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1.加深对离子交换树脂总交换容量的认识。
2.掌握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原理以及熟悉静态法、动态法测定离子交换树脂总交换容量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交换容量是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的重要标志,本实验测定的是离子交换树脂的总交换量,也叫最大或极限交换量,它是指树脂经过105℃干燥至恒重后,每克或水中每m L树脂具有的可交换离子的总数,单位为毫克当量/克(干树脂)或m L(湿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量最简单的测定方法是酸碱滴定法。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碱作用时生成水,为一不可逆反应,故可用于静态法测定交换容量。
R-H+→R- Na++H2O
阴离子交换树脂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测定,应用氯型树脂,当它与Na2SO4作用时,生成Na Cl,这一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宜采用动态法测定树脂交换容量,通过测定流出液中Cl-含量来计算其总交换容量。
2R+Cl-+Na2SO4= R+2SO4-+2Na Cl
三、仪器与试剂
1.试剂
5%Na OH、5%HCl、0.1 mol/L Na Cl标准溶液、1 mol/L HCl标准溶液、1 mol/L Na2SO4溶液、甲基橙指示剂、K2Cr O4指示剂、蒸馏水、717阴离子交换树脂、732阳离子交换树脂、0.1 mol/L Ag NO3标准溶液。
2.仪器
恒流泵、层析柱、滴定管、精密天平、烘箱、容量瓶、三角瓶等。
四、实验操作与步骤
1.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
分别称取2 g 732、717树脂,加水倒入交换柱中,流加50 m L 5%Na OH溶液,流速1滴/s,结束后滴加100 m L去离子水,流速可大一些,结束后再流加50 m L 5%HCl溶液,流速1滴/s,最后流加100 m L去离子水,如此重复三次。
2.静态法测定732树脂交换量
(1)精确称取处理好并抽干的氢型阳离子732树脂1 g,105℃下烘干至恒重,按下式计算含水量:
式中 W1——烘干前树脂量;
W2——烘干后树脂量。
(2)另取处理好的树脂1 g放入三角瓶中,吸取50 m L 0.1 mol/L Na OH标准溶液加入树脂中,放置24 h,要求树脂全部浸入溶液中,然后用吸管分别取出10 m L放入三只三角瓶中,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 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为滴定终点,取三次滴定的平均值,按下式计算732树脂交换总量:
总交换容量(mmol/g干树脂)=
式中 G——湿树脂总量(g);
W——树脂含水量;
N1——0.1 mol/L Na OH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N2——0.1 mol/L HCl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2——0.1 mol/L HCl标准溶液的用量(m L)。
3.动态法测定717树脂交换量
(1)精确称取处理好并抽干的氯型阳离子717树脂1 g,105℃下烘干至恒重,按公式计算含水量(W)。
式中 V——Ag NO3用量(m L);
N——Ag NO3当量浓度;
G——湿树脂重(g);
W——树脂含水量(%)。
4.动态法测定732树脂工作交换量
(1)称取2 g 732树脂放于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
(2)在层析柱中加入1/4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再加入(1)烧杯中的树脂。
(3)加入0.5 mol/L 硫酸钠进行交换,其流速约为250 m L/h(自然流速)。
(4)收集约100 m L收集液时,测定p H值,直至p H值与硫酸钠溶液一致,停止交换,记录加入的硫酸钠体积。
(5)将收集的洗脱液定容至250 m L,取20 m L于250 m 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用0.1 mol/L Na OH滴定至微红,且30 s不褪色。
(6)重复3次,计算交换容量。
工作交换容量(mmol/g干树脂)=(CNa OH×VNa OH)/(m树脂×20/250)
五、实验说明
(1)交换容量包括理论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再生交换容量,实验中属于工作交换容量。
(2)测定交换容量过程中,所用树脂称量要精确。
六、思考题
1.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什么一般采用氯型树脂,并用动态法测定其总交换容量?
2.两种方法中,HCl、Ag NO3做标准溶液时起的作用是什么?写出方程式。
3.说明计算公式的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