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孟郊一生穷困清苦饱尝世态炎凉常有不平之鸣受母亲影响很深

孟郊一生穷困清苦饱尝世态炎凉常有不平之鸣受母亲影响很深

时间:2023-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孟郊来到院外,望着家乡的方向,一种思乡的心情油然而生。几天来,孟郊白天盼,夜里想,盼望着母亲的早日到来。这天,孟郊在县衙里一面吟诵着修改的这首诗,一面仍在惦念着母亲的到来。孟郊此时一阵欢喜,丢下手中的诗稿,急忙同儿子向外跑去。后来,孟郊在这首诗的下面加上了“溧上迎母作”五个字。孟郊一生穷困清苦,饱尝世态炎凉,常有不平之鸣,受母亲的影响很深,因而倍感母亲的可贵可亲。

唐代诗人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他贫穷艰辛地奋斗了一生,直到五十岁时才中进士,做了溧阳县一个职位很低的小官。他当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认真读书做诗,公务则有所荒废,县衙里的官老爷们对他十分不满。

孟郊上任后,时常思念年迈的老母亲。

这天晚上,明月当空,晚风轻拂。孟郊来到院外,望着家乡的方向,一种思乡的心情油然而生。他想起了母亲的抚育之恩,家中贫苦。在母亲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隐居河南嵩山,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一人料理,又想起了十多年前他几次赴京赶考,每次出门前,老母亲都忙前忙后地为他准备行装。

他回忆起第三次进京应考出发的头天晚上,母亲坐在凳子上,借着油灯昏暗的光亮,一针一针为他缝制衣服时的情景。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儿才能结实耐穿,出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要早点儿返回家,别让母亲在家惦记……”

望着操劳了一生的母亲,望着母亲那斑白的头发和苍白消瘦的脸庞,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母亲是多么伟大而高尚,这种爱正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那样温暖、深厚!

想到这里,孟郊回房提笔写下了这首世人传诵的名作——《游子吟》:

游 子 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意是:慈祥的老母亲为儿子缝补的衣裳,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不回家,故而把衣衫缝制得这样密实,对于春天阳光般博大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心怎样才能报答呢?

等到第二天,他立即派人到家乡湖州武康(现浙江德清)把老母亲接来溧阳好好孝敬。

几天来,孟郊白天盼,夜里想,盼望着母亲的早日到来。这天,孟郊在县衙里一面吟诵着修改的这首诗,一面仍在惦念着母亲的到来。这里距武康不算太远,母亲怎么还是没有到来?今天应该到了。

果然,下午时分,他的小儿子忽然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父亲,祖母大人坐的船见到了帆影,很快就要停靠码头了!”孟郊此时一阵欢喜,丢下手中的诗稿,急忙同儿子向外跑去。后来,孟郊在这首诗的下面加上了“溧上迎母作”五个字。

孟郊一生穷困清苦,饱尝世态炎凉,常有不平之鸣,受母亲的影响很深,因而倍感母亲的可贵可亲。他的这首诗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盛久不衰的,所以成为历代传诵的名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