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的亲妈妈和好妈妈的故事

我的亲妈妈和好妈妈的故事

时间:2023-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真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好同事、好朋友和好同乡。朱黛琳将林芊梅母女送上公共汽车后,即回医院告知唐良栋,一切平安无事。然后,小爱讲:妈妈常有好吃的带给我。朱黛林除了忙于医院里的繁忙业务和家里三个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事宜之外,对唐良栋的关爱更是无微不至。

1998年,澳大利亚悉尼市某大学的集体宿舍里,有一排门对门的单人房内,分别住着八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条门道的走廊里有两个公用厕所和浴室,走廊外还有一个公用的连排多灶厨房,壁橱里备有各种烹饪用具,厨房外放有一张大桌子,供大家吃饭和相聚时用,真可谓应有尽有,设施齐全。

八位不同专业背景的留学生,虽然作息时间有些不同,但日复一日的共同生活和学习,彼此之间互相熟悉,相处和谐。他们有时说说笑笑,有时互相争论或起哄抬杠,有时也谈功课和导师的点滴……

今天,是大家既期盼又依依不舍的毕业告别聚会,各人事先准备好的拿手好菜和家乡特色食品已经摆满一桌子。就在此刻,一个精彩的故事将要诞生,大家期待“好戏登场”啦!

一位来自上海的女留学生唐林爱(小名为爱),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关于她自己的动人故事。

爱的生父,1945年出生于中国唐山,名字叫唐良栋;爱的生母,1946年出生于上海,名字叫林芊梅。

唐良栋(小名栋)和林芊梅(小名梅)是医科大学的同班同学,在1970年“文革”期间毕业,当时栋主动提出愿意回唐山家乡公立医院当医生,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他的举动受到大家的敬重。与栋已有感情的梅,则愿意跟随栋一起去唐山公立医院当医生。

1970年9月起,栋成为唐山市公立医院的心外科医生,同时梅成为该院的妇产科医生。

他们原来是同学,现在又成同事,朝夕相处,感情牢固。1971年,正式结婚成家。医院还分配给他们一间结婚用房,他们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小家庭建设,真可谓忙中作乐,其乐融融。

当时的医院处于缺医少药的混乱状态,好些正规大学毕业的医生还在打扫卫生没“解放”呢!直到1975年,医院迎来了第一届工农兵大学毕业生之后,他们才忙一段落,考虑孕育自己的宝宝。

1976年2月28日,梅诞生了一个遗传他俩优秀基因的女儿,既健康又美丽,取名叫唐林爱。寓意唐(良栋)与林(芊梅)之“爱”。

此时,唐山市公立医院内另有一位女医生叫朱黛琳。1950年出生于上海,与林芊梅同在妇产科当医生。

朱黛琳(小名叫黛)有个中学同学,名叫董益,原来是她在上海的邻居,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唐山铁道学院当大学教师,朱黛琳对他有好感,于是在医科大学毕业后,也愿意来唐山工作,以便将来在唐山成家。

唐山市公立医院妇产科内,林芊梅与朱黛琳两位医生既是同事,又是同乡,工作中互相切磋和交流学习,一起讨论和提高业务水平,病人们受益匪浅。传为美谈的是,她俩的私交极好,每逢限额加工资或分房屋等好事降临时,互相谦让;遇到有难产或复杂病例时,互相帮忙。真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好同事、好朋友和好同乡。

1976年7月,唐山正值炎热的夏天。27日下午栋的母亲突然给栋打来了一个电话,说她有些感冒和血压高,希望他下班后,带些常用药去看望一下。说来事出凑巧,当天下午唐良栋医生刚为一个心脏病人作了手术,目前以及当夜要对病人监护和随访,他觉得有点为难,所以找妻子商量,希望由她代替去父母家,看望一下老人,林芊梅欣然应允,并在下班后,约了朱黛琳,抱上小宝宝一起先去逛商场,买了点常用药和水果等,正准备与黛分手时,却想到明早正好轮到她总值班,因家离医院较近,故她今夜还必须赶回家住。

好心的朱黛琳知道后马上表示愿意明早代她值班,让她今夜在婆婆家可睡个安稳觉,毕竟带养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是辛苦而缺睡的。林芊梅这下放心了。朱黛琳将林芊梅母女送上公共汽车后,即回医院告知唐良栋,一切平安无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唐山地区突然一阵天摇地颤的震动,吓醒了一切熟睡着的人们,人们大哭小喊和一片混乱地挤出屋外,耳边只听到有人在问怎么回事,但清醒的人还是喊出了“地震”!

在此一片混乱中,各家开始联系亲人情况,所幸的是,医院和家属宿舍完整未倒。唐良栋和朱黛琳一见面的第一反应是:快!再快!马上找林芊梅母女和父母,他们开始狂奔、开始着急、开始猜测……

待他们上气不接下气赶到栋的父母家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惊傻了!

眼前是一片倒塌的废墟,不就是唐良栋父母家的原址吗?

找!找!找人呀!此时大家的哭声、喊声伴着满面泪水在废墟中找寻亲人们……直到天亮前一刻,他们终于从楼板的交接空隙下找到了唐良栋的父母和林芊梅的尸体,所幸的是林芊梅怀中的婴儿还正在哭泣呢!

此时此刻,唐良栋已彻底崩溃。

他请求大家帮忙把三具尸体接回医院去抢救,他边哭边叫要救活他们,还高声大喊他能救活他们,会用动手术的方法,来“修好”他们被压坏的脑袋。伤心让他失去了理智。

此时,同在一旁惊呆的朱黛琳,立即抱起了那个正在哭泣的婴儿,百般抚慰地亲吻着,哄她别哭。

就从这一抱一哄开始,朱黛琳和唐林爱这对“母女”再也没分开过,而这份刻骨铭心的深厚母女情,缔造了人间难觅的“情中之精”。

面对唐良栋那天失去理智对三具尸体不肯松手的情景,同事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才合适。而他也一直在自责中,整天沉默多、讲话少,发呆多、吃喝少,即使开口也在自责。自责不该让妻子代他去看顾父母,自责该将父母接回家照顾等。总之,心里的那份疼痛,久久不能恢复。

同事们劝他:天灾难料,天灾无情,天灾无理,幸存的你,该面对现实,为自己和小爱的成长,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爱护自己”。

同时朱黛琳也很自责,因为顷刻间,不但失去了好朋友林芊梅,更自责自己为什么劝林芊梅在婆婆家过夜?为什么还要代她值早班?如果她当夜住回家,就可能不死了。那份自责自怨,使自己更心痛。

没多久,朱黛琳思考再三后,采取了两条非常果断的措施:

首先,与自己的男友董益讲出了她所有的想法,并请求理解和支持。

其次,立即主动要求唐良栋娶她为妻,并且表示这辈子全身心抚养和教育好唐林爱,终身关爱唐良栋。

唐良栋被她的诚意感动,面对现实的景况和他对朱黛琳的熟悉及了解,他接受了这份及时的爱心。

从此,朱黛琳改名为朱黛林,而唐林爱就成了唐良栋和朱黛林的宝贝女儿啦!

1977年12月,朱黛林又生下了一对龙凤双胞胎,男孩取名唐尔,女孩取名唐珊。从此三个孩子的妈妈朱黛林开始了人生的最最辛苦的时期。尽管上海的朱黛林母亲也能常来唐山住一阵帮帮她,可当时属计划经济时代,一切吃喝凭票供应。这让朱黛林为合理分配增添不少烦恼。例如:每月有两个婴儿的两份奶粉计划供应量,她总是用母乳(量不算多)喂养双胞胎后,将省下的奶粉留给小爱增加营养。两个婴儿吃的鸡蛋泥粥也总是煮成三份。因为保证小爱的营养,是她每天的“必修功课”。

以下顺便讲个小插曲:朱黛林有时做完一个全子宫切除手术或抢救完一个产后大出血的病人时,已超过了午餐时间,按医院规定,此时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都能收到一份营养室送来的特殊加餐,其中常有鸡蛋或点心之类的。朱黛林每天下班去托儿所接小爱时,就把午餐中省下的鸡蛋或小点心留给小爱吃。有一次朱黛林加班,请唐良栋去托儿所接小爱,不料小爱问爸爸:可有带好吃的给她?没有呀!什么好吃的?然后,小爱讲:妈妈常有好吃的带给我。最后,栋终于从朱黛林那里知道了一切,他只有拥着朱黛林,热泪盈眶地紧抱着她。此时无声胜有声。

朱黛林除了忙于医院里的繁忙业务和家里三个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事宜之外,对唐良栋的关爱更是无微不至。他俩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他们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无不令人羡慕。在物质条件不够富裕的年代,她总是开开心心地与小尔和小珊每天一起早餐吃豆浆,而把家里订的两瓶牛奶,分别留给小爱和唐良栋,几年如一日。有时小爱或小尔和小珊也会问起:为什么早餐各人不同?她的回答始终如一,小爱出生时,她的母乳少,所以小爱一直需要这瓶牛奶的补偿,而双胞胎出生时,母乳足喝,现在应该用豆浆来补偿,这种“不同”对大家都好。他们家就这样被朱黛林打理得和谐而融洽,充满温馨。

朱黛林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为家人准备好早餐,然后让全家起床一起绕家属宿舍区跑一圈,回家后,各自梳洗吃早餐,接着大家或上学或上班,日复一日。

朱黛林对家里的付出无怨无悔,身教胜言教地使同事们敬佩她,使唐良栋全身心地爱她和服她,使三个孩子特别粘她、亲她、爱她。三个孩子还常常发誓要以妈妈为学习的榜样。

从托儿所到幼儿园期间,三个孩子一直是人见人爱、人夸人羡的好孩子,姐姐虽然比他们大两岁不到,但三个人的“行动”,总是由姐姐拿主意,姐姐像是他们的“小妈妈”。

话说董益被朱黛林理智的分手决定闷了一阵后,经朱黛林介绍,与一位医科大学的教卫生统计学的老师李鸣从相识、相知、相恋到喜结良缘,两人也很恩爱,毕竟夫妻幸福,是要靠相互经营的。

朱黛林与董益的太太李鸣,同属宽容待人的明理者,所以婚后两家成了常来常往的好朋友,业务上也能互补提高。

改革开放后,他们医(疗)、教(学)、(科)研三结合,唐良栋和朱黛林合作的论文,加上李鸣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后,科研成果走向全国,甚至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唐良栋被上海一个特殊系统的教学大医院,聘请当心外科主任,不久又被评为正教授职称。同时,朱黛林也被聘为该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和评为正教授职称。医院为他们安排了三房一厅房子,以方便他们的生活。

朱黛林对孩子的爱,不是盲目的溺爱和糊涂的娇宠,而是注重优秀素质的培养和以礼貌和道德的传授为主。他们离开唐山时,除了当地医院的同事和街坊邻居之外,还有许多小朋友和病人们都前来相送。在这个自发的“欢送会”上,大家依依不舍,相互间千叮嘱万关照要加强联系。有一车人跟随,送到火车站,彼此互道珍重。

火车关门,准备开动时,唐良栋和朱黛林从窗口看见了一个人在伤心抹泪,是董益!他不舍两家人的友情!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上海,进入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有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学钢琴、跳舞、唱歌和画画等陶冶情操,但更多的孩子们在英文老师那里补习英文,因为,此时的“出国热”已相当地升温。

小爱回上海后,外公和外婆对她特别喜爱,也是因为她身上传承了朱黛林的优秀素质。她懂事乖巧、宽容大度,待人谦和热情,平时对弟妹们谦让,对长辈们谦恭有礼,属人见人爱的孩子。

外公请求唐良栋和朱黛林,让小爱每个周末住在外公家,由外公出面请他的好朋友冯教授为小爱补习英文。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小爱人生的方向。在18岁那年她考大学时,她的英文程度在同学中遥遥领先。

1995年,当她与几个同学一起收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思考再三,决定退学赴澳继续学习,并请求父母支持。父母和外公外婆将一辈子的积蓄倾箱倒箧地全部取出支持她,这是亲人们用实际行动对她的信任和支持。

一切出国准备工作完成后,小爱和全家人打算提早动身去机场,因为行李多,早办托运早安心。她们提前三个小时来到机场。这是全家人第一次聚在国际机场,唐尔和唐珊拉着唐良栋要求参观机场。

他们走开不久,朱黛林牵着小爱的手,拿着随身行李来到候机大厅靠墙一角,放下小行李包,抱着小爱,泪如雨下地告诉她:朱黛林是在小爱五个月时才开始当她妈妈的,她的生母是林芊梅。小爱听后十分惊讶,将信将疑,最后是脑子一片模糊。

她尚没来得及想通,世上竟有这样完美无缺的养母,信?不信?不!不是的!她是我的亲妈!她比世上任何亲妈更优秀、更伟大!

渐渐地她开始醒悟了,她相信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人故事:天灾无情,人间有情。

小爱扑向朱黛林的温暖怀抱,边哭边喊,不要离开妈妈。好在朱黛林习惯她的撒娇,朱黛林深吸一口气,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捧起小爱的脸,亲吻一下,再为她擦干眼泪,同时拿出一个小盒子内的东西,用柔美的语调对她讲,这枚戒指是你生母留下的唯一纪念品。这条项链和一个鸡心挂件盒,是我父母给我的纪念品。接着朱黛林打开了这个鸡心挂件盒,里面放着两张小的照片,一张是小爱五个月大的可爱笑脸,另一张是朱黛林的近照笑脸。

朱黛林边关好盒子,边对小爱讲:两个妈妈都时刻爱你,并永远与你心心相通。

小爱的登机时间已到,她拥别了父亲和弟妹之后,她又紧拥母亲不放。此时的小爱泪如泉涌,朱黛林的内心也是难分难舍,像打翻的五味瓶,不知说什么好。还是唐良栋在旁冷静地说道,小爱读完博士学位,早点回家来。

飞机准时起飞,小爱坐靠窗位,虽然已看不见父母和弟弟、妹妹的身影,但她的视线不舍得离开地面,她边看边回忆,追想自己因祸(失去生母)得福(幸得后母)的二十年。

小爱想到小时候生病,妈妈夜里抱着她,一直哄到睡着了才离开;物质条件不丰富时,好的营养品总是以她母奶没吃够为由,让她优先得到照顾;上学时,碰到难题,对自己耐心帮助;与老师、同学、邻居、亲友们的“矛盾”,找妈妈评理,她从来不骂、不训,总不厌其烦地与自己分析、讲道理,凡此等等。她一直是小爱内心深处最信赖的好妈妈,她待人宽容谦和,一直是小爱内心深处最为佩服的好妈妈!此时,思念、回忆一点一滴汇成了大海。

飞机开了整整一个晚上,夜里和早上还提供两餐。小爱直到此时,才听见机舱广播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飞机准备降落了。飞行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什么事,她似乎都没记请楚,只知道回忆妈妈的恩情。

飞机安全着落,办完了提行李和出关等手续后,小爱与同行的同学们,乘车来到预先已租好的宿舍,放下行李,关好房门,立即奔向宿舍管理处打电话。

上海家里的电话铃响了,她那一声连哭带喊的“妈妈”和上海朱黛林的那一声“宝宝”(小爱的小名)连结在一起。

接着,双方的电话里,只传来哭声。这根越洋国际电话线上,传递着她们的母女亲情。

当小爱报平安到达之后,朱黛林才醒悟过来,打国际长途电话费很贵,赶紧叮嘱女儿要重视早餐,别忽视营养的补充,千万不要苦自己,父母会尽力支持她的等等。小爱也同时请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多保重。

同学们在快毕业分别时,才听到了小爱的故事,知道她们不是亲生母女。同学们认为她们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比许多亲生母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澳学习不久,小爱凭优秀的英文成绩,转读医学系学位的申请被批准,毕业后,她报读专业医生学位的申请也被批准,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她选读的学位也是妇产科,最终使她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传承“天上生母”和“人间养母”的事业,当一位妇产科医生。

写到这里,澳洲电视新闻上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又发生了一次特大地震!

全世界的人们都支援中国,抗震救灾。

当即,小爱打电话回家,了解全家的安康,回答是一切平安!

朱黛林告诉她,已报名去救灾第一线,参加救护队。理由是她从医三十多年,具有丰富的抢救经验,正是四川灾区所需要的,因为孕妇此时最容易出现流产、早产、难产,婴儿也急需采取抢救和保护等方面的措施。目前正在等待批准中。

小爱明白,这就是她的好妈妈,也是病人和孕妇们的好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