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拖拉,两代人怎么教育

拖拉,两代人怎么教育

时间:2024-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东是一年级的学生,看上去活泼、可爱,但是小东的父母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因为小东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到处摸摸看看。小东为了作业的事经常挨爸爸的揍。像本案例中小东刚刚上一年级,正在培养习惯阶段,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还没有作业意识,或者因为听课不好不会写,需要家长的陪伴与督促。

成长故事

镜头:

小东是一年级的学生,看上去活泼、可爱,但是小东的父母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因为小东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到处摸摸看看。不多的作业也要弄到临睡前才做完。孩子爷爷看到孩子这么辛苦,就把水递到跟前,或让孩子吃根香蕉。而爸爸对他的要求就显得更为严格,“写作业就是写作业,写不完不许动。”小东为了作业的事经常挨爸爸的揍。

观点一:孩子做作业真累啊,不用着急做作业,先休息会儿。

观点二:写作业就是写作业,写不完不许动。

故事评析

小学生做作业拖拉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家长不能一味责怪孩子,要帮助孩子找出慢的原因,并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锻炼孩子,为孩子营造安静、安全的家庭环境等,帮助孩子摆脱做作业拖拉的毛病。像本案例中小东刚刚上一年级,正在培养习惯阶段,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还没有作业意识,或者因为听课不好不会写,需要家长的陪伴与督促。老人只看到孩子的辛苦,没有料到送水、吃零食等举动打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反而拖延了作业时间,而爸爸的粗暴管教会让孩子失去做作业的兴趣,更加讨厌这个事情而拖拉。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事情上,需要两代人的密切配合。

智慧锦囊

放学八部曲——培养孩子回家及时做作业的好习惯

放学八部曲,是一种提高孩子回家后时间管理效率的方式。

(1)放好书包换鞋衣。不能随便乱扔书包;把公共场合的衣服也换下来,穿上家庭装可以更为自由,也更卫生。

(2)讲究卫生把手洗。在外东摸西碰,一定回家用肥皂洗手。

(3)然后喝水吃东西。强调喝水吃东西,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喝水很少,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很少主动喝水。为什么吃东西呢?因为中午12点吃的东西,到下午三四点时胃已经处在排空状态,孩子体内的血糖开始下降。这时补充食物,可以使血糖恢复,孩子写作业才有精力。吃一点就够,不要太多。

(4)赶紧坐定先复习。复习当天老师讲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目的是用新学的知识解决一会儿作业的问题。

(5)再做作业心有底。听了老师讲授,刚刚又复习了,再做作业一定会应用、巩固,而且提高作业效率。

(6)检查对错需仔细。孩子自己检查,但是父母要告诉他怎么检查,要先检查方法,然后再检查细节。

(7)明天学啥先预习。通过预习,第二天听讲才能有针对性。

(8)收拾准备好欢喜。学习之后,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避免因为不带作业被批评或者忘带某项用具耽误次日的学习。

这样一步步做下来,孩子会很有成就感的。

可以把这八步做成表格,每周一份,完成一项做标记。不间断重复三周以上基本就可以养成比较好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