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目的与目标
1.训练目的
● 促进婴幼儿坐位的动态平衡能力。
● 在使用上肢的情况下,促进婴幼儿坐位的姿势控制能力。
● 促进上肢过躯干中线的活动度和控制能力。
● 为从坐位转移到俯卧位或从坐位转移到四点支撑的躯干做准备。
● 为下肢行走做准备。
2.训练目标
● 训练连续的脊柱旋转。
● 训练躯干肌肉对角活动。
● 训练躯干在横断面的控制能力。
● 训练骨盆—股骨(髋关节)的活动度。
● 训练下肢分离运动。
● 牵拉髋关节内收肌。
● 激发髋关节后伸外展,使躯干保持平衡。
● 转移回到坐位时激发腹斜肌运动。
● 训练肩关节的屈曲内收。
● 激活肩关节周围的肌肉。
二、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操作方法
(1)治疗师长坐在治疗垫上(也可坐在长凳上),髋关节屈曲90°(治疗师必须要让自己的腿能够自由地抬升和下降,以转移婴幼儿的重心)。让婴幼儿跨坐在治疗师的腿上,面对治疗师。治疗师将双手放在婴幼儿的胸廓上,指腹放在脊柱上或脊柱的附近。用指腹轻压,使婴幼儿的脊柱伸展(图4-12-1)。在维持婴幼儿躯干伸展的同时,把胸廓向骨盆方向稍微下压,尽量使胸廓和骨盆作为一个整体运动。
(2)在诱导婴幼儿旋转和重心向左转移时,治疗师用左手(诱导手)把婴幼儿的右侧躯干向前旋转,用右手(辅助手)把婴幼儿的左侧躯干向后旋转。同时治疗师抬升左腿,把自身的重心向右侧转移。继续旋转婴幼儿的脊柱,直到婴幼儿的骨盆旋转超出股骨的范围。治疗师的右手维持对婴幼儿身体侧方的牵拉,使胸廓和骨盆在同一条直线上,防止胸廓向侧面转移(图4-12-2)。
图4-12-1
图4-12-2
(3)在诱导婴幼儿旋转和重心向右转移时,治疗师用右手(诱导手)把婴幼儿的左侧躯干向前旋转,用左手(辅助手)把婴幼儿的右侧躯干向后旋转。同时治疗师抬升右腿,把自身的重心向左侧转移(图4-12-3)。
图4-12-3
(4)如果婴幼儿的躯干和髋控制能力较差,可以在婴幼儿用一只手过躯干中线抓取东西时,把婴幼儿的另一只手放在治疗垫上,使之伸展并承重(图4-12-4)。婴幼儿在维持这个体位时,肩周围的肌肉被激活。
图4-12-4
2.注意事项
● 一定要对婴幼儿的两侧进行同样的训练。
● 不要强迫婴幼儿旋转。
●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保持婴幼儿的躯干伸展。
● 用玩具吸引婴幼儿积极参与训练。婴幼儿可以去抓一侧的玩具,拿起来放到另一侧。假如婴幼儿的上肢抓取东西有困难,用做游戏和/或歌声鼓励婴幼儿从一侧转向另一侧。
●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假如婴幼儿的髋关节内收肌紧张,治疗师要把前臂放在婴幼儿的双腿之间,使婴幼儿的髋关节外展。假如婴幼儿的髋关节外展肌肌力低下,治疗师要把前臂放在婴幼儿髋关节的外侧,使婴幼儿的髋关节内收。
●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治疗师的手和手臂要接触婴幼儿的躯干和腿,增加婴幼儿的稳定性,增加婴幼儿在旋转和重心转移中的信心。
● 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治疗师的前臂始终要接触婴幼儿的腿,对婴幼儿的稳定提供一个支撑点。
● 注意维持婴幼儿的胸廓和骨盆在一条直线上。
● 旋转婴幼儿的躯干时要带动骨盆,不要把骨盆固定而旋转胸廓。如果这样会导致胸椎和腰椎之间产生活动,甚至过度活动。
● 在训练过程中,治疗师的手、腿和身体都要帮助婴幼儿旋转和转移重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