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母乳喂养咨询中常见问题与应对

母乳喂养咨询中常见问题与应对

时间:2023-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鼓励产妇让新生儿在乳房上频繁吸吮,强化新生儿在乳房吸吮是促进下奶的最好方法,告知产妇和家属乳房的大小不是重要的。一旦添加了配方奶,新生儿产生了饱足感就对妈妈的乳房不再感兴趣,妈妈下奶会更困难。

一、咨询室中常见的咨询问题

应对方法详见第8章第五节。

1.双侧乳晕处局部硬结是怎么回事?

2.双侧乳房根部为什么出现硬结?

3.10年前做过隆胸手术,是否能哺乳?

4.一侧乳房乳腺癌术后,另一侧乳房是否能哺乳?

5.双侧乳房纤维瘤术后,是否影响哺乳?

6.小儿快速生长期时,母乳量不足怎么办?

7.母亲为“小三阳”是否可以母乳喂养?

8.妊娠末期乳头痒、脱皮怎么办?

9.严重的乳头皲裂怎么办?

10.产妇乳头凹陷,但想母乳喂养怎么办?

11.产后复查时小儿体重增长不理想是什么原因?

12.小儿哭闹、不睡觉是因为母乳量不足吗?

13.小儿总是要吃,是不是乳量不足,是否要加配方奶?

14.婴儿是混合喂养,如何改为纯母乳喂养?

15.婴儿需要纯母乳喂养到什么时候?

16.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如何添加?

17.小孩嗜睡总不醒,不爱吃奶怎么办?

18.怎么判断孩子吃饱了?

19.我觉得初乳很少,没奶,什么情况说明充足了?

20.小儿大便每日应该多少次?什么样是正常的?

21.吸奶器吸奶与小儿吸吮有何区别?

22.小儿湿疹是否需要停母乳?

23.剖宫产术后用药对哺乳有没有什么影响,我必须一直吃完吗?

24.乳头破了是否用乳盾会好点?能不能抹香油?

25.母乳喂养应该吃什么?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6.喂孩子吃奶我为什么会肚子痛?

27.如何预防乳房下垂?喂奶乳房下垂怎么办?

28.喂奶一定要佩戴胸罩吗?

29.吃奶的时候,孩子的鼻子会不会被堵住?

30.母乳能挤出来再来喂小儿吗?

31.挤出来的母乳能用奶瓶喂吗?

32.吃药、输液对喂奶有影响吗?

33.乳房肿胀怎么办?

34.乳腺炎怎么办?还能喂奶吗?

35.乳头上有黑色污垢怎么办?

36.夜间挤出来的母乳能用小药杯喂吗?

37.乳头错觉是怎样形成的?应该如何纠正?

38.产妇乳胀很严重,同时孩子不吸吮怎么办?

39.乳房肿胀后就易患乳腺炎吗?必须找通乳师通乳吗?

40.吸奶器效果好吗?挤奶方法有哪些?

41.乳头小对产妇喂奶有影响吗?

42.分娩后什么时候下奶?

43.新生儿出生后什么时候开始吃奶?

44.如果产妇真的没奶怎么办?

45.如果产妇下奶慢可以加奶粉吗?

46.什么叫乳房排空?怎么就知道乳房排空了?

47.孩子吃了一侧乳房就够了,另外一侧乳房中的乳汁怎么办?

48.为什么要多种体位喂奶,不能只躺着喂奶?

49.孕期乳房怎么护理?

50.每次喂奶前用湿纸巾擦乳头好吗?

51.产妇晚上总休息不好,心情不好会不会影响泌乳量?

52.母乳喂养的孩子要给水喝吗?出黄疸要喝水吗?

53.小儿打嗝,喂奶有效吗?

54.小儿每次喂完奶都要拍嗝吗?

55.多余的乳汁如何储存?

56.吃醪糟就能下奶吗?

57.剖宫产术后可以纯母乳喂养吗?

58.上班后不能坚持母乳喂养怎么办?

59.如何回奶?

60.自己奶不够,让正在喂奶的妈妈帮着喂行吗?

61.如果孕前有乳腺增生,哺乳后会减轻还是加重?

62.产后腋下出现硬块是怎么回事?多长时间消失?

63.冷冻的母乳怎么给孩子食用?

64.产妇总是漏奶怎么办?

65.如何判断小儿吃母乳是否吃饱了?

66.什么原因造成小儿拒奶?拒奶后怎么办?

67.孕期做乳房按摩是否可增加乳量?

68.如何预防乳头皲裂?要是乳头破了是不是就不能喂奶了?

69.一侧乳房大,一侧乳房小怎么办?

70.夜间能用吸奶器吸奶吗?

71.乳量少能否这次不喂,攒着下次一起喂,乳量能否增多?

72.上班后奶瓶喂养时,奶瓶中必须放配方奶吗?

73.温奶时可以用温奶器吗?

74.哺乳时一定要用哺乳枕吗?

75.特殊原因造成已回奶,是否还能再泌乳?

76.月奶汤,下奶汤有用吗?

77.年龄大的妈妈下奶是不是慢?

78.母乳喂养的妈妈是身材恢复的好吗?

79.母乳性黄疸要不要停母乳?

80.产妇感冒发热了还能喂奶吗?

81.月嫂建议夜间加配方奶对吗?

82.产后出血多会影响下奶吗?

83.没有做到频繁有效吸吮会影响下奶吗?

84.什么是有效吸吮?

85.小儿有时吃很长时间,有时吃很短时间,正常吗?

86.小儿有时吃一会儿停一会儿,正常吗?

87.正确的喂奶体位和含接姿势是什么?

88.小儿可以和月嫂一起睡吗?

89.到底什么时候给孩子添加辅食,社区医师建议4个月添加辅食对吗?

90.手动与电动吸奶器有区别吗?

二、母婴同室中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新生儿出现乳头错觉

新生儿出生后应该在新生儿有反应时(寻找乳房,表现出要吸吮),让母婴接触在一起,帮助新生儿吸吮妈妈乳房。但是有一些产妇及家属认为刚分娩产妇不可能有奶;产妇生孩子很疲劳不愿意喂奶或工作人员不重视或没有认识到早吸吮的重要性等原因,没有早吸吮或吸吮次数很少,而是给新生儿用奶瓶添加配方奶粉、糖水或水等。新生儿在奶瓶上得到食物比母亲的乳房容易,新生儿有了比较,再回到妈妈乳房吃奶时有可能拒绝或哭闹,这就是发生了乳头错觉。有的新生儿使用一次奶瓶就可能产生错觉。因此,在产妇分娩后初期,工作人员应该反复宣传“三早”的重要性,以及频繁有效地吸吮才是最好最快的下奶方法,为产妇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指导,促进产妇早“下奶”。在使用其他加奶措施时,同样要注意方法正确,如使用小杯或小勺加奶时,应该让新生儿慢慢的吸吮进去而不是倒入新生儿口中(这样比使用奶瓶得到奶更容易,也会造成新生儿乳头错觉)。出现乳头错觉后,工作人员应该帮助产妇和家属分析原因,及时去除原因。开始纠正时可能有些困难,工作人员要鼓励产妇,让她尽可能频繁地将新生儿放在乳房上,经过多次尝试新生儿很快又能在妈妈乳房上吸吮了。

(二)乳房、乳晕的形状对哺乳的影响

乳房发育正常的妇女在分娩后可以为1~2个,甚至3个婴儿提供充足的乳汁。

许多母亲担心她们乳房太小不能产生足够的乳汁,其实乳房形状的大小不是成功哺乳的标志,乳房大小主要取决于脂肪组织的多少,而不是乳腺组织的多少。小的乳房不意味着不可以成功哺乳,因为乳房组织中绝大部分是脂肪,而不是乳腺组织,因此即使是小乳房也可能拥有足够的乳腺产生充足的乳汁。然而,乳房形状小可能限制了乳汁的储存量,并且需要更多的哺乳次数以便给婴儿提供足够的乳汁摄入量。要让母亲们相信,不管她们的乳房大小如何,都能产生足够的乳汁。

妇女的乳头和乳晕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乳头的形状会影响母亲哺乳吗?有的时候,乳头的形状使孩子很难很好地含接,如乳头扁平或凹陷,但乳晕的大小对婴儿含接没有影响。乳房大小和形状部分是由于遗传造成的,有的妇女其乳房可能尖挺些,有的妇女其乳房可能小或平一些,但这些都不妨碍哺乳。

分娩后的最初几天,工作人员要知道,产妇需要额外的帮助来保证孩子能有效地在乳房上吸吮。然而,不论乳房的大小、乳头的形状如何,孩子都能很好地吃到奶。如果孩子已经用奶瓶喂过,或没人帮助母亲提高哺乳技巧,则不管母亲的乳头形状如何,孩子同样可以含接不好,因为孩子已经在母亲的乳房和其他的加奶方法做了比较,因此如果母亲的乳头短、平,新生儿对母亲的乳房不感兴趣,在乳房上吃奶就更加困难。因此鼓励产妇让新生儿在乳房上频繁吸吮,强化新生儿在乳房吸吮是促进下奶的最好方法,告知产妇和家属乳房的大小不是重要的。

(三)分娩最初几天“乳汁不足”

分娩后的最初几天,产妇和家属,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新生儿吃母乳是否能满足其需要没有信心,产妇和家属经常要求工作人员为新生儿添加配方奶。其实新生儿的胃容量与母亲的泌乳量是相匹配的。胎儿在妊娠末期已经做好了足够的糖原和水的储备来到人间,她(他)能够适应妈妈乳汁少的情况,只要产妇能够做到频繁地让新生儿在乳房上吸吮,就不会饿到新生儿。

母亲认为自己乳汁不足的原因如下。

1.挤压乳头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有奶。我们知道正常妇女的乳头只有1~1.5cm长短,而且乳头中不可能有乳汁储存,挤压乳头是不会出奶的。因此判断乳房中是否分泌乳汁不应该通过挤压乳头来判断。

2.产妇根据自己是不是有乳胀的感觉来判断是否有奶。其实乳汁是存在整个乳房中,新生儿在乳房上吸吮时间比较长,就能将乳汁吸出,而不是产妇觉得乳胀了才是有奶。

3.因为新生儿总想吸吮乳房,因此产妇认为自己奶不够。新生儿期吸吮欲望比较强烈(处于口欲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帮助妈妈下奶,如果妈妈满足了新生儿的吸吮需求,就做到了让孩子在乳房的频繁吸吮,妈妈的乳房得到了多次的刺激,体内就会产生更多的泌乳素和催产素。泌乳素帮助妈妈产生更多的乳汁,也就是“下奶”。催产素能够帮助妈妈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还能够产生射乳反射(早期主要是收缩子宫),这样说来,其实新生儿是在帮助妈妈减少出血和下奶。另外,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有安全感,在母亲乳房上吃奶,妈妈抱着她(他)很温暖,妈妈的声音和心跳声是那么的熟悉,妈妈的爱抚能让她(他)有极大的安全感,因此新生儿通过频繁要求吸吮妈妈乳房达到这一点,她(他)是多么的聪明,但是妈妈却以为自己的乳汁不够孩子吃要求添加配方奶。一旦添加了配方奶,新生儿产生了饱足感就对妈妈的乳房不再感兴趣,妈妈下奶会更困难。因此,产妇应该顺应自然,做到按需哺乳【知识扩展1】。

4.根据尿布的量判断奶量是否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母亲观察到新生儿1d的尿布可能只有1~2块,就担心孩子吃的不够。其实产后最初5~7d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珍贵就是因为少、含有抗体、成分特殊等,但是新生儿最初几天的胃容量也是很小的,她(他)的胃只有弹球大小,能容纳的奶量也是很少的,因此在出生后的第1天只要观察到新生儿有尿湿的一块尿布(重点在观察小便次数)、第2天有两块、第3天有3块……直到第6天以后,每日都能观察到有6~7次以上尿湿的尿布就说明母乳量是充足的。

5.新生儿体重下降。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在为新生儿沐浴之前都会为新生儿测量体重,当妈妈得知新生儿体重变轻了就非常担心,更加认为泌乳量不足。其实新生儿出生的最初几天由于入量和出量的相对差别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责任护士应该告诉产妇新生儿体重下降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及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体重下降,继续鼓励妈妈让孩子频繁吸吮,下奶越早新生儿的体重恢复越快。

6.哺乳时没有听到新生儿吞咽声。有的妈妈在哺乳时很紧张,没有听到新生儿吞咽声就认为自己没有奶。其实最初几天乳汁在乳房中的量很少,有时新生儿要吃好几口才有乳汁吸吮到口中,因此不是每吃一口就吞咽一下,妈妈不用过分担心,等到乳汁逐渐多了,新生儿才是吃一口吞咽一次。

针对上述分析的原因,母婴同室的工作人员应该经常地给妈妈讲解,解除她们的担心和顾虑,告诉她们每日工作人员都在观察新生儿的情况,通过观察大小便、体重、妈妈的乳房情况来综合判断新生儿的入量是否足够,一旦妈妈的乳汁不足医师就会开出为新生儿加奶的医嘱,护士就会用减少新生儿出现乳头错觉的方法为她(他)加奶。

(四)乳头异常

1.乳头扁平和乳头凹陷

(1)乳头扁平:有的产妇乳头扁平,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吃到奶,经过多次喂奶尝试后对自己能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失去了信心。责任护士应给予产妇指导和帮助,告诉产妇,婴儿在妈妈乳房上吃奶,得到奶不是只吸吮乳头,而是将乳头和乳晕下面的乳房组织含进嘴里形成一个“长奶嘴”,乳头仅占此“奶嘴”的1/3。因此,在母乳喂养中乳头的长短就不那么重要了。

护士可以让母亲洗干净手,牵拉乳晕检查乳房组织的伸展性。她虽然乳头扁平,当她牵拉乳头下的组织时发现是很容易的,说明乳房的伸展性很好,孩子在吃奶时很容易牵拉含在口中并在口中形成“奶嘴”,婴儿可以不费力地吃到奶。

关键点:乳房组织的伸展性比乳头的形状更为重要,而不是乳头的长短。乳房组织的伸展性在妊娠期或在孩子生后约1周内会逐步改善。所以即使在妊娠早期,母亲的乳头看上去是扁平的,她的孩子出生后仍然可以毫不费力地吃到奶。

(2)乳头凹陷:有时妇女在检查其乳房组织伸展性时,发现在牵拉乳房组织时,她的乳头是凹进去的。有时乳头凹陷的妇女在牵拉时可以将凹陷的乳头牵出,这是假性乳头凹陷,这种情况只要哺乳前用手或牵引器牵出乳头即可帮助婴儿含接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哺乳乳头凹陷可以得到纠正。即使乳头凹陷一直存在,只要喂奶时让孩子对准乳头方向含住乳晕,同样可以得到乳汁(奶)。这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接触橡皮奶嘴和慎重应用乳盾,因为在母亲乳房吸吮相对困难,如果给婴儿其他相对容易含接或得到奶容易的奶具或方法,婴儿就会做出比较,她(他)对母亲的乳房失去兴趣,因此许多母亲母乳喂养失败原因就在于此。

(3)扁平和凹陷乳头的处理:乳头凹陷的孕妈妈非常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哺乳,经常询问这种情况是否在孕期中就要对乳头进行牵拉矫正,其实在孕期不需要进行任何纠正,因为孕期给予母亲干预没有帮助,有时还可能由于过度刺激乳头造成宫缩出现,甚至发生早产。大多数妈妈即使乳房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到了妊娠后期都会自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工作人员在评估母亲乳房情况后,对这种有“问题”的乳房,应该给予及早采取措施。当新生儿娩出后,助产士即刻帮助母亲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观察新生儿出现觅食反射时尽快早吸吮。帮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很重要。

①向母亲解释开始的几天中可能有困难,这是母亲与孩子相互适应的关键时期(互相磨合),新生儿要适应妈妈乳房的情况,她(他)会努力地多次尝试含接住乳房吃到奶,妈妈也需要适应孩子,因为大多数妈妈是新妈妈没有哺乳的经验,但只要耐心和坚持就能成功。由于妊娠末期激素的影响,乳头乳晕会变软,乳房的伸展性会改善。

②工作人员要告诉母亲,孩子的吸吮将有助于她的乳头向外拉出。因为婴儿正确的含接不仅是乳头还包括乳晕,当婴儿吸吮时,会把乳房乳头整个向外拉。

③鼓励母亲与婴儿进行足够的皮肤接触,并且让孩子自己寻找乳房。无论何时只要孩子有兴趣,让她(他)自己试着去含接乳房,有些婴儿自己学得很快,不久就能适应妈妈乳头的情况。

④帮助母亲哺乳时婴儿有正确体位,如果婴儿不能自己很好地含接,就应帮助母亲将孩子放好,以便她(他)能正确含接。新生儿主动活动能力比较弱,在母亲乳房上正确含接需要妈妈把她(他)“抱好”,这样她(他)才能将母亲乳头和乳晕含在口中,将乳房的乳汁吸出去。工作人员要尽早给予这种帮助,可在分娩后立即开始,分娩后的第1天,尚未“下奶”且乳房尚未充盈之前,更多地帮助母亲让婴儿正确的含接乳房,强化婴儿在乳房上正确含接和吸吮,这样频繁地吸吮不仅可以帮助婴儿学习正确的含接乳房,帮助妈妈快下奶,而且可以帮助妈妈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⑤帮助母亲尝试不同的哺乳体位,有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抱好婴儿,能使婴儿更容易含接好乳房。例如,有些母亲认为环抱式最好,或者由卧位改为坐位,使乳房悬垂下来更利于婴儿的含接。新妈妈没有经验,工作人员应示教或指导妈妈哺乳体位,并指导每一种体位均应注意保证母婴安全。

⑥帮助母亲在喂奶前将乳头更好地竖起来,有时喂前使乳头竖起来有利于婴儿含接。母亲可能只需要用手刺激一下乳头。也可用吸引器或使用空针筒将乳头吸出。婴儿也会帮助妈妈竖起乳头,婴儿的嘴接近乳房时,不是马上含接,而是会在乳头上来回晃头,摩擦乳头让乳头竖起来才开始含接。有时妈妈不明白婴儿的表现,以为婴儿拒绝吃奶,妈妈要多观察婴儿才能读懂孩子的“语言”。

⑦用手帮助乳房塑造成一定形状,使婴儿易于含接。为了将乳房塑形,母亲用她的四个手指从下面托起乳房,并用拇指轻轻压在乳房上部,注意不要将手指放得太靠近乳头,那样会妨碍婴儿含接。

⑧如果新生儿在分娩后最初几天不能做到有效吸吮,则应帮助母亲做以下几点。

挤出母亲乳汁,用小杯子喂给新生儿,注意喂哺的速度不要过快,那样新生儿得到奶太容易就不再愿意吸吮妈妈乳房。喂奶的小杯应几乎竖直放在新生儿口唇处,奶的液面保持到刚好接触到新生儿的口唇,让新生儿慢慢的吸吮或舔入口腔。

挤奶有助于乳房柔软,这样使婴儿容易含接到乳晕;并帮助维持乳汁产生。母亲不要用奶瓶,因为婴儿会在乳房和奶瓶上做出比较,这样会使婴儿吃妈妈的乳汁时更为困难。直接挤少量乳汁到婴儿口中。

使婴儿频繁地去接触母亲的乳房,母亲应不断地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频繁地把婴儿放在乳房上,使婴儿试着含接她的乳房。此时工作人员不要急于干预,如指导妈妈使用乳盾等,因为一旦使用了乳盾,婴儿很快习惯使用乳盾吸奶,妈妈需要撤掉乳盾有时是很困难的。使用乳盾增加了妈妈和家庭的工作量(消毒和保存乳盾),一旦消毒不严密会造成婴儿感染。而且使用乳盾吸奶,婴儿不能直接有效地刺激妈妈乳头,有时造成妈妈“下奶”慢。

2.长乳头 婴儿能适应各种乳头。你也许会认为母亲有一个长乳头应该在含接上不是问题,婴儿容易吃着奶,但长乳头也会引起麻烦,婴儿只能吸到乳头(无效吸吮),婴儿不能将乳房的乳晕组织含进嘴里。帮助母亲提高她的哺乳技巧是很重要的。要帮助母亲让她的婴儿含进部分乳晕,而不仅仅是乳头。

3.大乳头 有时母亲觉得自己乳头大,她会担心婴儿的嘴那么小不能很好地在乳房上含接,其实每个婴儿都能适应母亲乳房的各种情况。我们在吃东西时随着所吃的食物形状、大小不同嘴张大的程度不同,婴儿也一样。如果妈妈的乳头大,婴儿在含接时自然就会不断张大嘴尝试着含住乳头。遇到乳头大含接困难时,应该指导妈妈频繁地将婴儿放在乳房上,只要她(他)感兴趣就会不断地尝试如何含接乳头,很快婴儿就能掌握含接的方法。假乳头的使用要慎重,有时工作人员指导和建议或妈妈自己使用了假乳头(或称乳头护罩),一旦使用婴儿很快适应了用假乳头在乳房上吸奶,会产生和使用乳盾一样的弊病。

4.乳头疼痛

(1)原因:乳头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婴儿在乳房上含接不良造成。假如婴儿含接不好,她(他)吸吮时就会来回牵拉乳头,用嘴和舌头摩擦乳房的皮肤,这样母亲觉得很疼痛。起初可看见乳头顶部有压痕(哺乳后乳头变形,在乳头最前端看到横线)。多次这样吃奶,就会造成乳头皮肤破坏,产生皲裂(有时一次这样的哺乳就可能造成乳头破裂)。最初的几天哺乳强调含接姿势和哺乳姿势正确非常重要,一旦婴儿养成一定的含接姿势,有时是很难纠正的,工作人员在产妇分娩后的最初几天的指导和产妇的多次练习非常重要。指导妈妈如果婴儿在乳房上吸吮,感觉乳头疼痛时可用小手指从婴儿嘴角放入婴儿口中使婴儿松开乳头重新含接,不可从婴儿口中硬性拔出,那样同样可以引起疼痛。母亲注意在每次哺乳前都要把手洗干净。

(2)预防与护理

①改善含接姿势:通常只要婴儿在乳房上含接良好,乳头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或消失,就可以防止乳头皲裂;告诉产妇在护理和清洁乳房时不要用肥皂、乙醇擦洗乳头,防止将乳房皮肤上的油脂洗掉,造成乳头干燥,更容易皲裂【知识扩展2】。可让母亲每次哺乳后,挤出一些乳汁涂在乳头、乳晕上(涂抹后不要立即穿上衣服,最好在空气中暴露干燥后再穿衣,干燥的伤口容易愈合),保护乳头皮肤。也可使用羊毛脂等保护乳头的产品。其他物品,如食用油、眼药膏等不要涂抹,因为妈妈在喂奶时担心婴儿将涂抹的东西吃入体内,因而过度清洗乳房,使得乳房皮肤更加干燥。

②乳头皲裂的预防:产妇分娩后如果没有早开奶或没有做到让新生儿频繁吸吮,而是等她认为“下奶”后才让孩子在乳房上吃奶,这时她的乳房皮肤因奶胀而绷得很紧,原来正常长度的乳头被拉平,且乳房组织伸展性变差,孩子只能吸着乳头,损伤了乳头皮肤。而且在产妇等待“下奶”的过程中,婴儿肯定使用了其他方法多次加奶,当产妇认为已经“下奶”再把婴儿放回到乳房上,婴儿易产生乳头错觉而拒绝吸妈妈乳房。

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生后尽快让母婴在一起,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原因之一,早吸吮可防止乳汁淤积在乳房内而产生压力,从而预防乳房肿胀形成。并且当乳房还很软时,易使孩子在乳房上含接好,这也减少了乳头皮肤损伤的机会。

发生皲裂后,涂乳汁或乳头修护霜均有帮助;如果妈妈觉得疼痛,可以先喂健侧乳房。

(五)乳房肿胀和副乳腺

1.乳房肿胀

(1)乳房肿胀意味着充盈过度,原因是由于乳腺管未通畅,组织液和血液的增加,阻碍了乳汁的流出。

(2)乳房充盈肿胀时,乳头变得扁平,是因为皮肤被牵拉得太紧造成的。这时婴儿很难含接好并将乳汁吸出。同时,母亲可伴有乳房皮肤发红、胀痛、体温增高。此种发热通常在24h内退下来。

2.乳房充盈与肿胀的区别 见表6-1。

(1)乳房充盈是泌乳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婴儿吸吮或用手、吸奶器将乳汁排空后乳汁又会重新产生使乳房充盈。

(2)乳房肿胀是乳汁淤积在乳房内,又由于乳腺管不通畅造成乳房红肿热痛,发生乳房肿胀时最重要的解决方法是疏通乳腺管,将乳汁排出。

表6-1 乳房充盈与乳房肿胀的区别

3.乳房肿胀的原因和预防 见表6-2。

表6-2 乳房肿胀的原因和预防

4.乳房肿胀的治疗和护理 帮助婴儿采取正确的姿势,频繁地让婴儿吸吮乳房(不要让乳房“休息”),婴儿是最好的吸奶器。如果婴儿不能吸吮,指导母亲用手挤奶或选择具有再现新生儿吸吮频率,能够类同生理性刺激乳房,促进乳汁分泌功能的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帮助通畅。喂奶前刺激射乳反射【知识扩展3】,如:热敷乳房或热水沐浴、按摩颈部和背部【知识扩展4】;用润滑剂(如橄榄油、乳房按摩凝胶、乳汁等,目的是减少按摩时对乳房皮肤的摩擦造成的损伤)轻轻按摩乳房、刺激乳头皮肤、帮助母亲放松。喂奶后可以冷敷乳房来减轻水肿。

5.副乳腺的护理 一部分产妇在哺乳期间有时发现在接近腋窝处有一发硬、发胀的组织,这是副乳腺。副乳腺与正常乳腺组织一样,在激素的作用下也分泌乳汁,因为副乳上没有乳头,因此分泌的乳汁无法排出而发生胀痛。副乳腺肿胀时不要给予刺激,如按摩和热敷等,过一段时间后其中分泌的乳汁会被组织吸收,肿胀感消失。

(六)乳腺炎

1.乳腺炎的种类

(1)乳腺管阻塞:当乳汁不能由乳房中排出时,就会产生腺管的阻塞。乳房的部分乳腺管被浓稠的乳汁堵住,其症状是有结块,此处有压痛,有时结块的皮肤发红,但母亲不发热,一般感觉良好。

(2)乳腺炎:乳腺炎可以由乳房充盈发展而来,也可由乳腺管阻塞而产生。乳腺炎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类。

①非感染性乳腺炎:乳房过度充盈、腺管阻塞,使乳汁渗漏至乳腺管周围的组织,这些组织将乳汁当“异物”。乳汁亦含有可引起炎症的物质,导致乳房局部皮肤疼痛、红肿、发热,即使没有细菌感染也会出现炎症症状,此时产妇一般体温不高。

②感染性乳腺炎:较少发生,原因是乳汁渗漏至乳腺管周围的组织,同时乳头皲裂,乳房被细菌感染,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产妇发热,出现全身不适。

2.乳腺炎与乳房肿胀的区别

(1)乳房肿胀累及整个乳房,且通常为两侧乳房。但如果肿胀不缓解,可导致乳腺炎。

(2)乳腺炎影响乳房的局部,且通常在一侧乳房。

3.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的原因

(1)乳房部分或全部乳腺管引流差,其原因可能是喂奶不够频繁;婴儿无效的吸吮;母亲衣服太紧乳房受压;喂奶时因担心婴儿鼻子被堵,母亲用手指压住了腺管;母亲的乳房大、引流差。

(2)母亲紧张,过度劳累,减少了喂奶次数和喂奶时间。

(3)乳房损伤,乳汁渗透到破坏的组织中。

(4)乳头皲裂,使细菌得以进入。

4.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的护理

(1)改进乳房引流

①婴儿在乳房上含接不对,造成乳头皲裂和乳房肿胀,应指导母亲让婴儿采取正确的含接姿势。母亲哺乳期间穿的衣服太紧,尤其是哺乳胸罩或手指的按压,造成乳腺管排出乳汁不畅,应进行纠正。

②较大的乳房下边因乳腺导管角度过于弯曲造成引流差,应建议母亲经常变换不同的喂奶姿势,或哺乳时托起哺乳一侧的乳房,帮助乳房下部乳腺导管角度改善,使乳房各个乳腺管吸引通畅。

(2)给予母亲的建议

①向母亲解释应继续频繁喂奶【知识扩展5】。

②孩子吸吮乳汁时,妈妈可用手指或钝齿的梳子轻轻向乳头方向梳理和按摩。

③热敷乳房;用50~60℃的热水毛巾热敷乳房3~5min,按摩,可以反复进行。

④变换体位,这有助于从乳房的各个部位平均地将乳汁吸出,教母亲怎样用环抱式或卧位喂奶,以取代每次都抱在胸前哺乳的单一姿势【知识扩展6】。

⑤指导母亲穿宽松的衣服,选择合适的哺乳胸罩,夜间应将乳罩脱掉,并注意侧卧时避免乳房受压。

⑥哺乳时,先喂乳腺炎一侧的乳房。孩子饥饿时哺喂患侧乳房容易将乳腺管吸通,如果母亲感觉疼痛可以先喂健侧乳房。

⑦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⑧鼓励母亲多休息。如果母亲胃口不好,鼓励她摄入充足的食物和液体。

5.乳腺脓肿的处理和护理 脓肿是指在乳房的局部有脓的形成。乳房会出现疼痛性肿胀,局部有波动感。脓肿需要外科切开手术及引流,可能的话,让孩子继续吃患侧乳房的奶,这对孩子无危险,但如果疼痛或母亲不愿喂,就要教母亲如何挤奶,通常2~3d疼痛减轻,疼痛一旦减轻立即让孩子在乳房上吃奶。同时不要中断另一侧的哺乳。乳腺炎处理得好就不会有脓肿形成,因此在出现乳房肿胀时就应该积极处理,避免发展为乳腺炎(先是非感染性乳腺炎,继续发展有可能成为感染性乳腺炎)。

(七)念珠菌感染

1.临床表现和发生原因

(1)临床表现为母亲感觉乳头又痛又痒。在乳头和乳晕处,皮肤发红发亮,乳房伴有刺痛感。观察婴儿口腔,可在颊黏膜处看到有白色的斑块,很难去除,婴儿拒绝吃奶(由于吃奶时口腔疼痛)。

(2)念珠菌感染通常发生在用抗生素治疗乳腺炎或其他感染之后或糖尿病母亲患有真菌性阴道炎时。一些母亲诉说在喂奶后还有烧灼感和刺痛感,有时候疼痛可放射至乳房深部,母亲会说就像有针穿过乳房一样。乳房皮肤看上去又红、又亮、又薄。乳头和乳晕的色素可能变浅,有时候乳头外表可正常。

假如乳头持续性疼痛,要怀疑念珠菌感染,尤其当孩子含接姿势正确时发生的持续性乳头疼痛。检查一下婴儿口腔颊部内侧或舌上是否有白斑,或臀部有念珠菌感染。

2.药物治疗和护理

(1)制霉菌素霜100 000U/g:喂奶后涂奶头,每日4次。继续到病损治愈后7d停药。制霉菌素悬液100 000U/ml,用1ml滴到婴儿口中,喂奶后用,每日4次,共7d,或者到母亲治愈时为止【知识扩展7】。

(2)哺乳前母亲应该洗净双手,勤换内衣。若为混合喂养,婴儿的奶瓶、奶嘴应勤洗、勤消毒。

(3)告诉母亲停止给婴儿使用安慰奶嘴,如不能立即停止使用的,应每次使用消毒过的。

(4)护理

①帮助母亲树立信心。解释疼痛是暂时的,不久喂奶后就会变得舒适。

②帮她改进婴儿的含接姿势,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母亲能继续喂奶,不需要让乳房“休息”。

③需要时帮助她减轻奶胀。她应该频繁地喂奶,或者挤奶。

④如果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发红、发亮、或者剥脱,或者痒,或者深部痛,或者持续痛,应按念珠菌治疗。

(八)婴儿舌系带短

婴儿出现舌系带(连接舌头和口腔底部的一层系膜)过短,可能会造成母乳喂养问题,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舌系带过短。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舌系带过短会使一些婴儿吃母乳时出现问题。婴儿为了有效地吸吮乳汁,需要用舌头衔紧乳头和乳晕,并将它顶到上腭部,使乳汁释放出来。如果婴儿不能完成这个动作,他就得不到足够的乳汁,并会咬乳头引起疼痛。婴儿出生后24h内进行常规体检时,就能确诊舌系带过短症状。

舌系带过短通常不影响婴儿使用奶瓶吃奶的能力。

1.舌系带过短的症状

(1)婴儿不能含住乳头。

(2)吃奶时乳头从婴儿口中滑出。

(3)妈妈感到乳头疼痛,发生乳腺炎或乳腺管堵塞。

(4)婴儿总是不断要吃奶。

(5)婴儿肠绞痛。

(6)婴儿体重增长缓慢。

2.舌系带过短的治疗 这个问题还有很大争议,但目前主导的医学观点是不用处理,通常到婴儿1岁左右舌系带过短的情况能够自愈。如果1岁以后婴儿还有问题,小儿外科医师会考虑做一个手术把舌系带从口腔底部分开,这个手术称为舌系带修整术。

(九)隆胸

对于孕前做了隆胸手术的产妇,分娩后虽然有母乳喂养的意愿,但是担心自己能不能哺乳,又担心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原则上说,如果隆胸手术没有破坏乳腺和输乳管等组织,产妇就可以母乳喂养,但也要考虑隆胸手术使用的假体材料是否对婴儿有影响。

(十)母乳喂养咨询中常见问题与应对部分知识扩展

【知识扩展1】按需哺乳

是指哺乳时同时兼顾母婴的需要。一方面母亲觉得乳胀了就喂奶,另一方面孩子想吃就喂。

【知识扩展2】清洁乳房

母亲哺乳前清洁乳房只需用清水就可以,不要用香皂或浴液过分地清洁,因为乳晕上的蒙氏结节会分泌一些物质帮助润滑和保护乳房,如果过度清洗会将这些物质洗掉,乳房皮肤变得干燥,因此更容易发生皲裂。

【知识扩展3】射乳反射

婴儿吸吮妈妈乳房,神经冲动就会传到脑垂体,垂体释放催产素产生,催产素促使乳腺泡周围的平滑肌收缩,使乳房中的乳汁流出或喷出,这就是射乳反射。促进射乳反射的方法有:母婴多在一起;听到宝宝的声音;触摸宝宝;按摩乳房或后背;妈妈喝一些热饮等。

【知识扩展4】按摩颈部和后背的方法

母亲坐在椅子上,解开哺乳胸罩,上身趴伏在桌子或椅背上,保持乳房悬垂状态。操作者(工作人员或家属)站在产妇身后,按摩时双手握拳,两个拇指点压在产妇脊柱两侧,一边点压一边做小圆周按摩。顺着产妇脊柱循序向下移动至腰部,然后从脊柱到肩胛方向平行按摩,重复按摩上述部位,每次10min左右,可以帮助促进乳汁分泌。

【知识扩展5】乳腺炎时继续保持哺乳

乳腺炎是乳腺周围组织发炎,而乳腺腺泡分泌的乳汁没有问题,因此可以继续哺乳。通过宝宝频繁地吸吮,可以帮助妈妈减轻乳腺炎引起的不舒适感,加快乳腺炎的好转。

【知识扩展6】采取各种体位哺乳原因

婴儿在母亲乳房上吸吮乳汁时,口腔对乳房产生的吸吮负压不是均匀地作用在整个乳房,如果妈妈只会单一的哺乳姿势,产妇乳房上的某些部位由于乳汁排出不畅就会出现硬结。因此,工作人员应该指导产妇采取各种体位哺乳,这样新生儿就会将妈妈乳房上的所有乳腺管吸通,不会出现硬结。

【知识扩展7】口腔涂药

将制霉菌素粉剂倒入广口药杯加少量白开水调成糊状;核对新生儿腕带后,置新生儿于平卧位;轻按新生儿两颊部,使其张大口,检查其口腔情况;用棉签蘸取调好的制霉菌素药糊,轻轻地涂在口腔内创面上,涂匀;涂药完毕后,帮助新生儿右侧卧位,并安抚新生儿。涂药应在喂奶前、后进行,每日平均4次。如母乳喂养,患病期间新生儿和母亲应同时用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