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砂体横向分布特征

砂体横向分布特征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研究根据上述原理,以小层为单位对工区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下段储层砂岩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工区南东部W5、1-42井一线发育的河道砂体厚度为20~22m。

平面上,砂体的分布受沉积微相相带的影响和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的地区储层砂体厚、砂泥比高,顺河道走向砂体连续性好,垂直河道走向连续性差;河口坝发育地区砂层厚、砂泥比高,连续性好;前缘席状砂微相发育地区砂层薄,连续性好;分流间湾微相分布地区则以泥质沉积为主,间或夹薄层的河道漫溢砂体。本次研究根据上述原理,以小层为单位对工区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下段储层砂岩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J小层:该小层发育两条河道,一为1-24、1-52井区的单河道,二为1-35、1-505、1-55、1-46、1-704、1-95井区分叉合并的复合河道。相应地,砂层发育有两个厚度中心,1-24、1-33井一线砂体最大厚度10m;1-35、1-405、1-505、W21、1-75、1-94井一线砂体最大厚度可达12m,也表明了该复合河道的主河道位置与延伸方向(图9-22)。

图9-21 小层砂岩厚度平面等值线图

J小层:该小层河道砂体极为发育,工区由南西到北东共分布有三条主河道,南部河道砂体最大厚度20m,分布于W5井附近;工区中部砂岩厚度8~12m,分布于1-25、1-44、1-73井一线;工区北东部砂岩最大厚度10m,分布于W23、1-56井区和1-85、1-95井区(图9-23)。

J小层:该小层仅有一条复合河道发育于工区的中到北东部,砂体的厚度中心一条分布于1-405、1-64、1-52井一线,另一条分布于1-84、1-75、1-76井一线,表明了两条主河道的位置,二者在W21井附近连接为一个河道(图9-24)。

J小层:工区北西部的1-405、1-46、1-507井区发育椭圆状河口坝沉积,由此形成了以1-46井为中心的砂岩分布区,厚度可达20m,其南东部为三条终止于河口坝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分布于1-76、1-95井区,厚度22m;1-84、1-94井区,厚度28m和1-63、1-44井区,厚度12m。工区南东部W5、1-42井一线发育的河道砂体厚度为20~22m(图9-25)。

J小层:该小层为河口坝最为发育的时期,工区南西部的大面积河口坝砂体以W5、1-42、1-62井区最为发育,厚度20~38m;工区北东部1-47、W23井区的河口坝砂体厚度也达到了24m。此外,工区北东部还发育了三条水下分流河道,其中,W1、1-505井区河道砂体厚16m,其W21、1-84井区的分支河道终止于河口坝,砂体厚10m,而1-76、1-95井一线的河道也终止于同一个河口坝,砂体厚8m(图9-26)。

J小层:该小层的主要河道分布于W5、1-52井一线,呈近东西向延伸,砂层最大厚度12~14m。此外,工区北西部W21、1-85井区的小型河道也形成了薄层砂体的分布,砂层最大厚度仅4m(图9-27)。

J小层:工区内由西至东共发育了三条主干河道,其中,分布于1-21、1-22井区的河道宽

图9-22 小层砂岩厚度平面等值线图

图9-23 小层砂岩厚度平面等值线图

图9-24 小层砂岩厚度平面等值线图

图9-27 小层砂岩厚度平面等值线图

J小层:该小层在工区的中部到南西部发育了大面积的前缘席状砂沉积,但其砂体的发育并不均一,出现了几个砂层厚度较大的区域,一为W5井区,砂层厚26m,其次为1-34和1-604井区,砂层厚22m,三者均分布于前缘席状砂微相的中心地带。此外,工区北部沿1-46、1-606、1-85井分布有呈南东-北西向延伸的河道砂体,砂岩最大厚度出现在1-85井区,可达16m (图9-29)。

图9-28 J小层砂岩厚度平面等值线图

J小层:该小层以分流间湾的泥质沉积为主,只发育了两条主河道,其中,1-24、1-44、1-63井区的河道砂体厚12~16m,呈近东西向延伸;1-57、1-66、W21、1-705井区的砂体近南北向分布,厚度12m(图9-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