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乙醇和1-丁醇的蒸馏与分馏原理

乙醇和1-丁醇的蒸馏与分馏原理

时间:2024-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实验采用酸催化环己醇脱水的方法来制备环己烯。用小火加热混合物至沸腾,控制分馏柱顶部温度不超过90℃[2],缓慢蒸出生成的环己烯和水[3]。因为反应中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物,环己醇与环己烯形成共沸物,环己醇与水形成共沸物,所以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宜过快,以减少未反应的环己醇蒸出。本实验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比较合适,因为它可除去少量未反应的环己醇。

Preparation of Cyclohexene

【目的要求】

1.学习用环己醇脱水制取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掌握分馏的基本操作技能。

3.学习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熟悉分液漏斗的操作。

【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酸催化环己醇脱水的方法来制备环己烯。这是一个通过碳正离子中间体进行的单分子消去反应(E1)。

在平衡混合物中,环己烯沸点最低,可以边生成边蒸出,从而提高产率。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馏装置,蒸馏装置。

试剂:环己醇(沸点160.84℃,相对密度0.9624),浓磷酸(浓度为85%),饱和食盐水,无水氯化钙。

【操作步骤】

在50 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4 mL(10.0 g,0.10 mol)环己醇及5 mL浓磷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振荡使之混合[1],装上分馏装置,用小锥形瓶作接受器,置于冰水浴中。

用小火加热混合物至沸腾,控制分馏柱顶部温度不超过90℃[2],缓慢蒸出生成的环己烯和水(混浊液体)[3]。若无液体蒸出时,可把火加大。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量的残渣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加热。全部分馏时间约需1小时。

馏出液用食盐饱和,再加3 mL 5%碳酸钠溶液中和微量的酸。然后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层,分出有机相(哪一层?),加1~1.5 g无水氯化钙干燥[4]

待液体完全澄清透明后,滤入干燥的烧瓶中,水浴加热蒸馏[5],收集82~85℃的馏分于一已称重的干燥锥形瓶中。产量4~5 g。

本实验约需4小时。

【注释】

[1]脱水剂可以是磷酸和硫酸。磷酸的用量必须是硫酸的一倍以上,但它却比硫酸有明显的优点:一是不生成碳渣,二是不产生难闻气体(用硫酸则易生成SO2副产物)。

[2]最好用简易空气浴加热,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因为反应中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70.8℃,含水10%),环己醇与环己烯形成共沸物(沸点64.9℃,含环己醇30.5%),环己醇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7.8℃,含水80%),所以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宜过快,以减少未反应的环己醇蒸出。

[3]在收集和转移环己烯时,宜充分使之冷却以免因挥发而损失。

[4]应尽可能将水层分离完全,否则将增加无水氯化钙的用量,使产物更多地被吸附而招致损失。本实验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比较合适,因为它可除去少量未反应的环己醇。

[5]产品是否清亮透明,是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外观标准,因此在蒸馏已干燥的产物时,所用蒸馏仪器都必须充分干燥。

实验指导

【预习要求】

1.复习烯烃的一般制法和醇在酸性条件下脱水成烯的反应历程。

2.参看“实验4分馏”,了解分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

【思考题】

1.在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顶部的温度?

2.在粗制的环己烯中,加入食盐使之饱和的目的何在?

3.写出无水氯化钙吸水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什么蒸馏前一定要将它过滤掉?

(编写:詹国平 校核:罗一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