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上述策略,作者进行了大量复杂系统(MIMO系统、混沌系统、滞后系统)的仿真实验,效果令人满意。现部分报告如下:
模型1.双输入双输出系统[9]
y 1,y 2分别跟踪不同时段变化的方波函数,由于方波存在两个交替变化的常值(方波的上沿下沿),所以应该有两个稳态控制量。染色体结构如下:
其中U 01、U 02分别为两个不同的稳态控制量。
MIMO系统多难以控制,我们在寻优过程中不断调整或缩小参数搜索范围,即在较优点附近设立一个新范围,以期得到一个更优点。调整或缩小搜索范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动缩小范围即小种群法,另一种是手动调整。因为小种群法搜索速度慢,故本实验采用手动调整搜索空间。
经过若干次寻优,得到下控制参数及控制曲线,见图6.5—6.6。
(0.962231;0.852035;0.0509751;0.716212;1.94749;89.0379;51.3706;0.576218;0.683888;0.059916;0.625563;1.9793;39.4284;26.5782)
ITAE=201.188,这里:α1=α2=0.5
图6.5 MIMO系统跟踪曲线
图6.6 MIMO系统跟踪曲线
由于此系统是一个耦合系统,加权ITAE是一个全局性的优化指标,所寻控制参数在控制过程中是不变的,所以控制曲线在某些时段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因此作者在此基础上固定满意时段的参数,在原先的Ku 1、Ku 2值附近作微调,得到如下更优的结果(见图6.7—6.8示):
图6.7 MIMO系统跟踪曲线
图6.8 MIMO系统跟踪曲线
以上参数均在大于寻优时段的时间内得到成功验证,证实了其可靠性。
同时还进行了抗干扰实验和鲁棒性实验,效果良好。图6.9所示情形为,在模型中加入随机项的抗干扰实验(模型变化情况见式(5.24));图6.10所示情形为,在给定信号中加入干扰。
图6.9 MIMO系统抗干扰实验
图6.10 MIMO系统抗干扰实验
图6.11所示情形为,改变模型某些参数情况下的鲁棒性实验(参数变化情况见式(6.25)):
图6.11 鲁棒性实验结果
模型2.Helon混沌系统[10]
这里,我们对x k进行控制,使其稳定在不稳定不动点(0.6314,0.1894)。染色体结构如下:
其中Ku 1和Ku 2分别前6步和6步以后的控制量的放大系数。经过若干次寻优,我们得到如下控制参数以及控制曲线,见图6.12。
图6.12 混沌系统跟踪曲线
模型3.
(1)给定输入激励为:
染色体结构如下:
其中ku 1,ku 2分别为前3步和3步以后的控制量的放大系数。
经过若干次寻优,我们得到如下控制参数以及控制曲线,见图6.13。
(2)给定输入激励为:
染色体结构如下:
其中Ku 1 Ku 2分别为前3步和3步以后的控制量的放大系数。
经过若干次寻优,我们得到如下控制参数以及控制曲线,见图6.14。
图6.13 MIMO系统跟踪曲线
图6.14 MIMO系统跟踪曲线
(3)给定输入激励为:
采样周期为T=0.1s,染色体结构如下:
其中ku 1,ku 2分别为前3步和3步以后的控制量的放大系数。
经过若干次寻优,我们得到如下控制参数以及控制曲线,见图6.15。
图6.15 MIMO系统跟踪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