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维修性的定义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从定义中可见可维修性包含了以下要素:
(1)它是通过设计所赋予产品的一种固有的属性。
(2)它是使产品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的尺度。
(3)这种尺度涉及产品本身,维修人员素质,维修的方法、设备、环境和资源等。
(4)此尺度是随机变量,具有统计的意义,可用概率来表示。
下面对描述维修性的基本参数进行介绍。
1)维修度M(t)
维修度可以定义为:可维修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的概率。它是产品维修性好坏的概率度量,是可维修难易程度的表征。越容易维修,产品的M(t)就越大。
维修度M(t)是维修时间T的函数:
M(t)=P{T≤t} (2-22)
且
由于产品发生故障的时间和部位具有随机性,所以修复时间T是一个随机变量,因而,维修度M(t)也定义为修复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的概率。维修度M(t)函数曲线如图2-5所示。
图2-5 维修度函数曲线
可以看出,维修度M(t)是随维修时间T的增加而增加的函数,其增加的速度常用维修时间密度函数m(t)表示。
2)维修时间密度函数m(t)
上式积分后可得
m(t)=d M(t)/dt(2-23)
称为维修时间T的概率密度函数,简称密度函数。
维修密度函数反映的是产品在t时刻被修复的可能性。
3)维修率μ(t)
维修率反映的是在t时刻以前产品还没有被修复的情况下,在时刻t的单位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的条件概率。
μ=m(t)/G(t)(2-25)式中G(t)=1-M(t),称为未维修度。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ct是维修时间T的数学期望值,有时也记作MTTR:
5)平均预防维修时间P
产品全部维修活动(排除故障维修与预防维修)时间的平均值
式中:λ为装备的平均故障率,如每小时平均故障次数;f P为装备预防维修的频率,如每小时平均预防维修次数。
7)修复时间中值Mct(或ERT)
设修复时间T的维修度为M(t),使M(t)=0.5成立的时间t称为修复时间中值,记作Mct。
由上述定义可知,M(Mct)=0.5
同理,可定义预防维修时间中值MP。
8)最大修复时间Mmaxct
当产品达到规定维修度(通常是90%或95%)的修复时间,也即预期完成全部修复工作的某个百分位所需要的时间。
若修复时间T服从指数分布,当要求M(t)=95%时,相应的Mmaxct≈3ct。
同理,可定义最大预防修复时间Mmaxpt和最大维修时间Mmax。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