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虎伏·走浪桥

虎伏·走浪桥

时间:2024-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虎伏也叫滚环,是一种运动器械、杂技项目,又是青少年的娱乐器材。虎伏随之成为杂技道具,还以此创编了新节目,或融合在其他节目中,滚环由此走上舞台。昔日,很多男孩子也爱玩虎伏。民间,中年人也有玩虎伏的,能工巧匠还对虎伏加以改造,制作出大小不同的环、相互套装的环、梯形环、叠摞环等,形式多样。有一种名叫走浪桥的游戏,大概与此有点关联。先以三五米为间距,设置两个“门”字状的架子,一定要牢固稳妥。

虎伏

虎伏也叫滚环,是一种运动器械、杂技项目,又是青少年娱乐器材。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杂技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广东杂技界人士无意中发现飞行员体能训练所用的器械虎伏,是可以来回滚动的大铁环,一个人能将手足攀附其间。虎伏随之成为杂技道具,还以此创编了新节目,或融合在其他节目中,滚环由此走上舞台。

昔日,很多男孩子也爱玩虎伏。有的学校里有这种器械,是训练青少年灵敏性以及抵抗眩晕的辅助工具。学校操场上经常滚动着三四个虎伏,有的单人滚,有的两三个小孩同时在一个虎伏圈中,大家合力滚动,行进中还变换花样。民间,中年人也有玩虎伏的,能工巧匠还对虎伏加以改造,制作出大小不同的环、相互套装的环、梯形环、叠摞环等,形式多样。他们不断练习,可以玩脱手滚环、双人在行进中分环滚动、环中身体造型、梅花形旋转等各种花式滚环动作。滚环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

清末烟草广告上玩杂耍的孩子

走浪桥

过去,大人、孩子常能发挥想象力,因地制宜创造出许多别有意趣的游戏、游艺,有些与民生民俗密切相关,或有“天人合一”的意思。比如,依河傍海的老天津人要在水面上讨生活,安稳行船走桥是必须的生存本领。有一种名叫走浪桥的游戏,大概与此有点关联。

走浪桥,也叫走晃(荡)木,适合年龄稍大的青少年玩。先以三五米为间距,设置两个“门”字状的架子,一定要牢固稳妥。再寻来适当长短粗细的圆木或方木,用粗绳或铁条将它挂在门字架上,那圆木好似小桥。孩子们轻轻跃上桥,身体与桥木一起摇摆起来,晃晃荡荡,难以站稳,更别说从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了,不掉下来就算不错了。

孩子们身手灵便、体态轻盈,不多时间就能把握住重心,娴熟自如地在浪桥上如履平地,那晃劲儿也随之成了醉美之趣。或许会有淘气的专门在桥上或桥下存心晃悠,见谁掉下来,便是一阵坏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