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报道体裁的变化

报道体裁的变化

时间:2023-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1862年9月6日外国人办的报纸《上海新报》上有一条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报道,新闻要素俱全,标志着我国消息的进一步发展。
报道体裁的变化_新闻的传播形态之嬗变

在信息产业化浪潮的推动下,新闻产品虽然具有了很多商品的属性,当然它也需要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来实现它的使用价值而获取自身的价值,但是新闻产品归属于文化产品,它的社会属性是不容忽视的,要讲求新闻产品的社会效益。而影响一个新闻作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双重价值的发挥有很多因素,宏观角度如传媒体制、教育水平、社会购买力、媒介结构等,都会决定新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媒介的定位、新闻报道的立场等样态的呈现。从微观层面看,一个新闻作品自身的表现形式直接决定了新闻作品传播效果与社会功能的发挥。受众接收新闻信息往往是从一个一个的作品开始的,作品中或明显或潜在的各种思想、观点、意义,甚至所传递的基本事实都可能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从形式上看,新闻作品的体裁便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新闻作品选择何种体裁样式往往受到事实的时效性、情节的复杂性、表达的目的、刊播的空间等因素的实际影响。不同的新闻体裁带给受众的心理受阅体验是不一样的。消息作品重在客观传递事实、通讯作品重在情感体验、评论作品重在启发教育等,受众长期接触何种体裁的新闻作品,所形成的社会认知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如长期接触通讯,可能会较为感性,而长期接触评论则可能会很理性。因此探本寻源,究竟何种新闻体裁对事实的传播效果是较好的,还要回归到新闻体裁自身的特点上。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客观事实是本源,大众媒介通过自身的专业化操作手段,借助一定的符号向广大受众传递着一定量的信息和意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作为传播的主体就要考量如何将“事实”、“符号”和“意义”这三个重要的要素呈现出来,因此,把握新闻体裁的核心特点对于正确且高效的传播新闻信息意义重要。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其研究表明: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借鉴到自立的不断规范化、学科化过程。对西方的借鉴,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滋养,商业报纸的出现,反映战争、商情、灾害等内容对新闻的准确性要求以及电讯稿的出现,都从不同角度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写作体裁”[1]。新闻体裁的分类比较庞杂,其形态多样,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也是经历了不断演化的过程的。通常关于新闻体裁基本划分为报道类型的体裁和言论类型的体裁。其中报道类型的体裁包括消息、通讯,言论类型的体裁基本指代新闻评论,其中每一种类型的体裁还可细分很多种类,详见下图:

在该分类中,消息和评论还都具有一种分类方式,即按照内容分,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如经济消息与评论、文化消息与评论、体育消息与评论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如此庞杂的新闻体裁样式是从最初的信息传播所采取的样态中不断地分离,又不断地借鉴文学体裁等样式逐渐发展起来的,更是社会的不断发展、受众的不同需求和广大的传媒工作者的不断和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无力于具体探寻某一种具体类型的体裁样式如动态消息是何时出现并如何演化的,我们将梳理的着眼点放在上一层级的划分结果上,所以消息、通讯和评论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消息

在消息体裁没有诞生之前,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在一起进行传播,没有独立的体裁样式,尤其是远古时代,新闻信息往往被裹挟在占卜信息、歌功颂德的赞誉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警报信息中,尤其是在唐朝报纸诞生之前,大量的新闻信息都是在史官的史书记录或者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的,因此,新闻文体最初都是借鉴文学体裁样式的创作经验和写法的。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新闻信息从其他信息中自觉地分离出来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发现,它显示着人类关注与解读事实信息的新思维、新方法。对新闻事实的认知遵循的是科学的符合论,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思维统摄下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的一种对象性的功能表现”。[2]因此,人们为了满足新闻信息传达的需要,渐渐地探索独立的新闻体裁样式,首先出现的就是消息。

(一)消息的缘起

消息源于信息传播,在原始社会,人们采取一种结群而居的生活方式,以部落或联盟的组织生活在一起,共同狩猎分享食物等。那么在寻找食物或者其他维持生存的东西的过程中,就需要沟通情况、传递信息,哪里有水,哪里有食物等,但此时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传递简单的信息,离我们现在所说的消息距离还很遥远,原始社会传递信息的载体还只停留在一些手势、表情、动作等简单的肢体语言符号上,那么当人类语言出现的时候,传递信息的渠道就拓宽了,但由于空间距离的限制,语言传递的范围很受限制,只能在近距离的范围内传递。那么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又出现了文字。这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传递信息的载体,有了文字,那么消息也就有了物质载体,再加之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对客观世界信息的渴求,消息这种文体也就应运而生了。

现代消息的形成与古代的散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的散文虽然运用文学的笔法,但记述的相对都是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告知功能,往往都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写作,具有一定的纪实性,与纯粹文学创作中的虚构和想象有着不尽一致,这对消息作品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消息文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雏形:天启六年,即1626年,明熹宗时期,明朝《京报》出现了第一条消息,写北京城火药库爆炸的事件,是采访写出来的材料。可见,我国消息的雏形应该产生于17世纪初,此时受到散文的影响就很小了,比较重视采访活动。

发展:19世纪60年代。1862年9月6日外国人办的报纸《上海新报》上有一条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报道,新闻要素俱全,标志着我国消息的进一步发展。

成熟:1872年我国开始有访员这一职业,最早出现访员的是上海《申报》,这是促进消息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1881年12月,天津到上海的有线电报线路铺设竣工,交付使用,由于电报费用昂贵,字斟句酌、需要删去空话和议论,符合现代消息写作,可以说新闻专电的出现,是消息体裁渐趋成熟的一个标志。

那么,在消息形态诞生后,消息的构成要素和写作技巧也在不断地成熟,在消息作品的组成部分中比较重要的是消息的标题和导语。

(二)导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繁到简的过程

尽管在消息形态上走成熟阶段,其形态也未见完备,此时的消息作品还缺少重要的构成部分——导语。我国消息导语的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为什么在消息趋于成熟的时候而没有导语呢?

首先是因为我国早期消息都是一事一报,作品主体容纳的事实要素较少,多是动态性新闻的传播,要求简要交代事实的五要素即可。其次,中国近代报刊受政论的影响很大,对信息的传递功能认识不够,对于报告信息的竞争认识不够,不重视信息,多数为发表政论。最后,当时中国新闻研究处于襁褓状态,没有导语写作要求,新闻学研究也较少。那么,导语在我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寻本溯源,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导语的产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受战争的影响,电传随时会出现被迫中断的情况,为了保证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信息得以传播,就将其放在开篇交代,这样的处理方式促成了消息作品中的倒金字塔结构类型,新闻导语也就应运而生。关于导语在最初的新闻学研究中将其称为“撮要”、“冒头”,如1919年,北京大学教授徐宝璜《新闻学》在讲述新闻写作时,将新闻分为“撮要”和“详记”。关于撮要,他这样记述“新闻之第一段,曰为撮要”;1922年任白涛《实用新闻学》“冒头者,诱起读者读欲之饵也”;著名新闻实践家邵飘萍也对新闻的开篇做过说明,“新闻必须将第一段为大概之叙述,以后再叙远因近因。”等,这些关于冒头、撮要、第一段的叙述说的都是新闻导语。具体来讲,导语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导语,主要表现是将新闻事实的所有要素都在开篇交代,作为消息的导语出现,也称全要素导语。这种处理方式将新闻的所有相关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一并交代,内容很全面,但文字较多,表述繁琐。

这种导语类型能在开篇就将整个事件的发展全貌交代出来,给读者一个整体认知,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内掌握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同时在导语中交代出整个事件的梗概,在刊播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方便编辑进行修改,可以从文后一直向前修改,甚至删减到只剩下导语,仍不失为一个完整的事件介绍,并不影响受众对基本变动的了解。但同时,这种导语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弱势,如写作往往模式化,都是对基本要素的交代,缺乏变化,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形式上呆板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极容易造成消息的导语和主体之间的重复,主体中还是这些基本的事实要素的注解;导语字数过多,和盘托出,既缺少吸引力,又主次不清,重点不明显。

第二代导语,主要表现为在开篇只交代一部分新闻要素,也称部分要素导语,产生在20世纪40年代。这种类型的导语一改全要素式导语的冗长,挑选事实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信息进入导语,既突出了新闻的核心和亮点,又避免了导语与正文之间的重复,导语因为仅突出事实中相对重要的内容,使得导语变得短小精悍,既符合消息写作的简练原则,又方便阅读,能在第一时间给受众最重要的信息。

第三代导语,即多样化导语。又称自由式导语,它不拘一格,用自由而富有想象力的手法来突出新闻中最重要、最引人注意的部分,更加强调形式上的创新。

无论是纸质媒介抑或是电子媒介,尽管其传播特点各不相同,但对消息的导语都会认真地提炼与写作,尤其是当前媒介种类异常繁多的媒介竞争环境中,对第三代导语即自由创造性更是情有独钟,往往借助导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来完成有效注意力的占有,而导语形式的创新也将在未来的新闻实践中不断地被创造。

(三)标题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读报很少会把一整张报纸从头到尾读完,大字小字全部看下来,总是希望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得尽量多的信息,读者拿到报纸一般都是先浏览一下报纸的版面,选择标题最夺目的先看、仔细看,而对那些淡而无味的标题根本就不予以理睬。所以,读者接受信息有这么几个过程:注意和阅读标题、选择读的与不读的新闻、理解、接受。其中,标题是最引人注意的,也是人们去阅读新闻的第一道关口。俗语说“读报读题,看书看皮”,可见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媒体传播的各类消息一般都需要制作标题,除了一句话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特别是在纸质媒体中,记者不论是写消息、通讯、评论或是其他文体,都要自己拟写标题。

在纸质媒体中,消息标题的字号都比正文的字号大很多,加之巧用修辞、讲究词句又对标题的美化装饰处理,就能突出地引导受众,使受众一看标题,就知晓消息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决定自己的阅读选择。传播心理研究证实,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兴趣常常来自于最初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集中,它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现象反映在受众心理上,就是受众常常只注意那些能够深深吸引他们注意力并使之心动的新闻标题。把握头10秒,留下好印象。初次见面的头10秒是展示自己的关键。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无论人们愿不愿意,都凭借第一印象来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所以,一个幽默风趣、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标题常常能牢牢地吸引受众。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配合媒体的立场、地位、风格等多方面的需要,各家媒体的编辑部都会对收到的消息根据具体的情况重新制作标题,实质是媒体对新闻事实做出自己的评价,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新闻导向。同时标题是报刊的眼睛,如果没有标题或处理得不突出,不精巧,整版文字密密麻麻一片,就会分不清眉目,令人感觉沉重。报刊版面的各类标题大小相应,错落有致。再加上线条、图画以及色彩的搭配运用,就能使版面主次分明,富于变化,给人以感官美和阅读美。因此,标题对于任何新闻媒介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战斗武器。那它的完备形态也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

古代新闻标题:无题阶段

中国最古老的报纸诞生在唐朝,提及唐朝诞生报纸的一个佐证材料便是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文章中孙樵记述他看到的报纸的模样时指出“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可见当时的新闻信息是以每天为一个记事周期,新闻是按条记录的,情形非常类似于今天的简讯,因此也不存在标题这样的说法。

近代初期新闻标题:类题阶段

新闻事业进入近代以后,主要指国人自办报刊开始之前的时间段。主要是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中国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化报刊后,国人受到这些办报经验和模式的启发,开始独立办报并在新闻前面加上标题。但此时的标题为某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拟定新闻标题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都是给某一类具有共性的或者是内容相近、或者是事件发生的地域相近、新闻的来源一致,又或者是事件的性质相近等的新闻冠以一个类题。如“奏折”、“本省兵务”、“京郊近事”等。

自办报刊高潮期:政论标题

这里主要指的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创办的报刊时期,这一时期掀起了我国国人自办报刊的两次高潮,报刊的功能主要是为维新派和革命派各自的政治主张进行服务的,因此,报刊上的新闻报道比较少,而政论文章比较多,因此,此时的标题主要是在政论标题的发展层面上,如标题《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等都是直接发表相关观点和见解的,相比评论标题,新闻标题则比较幼稚,发展不大。

20世纪20年代后:新闻标题渐次成熟

诚如前文所述,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中,政党新闻发展的阶段中即以裹挟着大众报业的萌芽前行着,在20世纪初年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开始出现,催生了新闻回归其本质的信息传播功能,因此,新闻的标题逐渐开始关注事实要素,不仅每条新闻具有标题,较重要者,除有主标题外,还有引题和副题,甚至分题(小标题)。新闻标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同其他新闻文体和文章标题有了显著的不同。如1912年5月17日《时报》标题:“汉口发现宗社党之徽章”等。

总之,消息,是信息时代最为流行也是最有新闻性与信息性的一种新闻载体。它短小精悍的篇幅,具有特别迅捷地反映社会生活与人间世事的特点,从而成为在各种新闻体裁中运用最多最活跃的一种,成为当代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基本形式,被新闻界称为新闻报道的主力军。因为其他的新闻报道形式或者是从消息衍化而来,或者是必须依附于消息方能存在。现代报纸每天所报道的内容一半以上是以消息的形式发布的,而且一些通讯、社论、图片、文章、资料也常常要环绕消息来发布。另外,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没有更多的时间阅读长篇大论,迫切要求新闻传播更为浓缩化、简明化和快捷化。报纸体现其新闻性主要靠的就是消息。

二、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各种手段,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属记叙文体。

随着大众传播业的飞速发展,各种传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竞争,大众传媒不断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营销对策。同时,为了使自己有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拳头新闻产品不断地创新。旧有的新闻文体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大批从原有文体中演化出来的新文体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那么通讯便是其中的一分子。消息这种新闻文体从最先出现在报纸媒体上发展至今,仍然承担着传递消息的最主要功能,那么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获得信息这么简单了,而是想要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其影响是什么,以及还需要一些跟实际生活关系不那么密切而恰恰又是不可缺少的心灵上的、精神上的滋补,以及一些终身受益的指导性、经验性新闻等,这些方面的客观需要,是消息这种信息容量比较小的新闻文体所不能完成的。因此,通讯这种大容量、灵活、丰富的体裁便应运而生了。

通讯在中国的发展百余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体样式,最初由通信发展而来。消息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以最少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侧重传播事实的概貌,但是随着人们对信息的深度渴求,对信息的细节的阅读愿望的加强,消息这种体裁样式难以满足这种受阅变化,因此,在上世纪初叶,作为消息补充和展开的通信兴盛起来,直到五四运动前后,通信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新闻体裁样式之一的通讯,在新闻传播的阵营中逐渐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通讯文体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孕育下发展起来的,与古代的纪实文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代纪实文学的实录精神和细致描摹与评述式的记录方法对通讯的写作特征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优秀的记叙文或称散文。《左传》和《史记》里记叙了很多人和事情,而且描述细致,形神兼备,生动有趣,其写作风格对后代通讯的发展影响很大。但早期这些通讯作品基本都是消息的扩充,将其尽量详细地表述出来,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体样式来研究其写作的特点还是比较薄弱,且主要依靠书信的传统方式来传递。随着电讯事业的发达,改为电传,因为电讯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普及的过程。通讯的时效性相对较弱,因此在写作的内容上就尽量地详尽些,在表现的手法上更趋于对多样化的渴求。

我国早期的通讯报道主要是将浓得化不开的消息化解开来的一种形式,发展到当下,无论从报道内容还是报道视角、报道手法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从早期的通信到现代的通讯,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就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这段时期,主要以名记者黄远生的北京通讯为标志。辛亥革命前后,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力量交错发展,人们迫切想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这种信息的客观需求为通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当时人们对北京发生的事情的了解愿望更为强烈,于是像上海的《申报》、《时报》等大报纷纷邀请记者采写北京发生的事情。当时较有影响力的要数黄远生的北京通讯,黄远生的通讯,政治色彩很浓,夹叙夹议,亦庄亦谐,生动活泼,曾风靡一时,被当时人称之为“都下传观,有纸贵之誉”。邹韬奋对黄远生的通讯很赞赏,说它“流利、畅达、爽快、诚恳、幽默”。黄远生通讯,在通讯体裁的发展过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已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风骨。

其次是黄远生之后到上世纪70年代,通讯写作对象广泛、形式多样化。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进入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需要报道、可以传播的内容很丰富,这为通讯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信源,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不断被培养出来,在新闻实践中也进行了大量的业务技巧的探索,这些都为这一阶段通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此时的通讯作品写人、写事、写地方风貌,也写工作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对话乃至独白,各种手法融于一体;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异彩纷呈。这一阶段新闻通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作品中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积极地引导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著名通讯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赞颂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仍然是我国报刊新闻通讯体裁的成熟期和丰收期。

最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新闻通讯向纵深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各种新的观念、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出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出现了很多迷茫和困惑,这些都需要媒介给予一定的解读。同时,过去的发展需要总结,未来的发展需要给出趋势性的预估等,都需要更为详尽的信息来帮助受众判定行为的方向。因此这些客观实际的变化也给通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闻通讯的体裁,也从内容到形式有了重大的发展。就形式来说,系列报道发展尤快;就内容来说,探讨新问题一类的报道显著增加。这一类报道往往触及到社会深层的观念、意识,往往都是富有哲理性的深刻认识或者对某一现象的深层次剖析,思辨色彩和深度性较为突出。

通讯这种体裁样式并非是报纸独有,在广播和电视以及杂志和网络中同样都离不开通讯报道,各种专题性的报道都给受众带来了阅读的深度体验和满足。

总之,通讯具有基本的开发、传播新闻消息的功能。新闻机构每日每时都在开发信息资源,连续不断地、大量地向社会传播信息,并根据受众不同的职业,层次和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合理配置、传播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通讯更是以详尽、生动的报道内容来满足受众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更为深入地了解的需求,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展开竞争的特殊武器,是记者在新闻匮乏或线路不畅时,还能进行正常生产的自留地。通讯更能够体现主旋律,适时地起到引导社会舆论,是当前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评论

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评论文章(或节目)的总称。

新闻评论往往是直接表明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的,它并不在于告知受众发生了什么,而在于提示这种事实背后意味着什么,它在分析和论述种种问题过程中,都是以一定的立场和观点为指导的,往往受到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各种气候、各种取向、各种要求等要素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同时因评论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由不同的传播主体写作而成,其表现形式与风格也不尽相同,有严肃性的也有诙谐性的等,虽然有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千差万别,但不论属于哪种媒体,体现哪种政治观点的新闻评论,又都具有新闻性和政论性两种共同属性,正是新闻性与政论性的统一,使新闻评论既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又区别于一般的政论作品,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最早依附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报纸,但它并不是与报纸共同诞生的,它是近代化报纸不断发展的产物。我国是在19世纪中期,1858年,以伍廷芳在香港办的《中外新报》,1874年王韬在香港办的《循环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政论为代表开始的评论性文章写作。王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但此时的政论还不是新闻评论,新闻性还不显著。

继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后,康、梁等人发起的维新运动将中国的近代化报刊推向了第一个发展的高潮,紧接着革命派又掀起了国人办报的第二个高潮,这也是近代化报刊所历经的主要阶段。这两个派别都是借助报刊来传播各自的政治见解的,因此政论文章在近代化报刊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样式,后又逐渐从政论中分化出以评论时事为任务的新闻评论。

在改良派和革命派长达二十余年的新闻实践中,新闻评论的文体样式最终发展成为近代化报刊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独立文体样式。时事短评的出现,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这种形式,戈公振认为首先出现在1904年《时报》上,名之为时评。《时报》非常重视新闻评论,创办该报主要也是为了呼吁要在报刊上多多写作新闻评论,来改变报界的舆论风格。到辛亥革命时期,新闻评论已经正式成为报纸的主要文体之一,文字风格也有新变化,从文言变为半文半白,这可以视为评论语体化的过渡阶段。

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新思想的传播,白话文的写作逐渐成为各大报刊的通用形式,也带来了评论语体的白话写作。尤其是评论文体的战斗性在这之后的党的新闻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运用新闻评论阐发各种观点、传播各种主张是极富有战斗性的武器,陈独秀的《新青年》,毛泽东的《湘江评论》都突出地以政论文章为号角,唤起工农,鼓舞民众,觉醒人民,营造了强大的无产阶级舆论。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刊物《向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党的通讯社——红中社(新华社前身),在到1941年党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都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发挥了评论的战斗作用,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后,新闻评论进入的繁荣发展的历史阶段。新闻评论与社会的联结程度更为紧密,它的评论对象往往是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往往能代表了一种方向,也是社会的一种晴雨表,更是社会各项事务形成良好发展势头的舆论先锋。直到当下,评论仍是受众青睐的文体样式,它既关注到国家宏观层面上的,也将评论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社会生活,及时反映民众的呼声和愿望,在当前传播媒介日常发达的环境中,评论因其具有的鲜明的观点而引领舆论的发展方向,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首先,短小的评论蓬勃发展。新闻评论家族的成员特别多,尽管像社论、评论员文章这样的样式仍然是媒介发表声音的主要工具,但是短小的评论因其篇幅短小、观点犀利等特点已经成为社论等的有效补充,为受众所依赖。短评本就是新闻评论中的一种形式,在当下的媒介传播中发展得更加迅速,被运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刊上往往都将各种有特色、有风格的评论称为报刊的主打品牌,是其形成固定受众群的有效手段,很多读者往往会跟踪报纸中的固定时评专栏来接收新闻信息,报纸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障。尤其是各种读报节目的出现,往往在新闻信息集锦中融入主持人对相关情况的分析和解读,这种短小的评论也是极有市场的。当前的新闻受众阅读需要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尤其对短小的时评情有独钟,它能便捷地快速地将鲜明的态度和观点呈现出来,而且伴随网络的出现,个体表达意见的渠道更为便捷,时评也逐渐成为社会多元舆论的合理表达它有益于扩大舆论的影响面和强化舆论的渗透力。

其次,内容视角更为平民化。因新闻评论是以表达观点著称的,其评价的对象往往都是比较重大的,尤其是关涉到国计民生的硬新闻。但是随着新闻与百姓距离的贴近,新闻评论的视角也逐渐转向平民化,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在不断提高,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反映其愿望和呼声这也是受众中心观念回归的重要体现。

再次,民众成为言论表达的重要成员。在新闻媒介内部,往往都有专门从事新闻评论写作的团队,其素质和能力都比较强,是在一定的新闻规律和政策要求的指导之下从事评论写作的。尤其是网络平台的搭建,不仅仅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传媒工作者是新闻评论的重要领军人物,普通民众也是对新闻发表见解的重要成员,他们往往因为生活在社会基层,对社会生活的体悟和感触更为深刻,更为贴近现实,其观点也更为鲜活,而且平民化的语言也是受众所愿意接收的。

尽管这种平民化的写作成员其言论存在着各式的问题,但这种写作主体变化的格局满足了现代人关注社会生活,希求表达的需要,又把社会上蕴藏的思想和智慧资源引进媒体,增强媒体与受众、与百姓之间的互动,强化了传播效果。

最后,表达风格上更为活泼,具有亲和力。新闻评论因其发表观点,往往给受众一种说服教育的感觉,它不像消息一样重在传达,也不像通讯那样重在讲述,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评论极容易给受众带去一种压制感。当前的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式的,注重表现的亲和力,无论是严肃风格的社论,还是短小活泼的小言论,更是形式不拘一格,杂文手法,散文笔法,对话方式,第一人称叙议,甚至将个人观点、感受、体验也输入作品、娓娓道来,可感可触,既有丰厚的理性精神,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总之,经过新闻传播活动的不断推进,评论这种文体样式也在不断地发展。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同别的类型的文章一样,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受众。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包括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体,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无论是消息、通讯还是评论,这些文体样式并不是一种文体样式结束另一种文体样式衔接着发展的,它们彼此是交叉着并行发展的,直到现在这些文体样式也依然是新闻传播所依赖的体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