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
镜头:
在某小学一年级体检之后,某班居然有十个孩子视力有问题,除了一个是先天弱视之外,有五个轻度近视,两个中度近视,两个重度近视。虽然近些年学生近视低龄化趋势严重,但是像这样刚上小学就有这么多孩子近视的情况,从教近二十年的朱老师还是第一次遇到。来接孩子的栋栋奶奶说:“孩子都是写作业用眼过度近视了。”妈妈说:“孩子才上学能怪写作业?”瑶瑶也是这九个近视孩子中的一个,平时看电视特别多。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忙着做家务没空管她的时候,都是把她交给电视保姆,吃饭的时候也是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饭。爷爷奶奶觉得孩子看电视,懂了好多东西,喜欢看就让她看呗。爸爸妈妈本来认为孩子写完作业看会儿电视、玩会儿手机游戏没啥,但是体检结果让他们不由得不重视孩子的用眼卫生。
观点一:孩子都是在学校写作业多导致的用眼过度近视了。
观点二:家庭用眼不注意,过度用眼是导致近视的原因。
故事评析
小学阶段本来就是学生视力发展的时期,如果不注意正确用眼会导致近视发生。一般传统观点是因为学习负担较重,看书、写作业用眼过度导致的近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视力不好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引起,但是,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或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近视呢?所以近视的发生不是完全在学校,而是与家庭有直接关系。目前公认的近视因素有三个: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长期看近“锻炼”出来的;③营养因素。吃得过甜:消耗体内大量的维生素B1,降低体内的钙质,使眼球壁的弹力减弱,导致近视的发生。吃得过精:长期给孩子吃精细食物,造成机体缺铬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铬主要存在于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吃得过软:咀嚼被誉为另类的“眼保健操”。吃的食物中缺乏“叶黄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环境因素为主要因素,也就是持续看近的时间太多太长了。用眼习惯不好是造成学生近视的重要原因。
(1)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严重。写字姿势不正的用眼量是正确姿势的三倍;如果孩子每天下午放学至睡觉前持续看近三至五小时书、电视,再加上两小时写字姿势不正,相当于每天的用眼量达十小时左右。孩子每天十小时左右的用眼量,孩子很难不近视。这也充分证明近视就发生在家庭。
(2)弹琴也会引起近视。很多家长认为弹琴练手练脑,是素质教育。但弹琴时孩子的眼睛在运动中看五线谱。运动中看谱对成人来说是视觉疲劳,对孩子来说是视觉干扰,是近视形成的原因之一。
(3)过多看电视电脑,尤其是低龄用手机(屏幕过亮)刺激孩子的视网膜导致感光差,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也是小学生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玩小玩具、做小手工也会引起近视。
一旦孩子近视了,也不要过于焦虑恐慌,家庭成员之间不能互相埋怨、指责,更不能放任自流,那样会加重孩子心理负担,造成孩子视力继续恶化。家长应立即采取科学手段干预,控制近视度数发展。
智慧锦囊
一、合理的饮食疗法预防近视
(1)每天吃两个鸡蛋黄。
(2)多吃豆类食品,如豆腐、豆浆等。
(3)多吃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芝麻、花生。
(4)多吃虾、蟹,每周吃一次鱼。
(5)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菠菜、生菜、杧果、番茄、木瓜、橘子等。
(6)忌油腻食品、甜食。
二、注意家庭用眼卫生
(1)抓住放学回家至睡觉前这个时间段科学用眼。
(2)关注孩子的读写姿势。
(3)假期要有效控制孩子连续看电视、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
孩子自控能力差,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时间才能养成,需要家长的监督,家长是孩子防近视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两代人一起看护的孩子,谁陪孩子时间久,应该更多承担监督孩子科学用眼的任务。[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