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奥地利有一个医生叫恩布鲁格,他终日里冥思苦想,为一个医学问题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困扰他的问题是: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检查人体的胸腔积液。他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做了很多次实验,终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有一天,恩布鲁格突然想到父亲每当想要测试桶内还有多少酒的时候,总是会用手敲一敲酒桶,根据声音来做判断,而父亲的判断每次都那么准确。恩布鲁格想得出神:人的胸腔和酒桶不是很相似吗?如果采用敲击的方式来探测胸腔里的积液,说不定也能成功。就这样,“叩诊”的方法由此问世。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着既定的联系,如若采用侧向思维,曲线找出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间的联系,说不定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想要打破思维定式,不妨多训练侧向思维的技巧,掌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精髓。
侧向思维发散图
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都习惯运用正向思维,直视问题锋芒,打算正面解决。正向思维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好用的,一旦遇到障碍,可能就“卡”在了那里。而侧向思维却能够帮助我们绕过障碍,避开问题的锋芒,曲径通幽般迅速地到达目的地,为我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拿同一项事情来说,如果我们站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哪怕我们所处的是同一个角度,也会因分析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思维僵化的人想问题不懂变通,懂得运用侧向思维的人却总能够在复杂的事情面前找到一条最容易攀登的捷径。
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妨扩宽思路,试着从侧面进行思考,说不定会就此打开新的天地。思维活跃、情商高的人思考的时候总“左思右想”,说话的时候总“旁敲侧击”,只因他们深谙侧向思维的要点。如果我们能够从别人根本没有注意或者不屑一顾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我们一定能够比其他人更早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侧向思维主要包括侧向移入、侧向转换、侧向移出这三种应用方法。
·侧向移入指的是摆脱固有的思维习惯,跳出固定的范围与领域,将目标瞄准其他方向的;或者受到其他板块事物的特征、属性、机理等因素的启发,从而转变思考问题的模式。或者干脆将其他板块成熟的技术、方法移入自己的领域,加以利用。
直升机尚未问世之前,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克服飞机顶上旋转桨产生的反扭矩。俄裔美国人西科斯基一反常规思维,从竹蜻蜓的原理得到启发,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一个尾桨,用这样一个附加物成功解决了反扭矩的问题,使得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直升机由此诞生。由此可见,采用侧向移入的方式对于解决技术难题抑或是发明创新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侧向转换指的是不按照常规思维来看待问题,而是转换角度重新审视问题;抑或者将转换解决问题的方向,以另一种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有一个年轻人想要过河,他站在河边对着船夫们大喊:“请问你们哪位可以送我过河?”
附近的船夫们都聚集了过来,有的说:“我水性十分好,坐我的船安全,你还是坐我的船吧!”有的说:“我的船结实无比,坐着也舒服,我看你还是坐我的船比较靠谱!”
这个年轻人思忖着,久久做不出选择,突然间,他看到一个憨厚的船夫老老实实地坐在自己的船上,并没有过来招揽生意,年轻人起了好奇心,便走了过去,询问起来:“请问你的水性好吗?”
那个船夫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我并不会游泳。”
谁知年轻人一听便高兴地跳上了这个船夫的船,还吩咐他赶紧开船。
这个年轻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他认为,作为一个船夫却不会游泳,一定十分自信自己的划船技术,而且船夫不会游泳,划起船来肯定会格外地小心,坐这位船夫的船一定比别的船更安全。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侧向转换法。
·侧向移出指的是一种跳出现有领域思考问题的方式,即将客观存在的设想、技术、产品等从原先的领域中分离开来,并将其运用到其他领域中去。
使用侧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时候,记得要充分打开思维,特别留心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表面上与问题毫无联系的现象,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提醒自己不要落入惯性思维的窠臼。
拉链的发明过程就是完美的侧向思维移出案例。一个叫作贾德森的人为了解决系鞋带的烦恼,成功发明了拉链,并在1905年获得了专利权。后来,一个叫作霍克的军官注意到了这项特殊的发明,他摩拳擦掌,决定专门建厂生产拉链。但是拉链的批量生产的问题却叫霍克犯了难,他前后一共经历了19年,才成功研制出拉链机,可是当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使用拉链代替鞋带,霍克付出了种种努力,却仍然卖不出他生产的拉链。
后来,一个服装店的老板在了解到拉链的时候打开了思路,他聪明地想到,拉链虽然不能代替鞋带,为何不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呢?随后,他生产出了带拉链的钱包,一时间掀起了销量狂潮,成功赚了一大笔钱。随着时间的发展,拉链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被誉为影响现代文明的十项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