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介绍中微子的不平凡身世,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基本粒子。
我们眺望周围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灿烂的星空,皎洁的月光,鲜艳的花朵,啁啾的小鸟;同时大自然的变幻又是那样神秘莫测,那么绚丽纷繁:四季的更替,雷电的咆哮,陨石雨的辉煌,物种的代谢。自古以来,这一切都激发着先民们难以遏制的好奇心和永难满足的求知欲:
我们的宇宙(天、地、日、月、星、辰等)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演化的?
我们的大地(地球)构造如何?为何有那么多沧海桑田的变化?
生命如何起源?人类如何起源?怎样进化为今天的人类?
对于这些问题的追索与探求,导致宇宙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地学、生命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但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却是: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到底构成物质世界的砖石中,有没有最小的砖石(即再也不能剖分它们)存在?
一种意见是,没有。我国古代名家学派代表、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说,一尺长的棒子,每天截掉一半,永生永世也不能截完。这种意见,实质上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另一种意见是,存在最小的砖石。世界上万物均由这些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用我们战国时代著名哲人惠施的话就是“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即最小的物质单元没有内部结构,叫做“小一”。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继承他的老师留基伯的思想,创立了著名的“原子论”。原子(atom),希腊文的原意是不能再分。
德氏原子论认为,自然界存在土、水、气和火4种元素,相应于4种形状、大小都不同的原子(如火原子是球形的)。这些原子的不同组合与运动,似乎可以合理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如水的蒸发、香气的弥散,乃至宇宙的形成等。
大约比希腊原子论稍后,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墨子在《经说》中关于“小一”、“原子”的思想,说得更明确,更生动了。他称这些最小砖石为“端”,宣称“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又说原子具有“非半”的性质。即是说“端”是不能剖分的物质的始原质点,其本身是没有大小的。这不就是惠施的“小一”、德氏的“原子”么?不就是今日的基本粒子的定义么?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
“基本粒子”一词,是拉丁语“elementaryparticle”,其原义就是始原、不可分、最小和最简单的物质单元的意思,实际上是“原子”、“小一”和“端”的同义词。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科学的发展,“小一”与“端”没有被采用为科学名词,“原子”一词已演化为一个特定的物质层次,其本义倒渐渐隐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而原来的“小一”、“端”和“原子”的角色,倒是由“基本粒子”一词来承担了。
但岁月的流逝,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兴起,使人们变得比较聪明起来。人们感到上述两种观念似乎都有道理,但都有所不足。
就人类认识能力而言,对物质微观的认识是无限的,而且就微观结构来说呈现“梯级结构”模式。用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戴维斯的话来说:“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是由中子与质子构成的。”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中子与质子等是由“夸克”构成的。许多人相信,随着实验手段的改进,有可能发现更为基本的微观层次。这种认识的深化和递进,永远不会有终结的。这不就是惠施所说的“万世不竭”么?
然而,就一个时代,限于实验手段和其他种种局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有阶段性的。就这个意义上说,每个时代都会有为数不多的真正基本粒子,浑然一体,不可再分,是一切物质的建筑砖石。
如果说“原子”作为基本粒子的桂冠,直到19世纪末才卸下来,持续2000余年,而中子和质子一类强子有此桂冠都不过半个世纪而已。今日基本粒子的桂冠由谁戴着的呢?
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层次
答曰:“主要是两类:中微子与电子一类的轻子与夸克。也许还包括光子、胶子等一类的媒介粒子。”这些粒子的具体性质我们以后还会介绍。至于还有许多理论预言但尚未发现的粒子,我们都置而不论。
夸克及探测轻子
粒子物理,或对于“始原”粒子的探索,始终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最重要、最富于挑战性的领域。世纪之交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经过世界范围认真评选,上榜名单是: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麦克斯韦、卢瑟福、狄拉克、玻尔、海森堡、薛定愕、费曼(次序是作者任意排定的)。大家可以看到,其中至少有7个人与粒子物理有关,或者就是现代粒子物理学的鼻祖。基本粒子物理学在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中所占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