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定义及发病率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chorioangioma)是一种良性的毛细血管瘤,发生率约1/100。但因大部分毛细血管瘤较小,且埋于胎盘组织内,临床又无明显症状,易忽略。
2.病理及分型 绒毛膜血管瘤其实是胎盘内的血管畸形,形成肿瘤样结构。病理大体分3类。
(1)血管瘤型:指以毛细血管为主,少量疏松间质和纤维结缔组织。
(2)富细胞型:是指仅有少量发育差的血管,大量的血管内皮细胞及不成熟的绒毛间质组成。
(3)退变型:血管瘤黏液样变,玻璃样变或有坏死,钙化等。
(二)超声声像图特征
1.典型的胎盘血管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内部回声以低回声或蜂窝状无回声多见,强回声者少见。较大的胎盘血管瘤大多突于胎盘子面,包膜光滑,边界清晰(图4-119)。较小的胎盘血管瘤大多位于胎盘实质内,以低回声较多见,也可出现强弱不等的高回声团块或细网络状强回声分隔。
图4-119 胎盘血管瘤
孕30周,腹部超声,宫底后壁胎盘,GⅠ级,胎盘绒毛面见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内部为低回声。短棒状血流。AF:羊水,UMBIL:脐带,M:包块(绒毛膜血管瘤)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肿瘤内部呈高速或低速血流。
3.较小的胎盘血管瘤在产前不易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盘血管瘤的有效手段,CDFI是产前诊断胎盘血管瘤惟一有效的辅助手段,对于瘤体较大,CDFI的监测和随诊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鉴别诊断
胎盘血管瘤要注意与胎盘早剥鉴别。
(四)预后
胎盘血管瘤的大小、生长部位与临床诊断率和症状有明显的关系。如血管瘤较大(>5cm),或生长在脐带附近,可压迫脐静脉,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胎儿贫血、水肿甚至死亡,也可造成胎儿脐静脉扩张(图4-120),脐静脉流速增加及脐静脉搏动,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可出现胎儿水肿、胸腹水、心脏增大、二尖瓣反流、羊水过多等,故超声在诊断胎盘血管瘤后,临床应对胎儿密切随访,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及时纠正。
图4-120 与图4-119同一胎儿胎盘血管瘤脐静脉扩张
(鲁 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