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8年8月28日晚,法国业余天文学家梅西耶(1730~1817)在浩瀚的星空中正在寻找彗星,他突然发现一个云雾状的“斑块”。梅西耶判断,这个“斑块”的形态虽类似彗星,但它的位置却一直不变,显然它不是彗星。那它是什么天体呢?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梅西耶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记录了下来,他一共发现了103个这样的“斑块”。第一次发现的“斑块”被列为第1号,即M1。这里的“M”就是梅西耶名字的缩写字母。
梅西耶的记录引起了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天王星的发现者威廉·赫歇耳的高度重视。在长期的观察核实后,赫歇耳将这些云雾状的天体命名为“星云”。
由于当时望远镜分辨率不够高,河外星系的一些星团看起来呈云雾状,这就是为什么把它们称为“星云”的原因。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勃(1889~1953)测量仙女座大星云距离后,他证实,某些星云是和银河系相似的恒星系统。由于人们称呼的习惯,某些河外星系有时仍被称为“星云”,例如,大小麦哲伦星云、仙女座大星云等。
大麦哲伦星云
人们意识到这样的划分太过于笼统,不利于人们对天体问题的深入研究,于是就根据物体特征,将原来笼统的“星云”细划分为星团、星系和星云3种类型。
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有些地方甚至接近真空。可是星云的体积却十分庞大,方圆可达几十光年。所以,一般情况下,星云甚至比太阳还要重得多。
星云和恒星有着密切的关系。恒星抛出的气体将成为星云的一部分,星云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压缩成为恒星。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星云和恒星是能够互相转化的。观测证实,星际气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两种元素,这跟恒星的成分是一样的。
行星状星云
从形态上来说,星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广袤稀薄而无定形的弥漫星云,具有无规则形状,星云边界直径最大为几十光年,重量在10个太阳左右。比较著名的弥漫星云有猎户座大星云和马头星云等。另一种是亮环中央具有高温核心的行星状星云。行星状星云为质量较小的恒星爆炸后产生,核心为白矮星,外形呈圆盘状或环状,带有暗弱延伸星云。行星状星云的样式有些像吐出的“烟圈”,中心是空的,其中间有一颗很亮的星。当恒星不断向外抛射物质,就可形成星云,可见,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演化到晚年的结果,比较著名的有宝瓶座耳轮状星云和天琴座环状星云。此外,还有一种尚在不断地向四周扩散的超新星剩余物质星云。它们是超新星爆发后抛出的气体形成的,这类星云的体积也在膨胀之中,最后也趋于消散。
北美洲星云
大自然是神奇无比的,在放眼浩瀚太空时,总会不时地看到一些堪称“奇迹”的星象,如天文工作者拍摄到的两幅星云图。它们被称为“上帝之眼”和“上帝之唇”。
2009年2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欧洲天文学家拍摄到一幅壮观的照片。看上去,它像一个“宇宙眼”,也被称为“上帝之眼”。蔚蓝色的“瞳孔”和“白眼球”的四周是肉色的“眼睑”,与人眼极其相像。这个“上帝之眼”是浩瀚无边的,它散发出的光线从一侧到另一侧要两年半的时间。它是由位于宝瓶座中央的一颗昏暗的星发出的气体和尘埃形成外壳。也许,太阳系在50亿年后将遭受同样的命运。这个“上帝之眼”距地球700光年,天文爱好者可借助小型望远镜隐约地看到它。他们把它称为“螺旋星云”,这片星云覆盖的天空相当于一轮满月的四分之一。这张壮观的照片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一台巨型望远镜拍摄到的。这架望远镜安装在智利的拉西拉山顶。照片清晰,以至于我们可以在中央“眼珠”内看到遥远星系。
上帝之眼
无独有偶,美国宇航局也曾拍到一张图片,其中的内容反映着“暮年”恒星形成的星云。看过照片的人都注意到,星云的形状酷似要亲吻的嘴唇,仿佛宇宙正在亲吻人类。这是一颗正在衰亡的恒星——船底座中的一颗星。它距地球16000光年,属于银河系最大的天体之一。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5倍,亮度是太阳的100多万倍。由于它正在进人“暮年”,所以迅速燃烧着,其内部的物质被释放出来,并形成了星云。
蟹状星云——“天关客星”的传奇
“蟹状星云”位于金牛座,离地球大约是6500光年。它弥漫在一个很广的范围中,约为12光年×7光年。由于亮度太小(8.5星等),肉眼是看不见的。
最早记录蟹状星云的是中国天文学家。1054年,中国有一位名叫杨惟德的官员,他向皇帝奏报,在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客星”。600多年后,英国的一个天文爱好者于1731年发现了它,但不是一颗“星”,而是一团“云”。1771年,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制作“星云星团(M)表”时,把第一号的位置留给了蟹状星云,即编号为M1。
1892年,美国天文学家拍下了蟹状星云的第一张照片。30年后,当天文学家与蟹状星云以往的照片进行对比时,他们发现,蟹状星云仍在不断地扩张着,而且速度竟然达1100千米/秒。这激发了人们对蟹状星云的兴趣。
由于蟹状星云扩张的速度非常快,天文学家便根据这一速度来逆推蟹状星云形成的时间。得到的结果是:在900多年前,蟹状星云的大小可能只相当于一颗恒星的大小。因此,在1928年,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勃首次把蟹状星云与超新星联系了起来。他认为,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遗迹。
根据中国宋代史籍中的记载,在现在蟹状星云的位置上,在1054年7月4日(宋仁宗至和元年的五月己丑)的寅时出现过亮度极高的“天关客星”。
宋史·天文志-第九
宋史·仁宗本纪
在史书中,北宋司天监(掌管观天的机构)对“天关客星”的突现做过长期的观测,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
己丑,客星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没。——《续资治通鉴长编》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宋史·天文志-第九》
(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宋史·仁宗本纪》
嘉祐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宋会要》
甚至日本的观测者也有记录,即:
天喜二年四月中旬以后,丑时客星出觜参度,见东方,孛天关星,大如岁星。——《明月记》
由此得知,在“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年7月4日)开始,有“客星”出现在“天关”(金牛座ζ星)附近,星的颜色是赤白的。由于光度如“太白”(即金星),它在最初的23天中,即使在白天,人们也能见到它。直至一年多后的“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即1056年4月5日)才消失了。
这个“客星”果然是一个“不速之客”,最初的23天里,这个“客星”竟然像太白金星一样亮,以至于在白天都可以看到(“昼见如太白”和“凡见二十三日”)。当“客星”隐去时已是1056年4月5日,距客星出现的日期已过643天了。在这些时日中,只要条件允许,司天监的人员总是对这个“客星”进行认真的观测。他们详细的记录(如“客星”的位置、颜色和亮度)资料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对于研究恒星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经过天文学家的研究,人们已经知道,“天关客星”的出现实际上是一次超新星爆发的过程。由于超新星爆发的材料非常稀少,这就更显出“客星”观测资料的重要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