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打造“三生一体”的创新产业模式
走进中德金属生态城,映入眼帘的是绿草茵茵、绿树成荫。如果没有指示牌的提醒,你不会想到这里是一个产业园区。“车间在大树底下、家庭在工厂旁边、孩子在父母身边、园区在万亩森林环绕之中,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中德金属生态城将这样一种理念变成了现实。
在总体规划的2467公顷土地中,有将近一半是天然的山林、绿地、湖泊,最大限度地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居民,打造起“大树下的幸福生活”“大树下的创富产业”,这得益于中德金属生态城的三大创新——创新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创新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模式。
开发新模式 将政府职能下放给市场主体
2012年6月,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成立。当年9月,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干了一件在国内都算破天荒的事情——聘请中信证券、北京正略均策、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为顾问单位,通过法定程序,自筹自建成立了中国(揭阳)金属产业投资基金,从各成员企业中融资10亿元。
揭阳市委、市政府进而明确提出,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建设在全国闯出了独一无二的开发新模式,即“党委领导、政府指导、协会组织、公司营运、市场化运作”。园区内不设类似管委会的一级政府机构。相关政府职能按照规定由社会组织承担的,逐步转移给金属企业联合会实施;不允许转移的职能,则由揭阳市政府通过机构驻点、现场办公、网上办事等形式,并设立行政管理服务平台统一实施。
绿色生态园 国内首个电镀废水“零排放”
2015年底,国内首个电镀园区废水“零排放”工程在中德金属生态城投入运行。该工程采用废水分流、分类处理、废水回用、资源回收的技术路线,不仅使废水回用率提高到99.64%,而且还将处理后的金属固废再次回用,彻底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中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飞舟告诉记者,在园区的战略设计层面,中德金属生态城每个环节都跟绿色生态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密切相关,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创建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相依相生的绿色生态型园区。
(南方日报记者达海军,南都记者薛冰妮,《南方都市报》2016年4月14日A09版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