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子女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尽快消除心理障碍,摆脱这些无形枷锁的束缚,才能健康发展。因此,做好这部分孩子的帮教工作,全方位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服刑人员改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只靠单纯的课堂化心理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共同参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保护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措施,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为此,少保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1.聘请专家顾问团;2.强化对所有老师的心理培训;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4.采取学科渗透、心理与教学结合;5.提出心理健康的忌语;6.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7.外出考察本市、外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做法;8.《儿童权益保护研究》内刊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等方法加强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我们还先后组织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状况研讨会、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专家会诊会、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教育理论研讨会。聘请省会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和馨颖心理咨询中心及省会部分中小学心理教师,到中心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做心理咨询和心理调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我们还与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签订协议,针对服刑人员子女存在的自卑心理、报复心理、 自闭孤僻心理和厌学心理,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调整,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团体活动咨询等形式共同探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救助规律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