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断层之后,由于断层的复杂性,需要在断层建模以后,对断层进行交互编辑,使其更加合理。如果能够在三维环境下进行编辑,那对使用者而言将是非常直观和方便的。
1.断层编辑
在三维中进行编辑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对象的拾取;第二是移动对象的方向及移动距离。第一个问题已经讨论过,第二个问题如果能够从屏幕上的两点得到三维空间的一个向量也就解决编辑问题,为此系统为结点设计了如图7-19所示的辅助工具帮助编辑断层柱上的关键点,该辅助工具也是三维几何体,其作用是记录选择点的位置和计算移动的向量。
(1)通过射线相交测试选择三维场景中一个几何体,将交点(将要编辑的点)记作a,并在该点处显示编辑辅助工具,如图7-19所示。
(2)选择辅助工具中的一个坐标轴,然后沿着该坐标轴在屏幕上移动,记移动中相继的两个坐标点为pi和pi+1。
(3)通过上述计算得出pi和pi+1在投影平面上的坐标,然后,通过将pi和pi+1转化到世界坐标空间,记为。
(5)a'=a+v就是编辑点的新位置。
图7-19 断层交互编辑方法
2.面数据编辑
储层建模得到的储层参数模型,虽然建模时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多种数据,由于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建立的模型有时不完全符合地质规律,需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融入到三维模型中去,这就需要修正已经建立好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的交互编辑主要是三维点的编辑方式,即在三维环境中通过修正某点的空间坐标来修正三维模型。
三维点编辑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改变某点的属性来改变该点单元格的属性,主要由该点所处的位置、该点校正量的大小、该点对属性的影响程度等决定。该点的校正值越大,该点影响的范围越大;该点越能表征储层属性变化的趋势,该点的影响范围就越大。通过修正三维空间点位的地层变化来修正地质体三维模型的步骤如下。
(1)选择要编辑的三维空间点。通过鼠标选定点的屏幕二维坐标计算出该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实际坐标,根据该坐标搜寻可见的空间对象。
(2)三维空间点的交互编辑。在储层建模中主要有修改点的位置和点的属性两种。点的位置修改是在选定好位置后通过鼠标的移动来确定选定点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方向通过鼠标移动的方向确定,大小通过鼠标移动的距离来确定。属性的修改则是在选定位置后直接输入该点的属性值来达到修改的目的,但效率往往十分低下。如要修改沉积微相模型,一个一个节点修改,工作量太大,因此将单个点的修正按照一定的规则扩散到局部区域,前提是必须首先确定该点影响的范围,这可以借鉴GIS中点缓冲区的计算原理。该点对储层属性的影响大小主要是通过Δr的大小来衡量的,Δr为该点的影响半径,根据该点对储层物性影响大小确定一个缓冲区的范围,缓冲区边界以外的区域不受该点修改的影响,对于缓冲区内部,该点的储层属性变化根据属性的性质来决定,如果是离散属性,如沉积微相,都用同一沉积微相代替;若是连续变量,则对储层属性的影响由该点向缓冲区边界递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