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夜晚防虫来侵袭碱性液体能中和发生过敏早就医

夜晚防虫来侵袭碱性液体能中和发生过敏早就医

时间:2023-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头和躯干组成,头部有颚肢1对,能分泌毒液。多滋生于腐木、石隙等阴暗潮湿角落。气温高于10℃后活动多。颚肢分泌毒液,被咬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水疱、坏死及淋巴结炎,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会昏迷。使用杀虫剂滞留喷洒出没处及下水道。一旦被咬,应立即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伤口并冷敷。口服南通蛇药或将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过敏症状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特别提示

● 身体多环节,一般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肢。颚肢钩端有毒腺口,能排出毒液。

● 被咬后出现皮炎和过敏反应。

● 保持室内干燥,药物喷洒或熏杀。

蜈蚣又称百足虫、百脚虫、天龙,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

身体呈扁平长条状,长9~15cm。由头和躯干组成,头部有颚肢1对(又称为颚牙),能分泌毒液。躯干有多个环节,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钩形足1对。

生活习性

多滋生于腐木、石隙等阴暗潮湿角落。喜群居,怕光线和惊扰。气温高于10℃后活动多。昼伏夜出,夜间8~12时为活动的高峰。

主要危害

颚肢分泌毒液,被咬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水疱、坏死及淋巴结炎,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会昏迷。

如何防控

清除窗外墙壁爬行植物。尽量保持室内干燥,可在其爬行处撒石灰粉或杀虫剂。使用杀虫剂滞留喷洒出没处及下水道。

个人防护

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活动时,不要赤足,见到蜈蚣也不要徒手捉,谨防被咬伤。

一旦被咬,应立即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伤口并冷敷。口服南通蛇药或将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过敏症状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防控建议

室内干燥很重要,夜晚防虫来侵袭;

碱性液体能中和;发生过敏早就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