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简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是由脑膜炎奈瑟菌(meningococcu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最常见的化脓性脑膜炎之一,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呈散发或流行。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其中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临床特征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斑、瘀点、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是常引起儿童感染性休克的传染病之一。根据病情分普通型、暴发型(包括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目前我国仍以A群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为主,但B群和C群发病逐渐增多。
【用药原则】
1.青霉素为首选药物,疗程为5~7d。
3.暴发型或青霉素耐药者可加用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
4.休克型在抗感染的同时,应进行抗感染性休克治疗(参见感染性休克)
5.脑型在抗感染的同时,关键是减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
6.混合型以休克明显者,应以抗休克为主,先扩充血容量,再脱水治疗,即先补后脱;若颅内压增高为主,应先脱后补。若两者均重,应边脱边补。
【药物选择】
1.青霉素钠 适应证参见“新生儿肺炎”,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静脉滴注,15万~20万U/(kg·d),分4次给药。
2.氨苄西林 对于革兰阳性菌与青霉素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的作用较青霉素弱。对革兰阴性菌中的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包括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敏感。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静脉滴注,100~200mg/(kg·d),分2、3或4次给药。
3.第3代头孢菌素类 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感染,软组织、五官科、骨科等感染以及腹膜炎、脑膜炎、败血症。本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但并非首选用药。头孢他定、头孢哌酮钠尚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第3代口服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染,也可用于经第3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转后的病例。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用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100~200mg/(kg·d),分2或3次给药,疗程为5~7d。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100mg/(kg·d),1/d,疗程为5~7d。
4.氯霉素 为酰胺醇类抗生素,为高效广谱抑菌药,能可逆性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的合成,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菌属(包括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体内分布广,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脑脊液中浓度均较其他抗生素高;适用于伤寒、副伤寒,严重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腹腔感染等。30~50mg/(kg·d),分2或3次静脉滴注,疗程为3~5d,不超过7d。
【用药提示】
1.青霉素钠(盘尼西林钠、青霉素G钠,Penicillin G Sodium、Penicillin G) 参见第6章“化脓性脑膜炎”。
2.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 参见第3章“急性感染性喉炎”。
3.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1)不良反应:主要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偶有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溶血性贫血、循环、呼吸骤停、速发性变态反应、心肌损害、胃肠道症状、剥脱性皮炎等。故应用时密切监测外周血象。
(3)禁用、慎用:对本药过敏者禁用。禁用于精神病患者,因可致严重失眠、幻觉、狂躁等。新生儿由于肝酶系统未发育成熟,肾脏排泄功能又差,药物自肾排泄较成人缓慢,故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易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灰婴综合征),故新生儿不宜应用本药,必须应用本药时,如有条件应在监测血药浓度条件下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