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目的与目标
对婴幼儿来说俯卧位是一个很好的功能性体位。在俯卧位,婴幼儿能够学会重心转移,学会将上肢和下肢运动进行分离,甚至将体位转移至爬行位、四点跪位和站立位。但许多发育迟缓的婴幼儿不喜欢俯卧位,对他们来说对抗自身的重力非常困难,如俯卧位抬头和/或上肢承重。因为害怕失去控制或趴倒,这些婴幼儿可能不喜欢重心转移活动,同时他们可能也不喜欢因重心转移而产生的感觉变化,当然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治疗师必须对各个婴幼儿的能力、喜好以及损伤进行评定,以明确每个婴幼儿不喜欢俯卧位的具体原因。明确原因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婴幼儿克服该问题,使婴幼儿能够尽可能正常发育。
1.训练目的
● 促进俯卧位抬头的能力。
● 帮助婴幼儿接受和适应俯卧位,为所有俯卧位的运动做准备。
● 增强对感觉输入刺激的适应和应答能力。
2.训练目标
● 训练和牵拉腹直肌。
● 训练和牵拉髋屈肌。
● 训练和牵拉肩胛带肌群:大圆肌、三头肌、背阔肌。
● 训练颈、躯干和髋关节伸展。
● 训练俯卧抬头。
● 通过视觉、触觉、本体觉和前庭觉进行感觉刺激。
二、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操作方法
(1)治疗师长坐在治疗垫上(也可坐在长凳上或球上),髋关节屈曲至90°。将婴幼儿俯卧于治疗师的大腿上,双臂屈曲置于治疗师腿侧。如果婴幼儿身体较长,治疗师可以稍微外展双腿以支撑婴幼儿身体(图2-1-1)。
(2)治疗师用一只手固定婴幼儿的髋部及骨盆,提供稳定的支撑点(或者将手放在婴幼儿躯干上,让婴幼儿有安全感),使婴幼儿能够抬起头,另一只手可以将玩具置于婴幼儿视野内(图2-1-2)。
(3)如果治疗师想把双手都放在婴幼儿身上,需要提前将玩具放好,使婴幼儿可以看不同高度的玩具,或者请家长参与训练,将玩具移动到不同的高度,诱导婴幼儿抬头(图2-1-3)。
图2-1-1
图2-1-2
图2-1-3
(4)治疗师可以通过抬腿改变婴幼儿俯卧角度,以增加婴幼儿视觉追踪和上肢主动抓物的能力(图2-1-4)。
图2-1-4
(5)如果婴幼儿的身体很长,可以将婴幼儿俯卧在滚筒上或球上进行训练(图2-1-5)。
图2-1-5
2.注意事项
● 不能让婴幼儿的腹部在治疗师两腿之间下垂,否则会引起婴幼儿的脊柱过伸。
● 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对婴幼儿骨盆和髋部的固定,治疗师的手在固定时,应使婴幼儿感到舒适,不要过紧让婴幼儿感到不适。
● 缓慢地移动玩具或抬腿,等待婴幼儿抬头。
● 如果婴幼儿身体过长,应将婴幼儿俯卧在滚筒上或球上进行训练。尽量让家长坐在婴幼儿前面,鼓励婴幼儿抬头。
● 对一部分婴幼儿来说,水平俯卧位是一个难接受的体位。当治疗师抬高近婴幼儿头的一侧大腿时,婴幼儿会更容易抬头。当婴幼儿俯卧于一个倾斜面(头高足低)时,视觉和前庭觉的感觉反馈会更加舒服,因为这样更接近于直立位的感觉反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