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0.4所示为配流盘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平板缝隙流的流量计算公式,可得配流盘和缸体之间的泄漏量为
图10.4 配流盘结构示意图
式中,φ0为配流盘的封油角度;δ1为缸体与配流盘的间隙;R1、R2、R3、R4分别为配流盘内外封油带尺寸;ps、p0分别为泵输出压力和泵壳内流体压力。
当柱塞个数为奇数时,每一时刻参与吸排油的柱塞个数不同,封油带包角也在变化,如图10.5所示。
当有个柱塞排油时,封油带的实际包角φ1为
图10.5 配流盘实际包角示意图
当有个柱塞排油时,封油带的实际包角φ2为
为便于计算,取平均包角为配流盘的实际封油角度
式中,z为柱塞个数;α0为柱塞腔通油孔包角;α为柱塞间间距角度。
因此,摩擦副的泄漏功率损失为
除泄漏损失外,缸体与配流盘之间还有黏性摩擦损失。则配流盘与缸体之间的黏性摩擦功率损失为
式中,R5、R6、θ1为图10.4配流盘对应的结构参数尺寸;ω为缸体与配流盘的角速度差。
根据上节的公式可得到配流副的泄漏油液温升
需注意的是,根据具体配流盘的几何结构的不同,其摩擦功率损失的公式有不同的形式。
若配流盘的结构尺寸参数为:R1=23.5 mm;R2=27.85 mm;R3=38.15 mm;R4=42.25 mm;R5=410.25 mm;R6=49.3 mm;α0=30°;α=40°;φ0=140°;油膜厚度δ1=15μm;缸体转速n=1 500 r/min,压油区压力为21 MPa,壳体回油压力为0.1 MPa;油液采用12号航空液压油,其定压比热容cp=1 950 J/(kg·K),密度ρ=844.1 kg/m3,动力黏度μ=0.021 1 kg/(m·s);计算得出配流盘与缸体间的泄漏流量为1.3×10-5m3/s,即0.78 L/min。由此可得出泄漏功率损失为270.96 W;摩擦功率为190.87 W;油液温升为21.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