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邻二甲苯中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

邻二甲苯中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试样中少量杂质的测定,或仅需测定试样中某些组分时,可采用内标法定量。用内标法测定时需在试样中加入一种物质作内标,而内标物质应符合下列条件。根据未知试样的hi/hs值,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mi/ms值。按下式计算未知试样中苯、乙苯、1,2,3-甲苯的百分含量。

一、目的及要求

学习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试样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于试样中少量杂质的测定,或仅需测定试样中某些组分时,可采用内标法定量。用内标法测定时需在试样中加入一种物质作内标,而内标物质应符合下列条件。

(1)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2)内标物质的色谱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色谱峰的附近。

(3)其物理性质及物理化学性质应与被测组分相近。

(4)加入的量应与被测组分的量接近。

设在质量为m试样的试样中加入内标物质的质量为ms,被测组分的质量为mi,被测组分及内标物质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分别为Ai,As(或hi,hs),则mi=fiAi,ms=fsAs

若以内标物质作标准,则可设fs=1,可按下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即

式中,f″i为峰高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也可用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测得相应的Ai/As(或hi/hs)绘制Ai/As-ci%标准曲线,如图7-5所示。这样可在无需预先测定fi(或f″i)的情况下,称取固定量的试样和内标物质,混匀后即可进样,根据Ai/As之值求得ci%。

内标法定量结果准确,对于进样量及操作条件不需严格控制,内标标准曲线法更适用于工厂的操作分析。

本实验选用甲苯作内标物质,以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邻二甲苯中苯、乙苯、1,2,3-三甲苯的杂质含量。

图7-5 内标标准曲线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102型气相色谱仪

氮气或氢气钢瓶

微量进样器(10μL)

医用注射剂(5 mL,10 mL)

2.试剂

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1,2,3-三甲苯、乙醚等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条件

1.固定相:邻苯二甲酸二壬酯∶6201担体(15∶100),60~80目。

2.流动相:氮气,流量为15 mL·min-1

3.柱温:110℃。

4.汽化温度:150℃。

5.检测器:热导池,检测温度110℃。

6.桥电流:110 mA。

7.衰减比:1/1。

8.进样量:3μL。

9.记录仪:量程5 mV,纸速600 mm·h-1

五、实验步骤

1.按表7-1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分别置于5只100 mL容量瓶中,混匀备用。

称取未知试样11.06 g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0.61 g甲苯,混匀备用。

2.将色谱仪按仪器操作步骤调节至可进样状态,待仪器的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平衡,记录仪上的基线平直时,即可进样。

表7-1 苯及苯同系物标准溶液配制表

3.依次分别吸取上述各标准溶液3~5μL进样,记录色谱图。重复进样两次。进样后及时在记录纸上于进样信号处标明标准溶液号码,注意每做完一种标准溶液,需用后一种待进样标准溶液洗涤微量进样器5~6次。

4.在同样条件下,吸取已配入甲苯的未知试液3μL进样,记录色谱图,并重复进样两次。

5.如果允许,在指导教师许可下,适当改变柱温(但不得超过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进样实验,观察分离情况。例如改变±10℃。

六、数据处理

1.记录实验条件

(1)色谱柱的柱长及内径。

(2)固定相及固定液与担体配比。

(3)载气及其流量。

(4)柱前压力及柱温。

(5)检测器及检测温度。

(6)桥电流及进样量。

(7)衰减比。

(8)记录仪量程及纸速。

2.测量各色谱图上各组分色谱峰高hi值,并填入表7-2中。

表7-2 不同物质的峰高记录表

3.以甲苯作内标物质,计算mi/ms,hi/hs值,并填入表7-3中。

4.绘制各组分hi/hs-mi/ms的标准曲线图。根据未知试样的hi/hs值,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mi/ms值。按下式计算未知试样中苯、乙苯、1,2,3-甲苯的百分含量。

表7-3 实验数据处理表

七、思考题

1.内标法定量有何优点?它对内标物质有何要求?

2.实验中是否要严格控制进样量?实验条件若有所变化是否会影响测定结果,为什么?

3.在内标标准曲线法中,是否需要应用校正因子,为什么?

4.试讨论色谱柱温度对分离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