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物时,我们经常需要知道物体的“重”,生活中所指的“重”,大多时候是指物体的质量,而不是重量。
古代质量单位形式多样,各国也各不相同。波斯用卡拉萨作质量的单位,1卡拉萨约合0.834千克;古埃及用格德特,1格德特约合9.33克。我国秦代的度量衡制度中规定:
1石=4钧 1钧=30斤 1斤=16两
古代的1斤约合0.256千克。
在英制中质量的单位有磅、盎司、打兰、格令等,它们的关系是:
1磅=16盎司=265打兰=7000格令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国际千克原器
质量的概念内涵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而且在不同的领域,质量的内涵也略有差别。
早前,质量的概念是由大科学家牛顿创造的。牛顿在他著名的牛顿第二定律中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就是质量。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更多地体现了物体的惯性属性,称为惯性质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更能代表牛顿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种质量体现了物体的引力特性,称为引力质量。研究表明,不管是惯性质量还是引力质量,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是等效的。
我们在评价秦始皇嬴政个人的历史功绩时,对他的褒扬之处就有他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单位对社会经济发展太重要了。质量单位的统一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是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也是最早定义的基本单位之一。起初,质量单位千克是这样规定的:在4℃时,标准大气压下,1立方分米的纯水的质量为1千克。
但是,这种规定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难以保证1立方分米纯水在4℃的质量是不变的,特别是在不同的大气压下,纯度不同的水的质量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规定首先要测量水的体积,而取水的体积时要用到长度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作为基本单位,质量单位不能依赖于长度单位而定义。同样,确定温度4℃时,就有温标的问题,因为不同介质的温度计定义的4℃是略有差别的。当然,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各个国家都想以自己国家原有的质量单位定义为标准,这样就存在互不相让、各自为政的现象。存在这么多问题,又鉴于19世纪法国在科技上的地位,法国在1799年制作的铂质砝码最终成为基准,成为计量的权威。
1878年,国际计量局向伦敦的约翰逊·马瑟公司订购了3个铂铱合金圆柱体砝码,并在巴黎进行了抛光和质量值的精密调准。
1887年10月15日,国际计量委员会正式决定,将上述3个铂依合金圆柱体砝码中的一个的质量定义为1千克,这项决定于1889年9月26日获得了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的批准。被规定的那个铂铱合金圆柱体砝码就是国际千克原器,以后的国际千克原器复制器就按照此原器的标准来制作。国际千克原器复制时规定,铂铱合金中铱的含量为10%,合金密度为21.558 g/cm3,高度与直径都是39 mm。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后,国际计量局将40个调准过的基准型铂铱合金砝码中的34个分发给各个米制公约成员国。1929年至1974年间,又制作了23个千克砝码。1965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得了一个。
国际千克原器保存在国际计量局,为了防止空气和杂质干扰,它被放在用三层玻璃罩罩住的专用器皿内。但即便如此,千克原器的质量也在逐年发生变化,近120年来,质量变小了50微克,科学家也找不出其中原因。
以国际千克原器的方法来定义质量单位,稳定性不够。鉴于国际千克原器实物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变化是不可忽略的,对现实影响巨大。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来重新定义质量的单位,这是非常迫切的。但是,对单位重新定义不能是随意的,定义至少要比原有的定义更好,这体现在以下七个特征:一是新老定义之间保持连续性;二是新定义应比老定义的测量不确定程度更小;三是新定义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四是新定义应与其他基本单位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五是原则上保证在任何时候和地点都能复现这个定义;六是新定义的依据应该是可接受的物理学定律;七是新定义的概念清晰,易被理解。
目前,计量专家对千克的定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去定义,采用普朗克常数h,通过瓦特天平的测量来间接导出质量单位千克的定义;二是用原子的质量,通过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NA来直接导出质量单位千克的定义。
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质量是描述宏观物体的一个物理量,属于牛顿力学的范畴。基于原子质量的定义具有明显的符合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直观含义,因此,上述第二种定义是可被直接接受的。但是,由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利用普朗克常数来间接定义千克,也是可行的,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以普朗克常数来间接定义千克,表述为:千克是一个质量单位;其量值为固定的普朗克常数的数值,它精确地等于6.626×10-34,单位是J·S。
宏观的质量与量子力学的普朗克常数之间不可能直接相联系,而是通过瓦特天平来实现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由宏观电学量子效应(即约瑟夫森效应和量子霍尔效应)所提供。
目前,各国科学家有用瓦特天平测量普朗克常数的,也有用质子旋磁比法和硅原子计数法来间接测量普朗克常数的,相比较而言,用瓦特天平测量的结果不确定度更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