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这个词汇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深究之下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博弈一般被人们认为是两个人在下棋,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象棋、桥牌、赌博,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收集来判断对手的下一步计划,从而想出办法将其打败。
博弈论被引入经济学中已经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了,当时冯·诺伊曼和摩根斯顿合作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有何效用。
博弈论的应用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广泛,它涉及了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多个领域。当个人、团队及其他组织陷入困境时,总能依靠收集到的信息,对对方可能做出的选择进行预判,对自己的下一步选择进行决策,而这一过程,则是博弈的过程。
世事如棋。人生都如同下棋,落子无悔,因此每走一步我们都要分外谨慎。生活这副看不见、摸不到的棋盘上布满着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幻化成每一个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往往能下出一个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因为他们擅长揣摩对手的内心,从而对其进行牵制,进而做到后发制人。
田忌赛马中的博弈
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军事家孙膑利用博弈论的有关知识最终帮助田忌在赛马中取得了胜利。齐王与田忌的比赛为三局两胜制,双方分别用上、中、下三种优劣不同的马进行比赛。于是,在该比赛中共有六种策略。而在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均优于田忌的马,田忌的选择空间就被缩小了。
田忌最终选择的策略是:以劣马对齐王的上马,以上马对齐王的中马,以中马对齐王的下马,从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在这个小故事中,齐王的策略可以说是公开透明的,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所以要想做出正确选择其实不难。而日常生活中,竞争对手的策略是不公开的,需要我们去搜集相关信息,根据现有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做出决断。
不过,在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采用的是占优策略,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无论对方如何选择都能避免出现最糟糕的结果,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这种方式在现实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两车相向而行在一条狭窄的路上这一情况。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在此种情况下根本行不通。一个冲动直接撞上去,极有可能导致两车同时车毁人亡,最终都变成受害者。不管一方前进、一方倒退还是两方都倒退,总有至少一方会损失时间。
这时,就涉及斗鸡博弈的相关概念了。如果两位车主分别用甲乙代替,这个时候会产生四种策略,在标准式的矩阵内,可以选择甲∶乙=前进∶后退或甲∶乙=后退∶前进,即其中一个选择后退,来达到纳什均衡。如果两方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就只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这时,其中一方的小小牺牲反而会给双方带来好处。
除此之外,生活中,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是看中央一台还是中央六台,在恋爱中是继续还是分手,出门散步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去菜市场是买白菜还是买西红柿,都涉及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而博弈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才是最为广泛和成功的,它涉及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企业对自己生产商品的定价、新产品如何进行宣传、如何与其他公司进行业务谈判等。我们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生产同种商品的厂家降低价格来扩大商品的市场份额,以此来击败对手的例子。
在两家公司实力相当和市场份额既定的情况之下。在甲看来,无论乙如何选择,对他而言实行薄利多销的销售政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都是最好的选择。如此一来,甲都会实现赢利的目的。以上为甲公司的占优策略。
面对甲公司的举措,乙公司应该怎么做呢?它也有两个选择,要么降价,要么维持原价。但如果乙选择后者的话,就意味着它要眼睁睁地损失掉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了。虽然降价在短期之内会损失掉乙的小部分利益,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利大于弊的。明智的做法是乙也进行降价。既然同时降价,就会涉及降价幅度的问题,于是,双方挑起了一轮轮价格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了解对方的降价信息,就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从而获得最后的胜利。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渔翁指的就是消费者。消费者确实会在甲乙的价格战中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同等质量的商品。
人与人之间,厂商与厂商之间存在博弈,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会有博弈的存在。有关我国钓鱼岛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中日之间的一场战略博弈。这种博弈往往会影响到国家安全,乃至世界的和平。
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对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及管理方式的优化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它也为我们找到最优解决方案提供了一条捷径。而在这中间,我们也看到了信息在博弈论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的一切判断和决策,都是基于手中掌握的信息而言的,因此,想打好这场硬仗,既要有理论,也要掌握有价值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