常的生活也难以保障。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再加上父母的溺爱,以及电脑网络和游戏等的影响,使得孩子变得形单影只,缺乏合群和谐意识,不愿交往,没有朋友和伙伴。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第一,要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作为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为孩子提供了最初的交往环境。和谐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容易让孩子产生交往的兴趣和需要。家庭大事尽可能让孩子参与讨论,尤其是涉及孩子的问题,应当从孩子的正当权益和今后发展考虑,多与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声音,这样有利于树立孩子的信心,使孩子形成开朗、活动、勇敢、大胆的性格,让孩子从小就乐于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当然,父母自身要给孩子做出表率,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关爱关心他人,善于团结和交往。有了家庭交往的经验和基础,孩子也会在学校和社会上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第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品质。让孩子认识到自我中心、我行我素和任性霸道的危害。凡事要为他人着想,要善解人意,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并严格要求自己,善于自我控制;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要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有礼貌、讲文明、讲团结,并珍视友情和友谊;要富有同情心,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要懂得谦让和协商,不与人争一日之长短,愿意承担责任等。同时要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消除孩子交往中的羞涩、恐惧、拘束等心理,做个乐天派,开朗、乐观、豁达,富有幽默感等。
第三,创造交往的机会,教给交往的方法,提高孩子交往的能力。仅仅局限于家庭的交往是不行的,因为孩子迟早要走向学校和社会,所以要不断拓展孩子交往的时空,多给孩子交往创造机会。走亲访友或外出,要带上孩子,让其多接触人多交往;家中来了客人,要孩子参与接待,包括迎送、问候、让座、倒茶、聊天、用餐等;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经常到朋友家去交流,同时多邀请孩子的朋友到自己的家里来玩;让孩子多做一些需要交往的事情,如取报纸或牛奶,买食品或日用品,接打电话,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活等;学会谦让和分享,外出要孩子主动让路或让座,吃了亏或受了欺负要懂得退让;有好东西吃时,要先让老人,或与家人共同分享,看电视或上网等也要先让父母,而不能抢先或独占;他人休息时,让孩子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能弄大响声,以免影响他人的休息质量;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不客气”“请坐”等;在交往中,要求孩子热情、主动,不能被动而冷淡地等着他人来与其交往;亲戚、同学或朋友生病了,要让孩子去探望,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孩子经常“抛头露面”,多参加学校或社会上举办的集体活动,如体育、音乐、绘画、演讲、表演等,或参与小朋友们之间的合作和交往方面的游戏;也可有意制造一些矛盾和冲突,让孩子体验其中的不快和痛苦,并让其妥善地处理和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第四,要及时肯定和赞美孩子。对孩子的积极而良好的交往行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毫不吝啬地予以赞美,以起到强化作用,增强孩子进一步交往的信心和动力。当然,对于孩子不能交往,或交往不当,或出现自私自利的行为等,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