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原则要求其秉承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平衡地报道客观世界发生的变化,只负责忠实的记录,而对事实功过是非的评价则是读者在解码过程中去完成的。但是因为任何一个新闻作品从线索的获得到素材的采集再到整理写作都离不开人的操作,而人又是一个有思想、有认知的独立个体,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平衡性是很难达成的,因此,新闻报道中都是富含有声音的。同时,在社会认知、价值取向日渐多元的时代,社会的某些思想需要纠正、某些能量需要传递、某些观点需要提倡,这些精神意义的部分同样是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范围特别广泛,也是社会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网络时代,各种民意往往都通过直接发表声音的形式传播着。因此,无论传播组织还是传播个体都在运用传播媒介表达着一些观点和态度。
新闻报道发出声音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发表声音,比如各种评论文章都是针对某种现象或者某个事实直接发表观点的,另一种是间接发表声音的,如通过不同颜色的使用、不同字号和字体的选择、稿件的分布和排列的位置、稿件的组合搭配、篇幅的大小等都可以间接地表达传播主体对相关事实的一种或明显或潜在的态度,如各种灾难性纪念活动,新闻报道会处理成黑白色调,而欢庆的报道则会套以彩色出版;比如连续刊登某些助人为乐的事件意在引导社会正能量;比如用大字号来处理某篇稿件的标题以示其重要性等。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报道的语言。当然,排除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达观点这一层面,我们这里所说的报道语言,更多的是回归到受众面对的新闻成品所使用的直观的语言形式,主要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色彩等。
一、文字
文字是记录信息的,是思想和意义的承载物,它于1万年前农业化开始以后萌芽,随着人类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由先人们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年月的不断创造和改进而形成的,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是甲骨文,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成为今天人们所使用的文字面貌。文字诞生后,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载体形式,并一直为新闻的传播活动所使用并创新着。
文字诞生之前,新闻信息的传递大多是依靠各种实物如结绳、烽烟、木铎、图画等;文字诞生后,人们又借助各种动物的肩胛骨、兽皮、各种金器、石头、竹简、布帛等记录相关信息;纸张出现后,才为记录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载体形式即报纸的诞生提供可能。
自唐朝时期诞生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开始到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写作期间,新闻信息传播所使用的文字基本都是文言文,在五四时期,胡适首先倡导白话文写作开启了报刊白话文宣传报道的先河,自此白话文在各大报刊上先后被采用,成为当前承载新闻信息极为重要的一种物质载体。
特点:中国的文字历史悠久,字形、字音和字义都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汉字的书写、字音字义的多样性、字形的变化都各具特点,但仅从文字作为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来看,它有如下一些特征和功用:
首先:信息缺失的补充。文字符号自身都表达一定的意义,汉字的表意功能比较强,同时汉语词义的多样性都决定了文字本身就可以表达客观世界中丰富的意义,受众通过阅读文字即可知晓新闻意义。正是这一功能的存在,决定了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弥补一定的新闻信息。这主要指的是在电子媒介的新闻传播中声音和画面难以表现的背景信息、人物心理变化等,即可通过配合一定的文字解说来加以说明和解释。
其次,适合深度报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新变化,人们往往会感到困惑,甚至是迷惘,对外界的变化就越抱有掌控欲望,因而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变化情况就迫切需要了解,大众媒介提供的新闻是其据以展开行动的重要指南,而这种信息的提供绝不仅仅只停留在事实基本要素的交代层面,往往各种复杂的成因与发展趋向都蕴含在事实的相关关系中,可能是纵向的关系链条,也可能是横向的关系群,所以需要全面的立体的报道来解决受众对复杂事物的彻底了解的需要。如此情况下,主要依靠声音和画面来传播新闻信息的电子媒介,因其采取的是线性的传播模式,通常情况下,受众只能按顺序一次性地完成对新闻信息的消费过程,缺乏再次研读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复杂些的事实报道,文字形式往往更容易做深做透。
最后,间接表达态度。客观性的新闻报道原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种理念要求,然而它的实践往往受到太多的阻碍。新闻报道是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进行的传播活动,但是事实的构成是有很多侧面的,传播主体选择何种要素入文,舍弃哪些要素;稿件在刊播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和规模也可表示一定的态度;稿件的性质、色彩等的不同搭配同样可以说明问题,这其中都和文字的关系不甚密切。但是与文字有着直接关系的表达声音的方式就是字号的大小。通常在纸质媒介中,字号的运用是一种间接的语言方式,字号大的比较重要些,字号小的相对次要些。所以受众即可通过对字号的把握,大体感知事实的重要程度,进而体味传播主体对相关事实的态度如何。
二、声音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符号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文字是以视觉方式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大多在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中以作用于视觉收视方式的系统,然而,还有一种特殊的同样的对新闻信息传播有重要作用的语言形式,即声音语言。这主要指的是运用声音传播新闻信息的方式,主要包括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手机新闻等。其中广播新闻主要借助的就是声音这种方式,通过作用于受众的听觉来完成信息的传达,而其他类型的媒介新闻传播在使用声音方式的同时还借助于作用受众视觉系统的各种文字和画面等。无论何种媒介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要借助于声音方式来传递,相对而言,仅报纸这种介质不用声音的方式来传播。
恩格斯在《从猿到人》这部著作中经常使用“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这样的表述概念,同时根据人类学研究,形成中的人类经历了“猿人”和“古人”两个阶段。猿人阶段(距今300万年——25万年),只有手势语言,因为猿人不发达的喉管无法发出清晰的有声语言,古人阶段(距今25万年——4万年),才刚刚出现有声语言的萌芽。到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清晰的有声语言正在形成,才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成熟的条件。但在广播诞生之前的漫长的人类传播活动中,因缺乏以声音符号传播新闻信息的专门媒介,这种声音语言的传播仅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是以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为主要方式,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诞生,借助无线电波技术实现了新闻信息用声音的方式进行大众化的传播,也开启了新闻传播的崭新局面。
传播特点:声音语言与文字、图像这种作用于视觉系统的传播方式不同,它主要是作用于人的听觉,这样的收阅系统就决定了借助声音来传播新闻信息具有一些独特的表现。
首先,受众门槛低。相比文字新闻的传播,声音对受众的受教育水平要求比较低。文字是一套书写符号,需要掌握其书写的规则并识记方能与其表达的意义之间形成正确的对照,而声音则不同,在漫长的人类生活中,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共同的地理空间,有着相近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有着共同的信仰等而聚居在一起的民族,对于语言在表述上有着共同的约定,只要能够听得懂某种语言,就不影响其对以这种语言为传输方式播报新闻信息的接收,相对而言,以声音为语言手段传播新闻信息对受众的教育水平要求就比较低些,自然其传播范围就更广泛,新闻信息的社会功用就具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其次,信息接收灵活、便捷。由于声音传播是作用于受阅者听觉系统的,无须要求接收主体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媒介上,受众可以边做其他事情边收听以声音传递出来的新闻信息,然而以作用于视觉为接收方式的媒介如报纸文字和电视画面就需要受阅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媒介信息上方能知晓外界变化,在接收信息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上,声音传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三,通俗性。人类语言是在人类的不断劳动实践当中被创造出来的,它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百姓的距离最近,用这种语言方式传递新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得受众了解新闻信息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这种表达语言往往还能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利于传播效果的达成。
最后,信息易模糊。中国的语言不但历史悠远,而且其构成也较为复杂,同音不同意的字词较多、同义词和近义词都比较多,这种复杂的情况就决定了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歧义。比如同样是“tang shui”这样一个词语,就可以书写成“糖水”和“塘水”两个词语,但是在声音表达过程中就很难区分到底指代的是哪一个意义,因此声音传播过程中,信息表达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够明晰的状况。
总之,声音传播具有文字和画面传播所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尽管其也具有不可回避的弱势,但是,它传递的便捷、迅速、通俗等都成为新闻信息依赖的重要方式,不仅仅是在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就是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甚至是人内传播中都离不开声音这种传播语言。
三、新闻图片(图像)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单纯的声音和文字报道固然能够做到通俗和深刻,但在形象性方面,恐怕要有图片或者图像来担起这个任务。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是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新闻图片主要包括: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图表。而狭义的新闻图片则仅仅是指新闻照片。这种成熟意义上的新闻图片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前文字时代,人类就掌握了一定的绘制符号的能力,当时的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发布信息,如前人会在有水源的地方画出河流状的标志以方便后人取水,当此信息被人发现并指导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时,它便完成了带有新闻图片传播性质的信息传达行为。随着符号系统的衍变、完善、图的概念形成了,而且种类日渐丰富。
首先,早期的手绘图继承了前文字时代传递即时信息的功能,表现为新闻报道中插画、漫画的使用;然后为配合数据统计的需要出现了中规中矩的图表,凡涉及大量数字时人们习惯于将之汇总制表,在媒体中出现的数字表格随即成为图片报道的一种;光影技术成熟后,摄影成了媒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非画师的手将人物、物品、场面的瞬间记录下来。经过这一系列的发展,新闻图片种类的多元化局面渐次形成。
(一)新闻漫画
是一种在特定新闻报道载体上,运用夸张、幽默的绘画形象和构图语言,专门报道或评议国内外新闻发生的时事、社会问题的绘画形式。
漫画起源于欧洲,虽然诞生之时并不是专门为了传播新闻信息的,16世纪时开始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本是作大壁画时,在小纸上的速写,但因夸张的画作,滑稽的表现,而开始了西洋的漫画。但19世纪末,在近代中国经济发达、外来文化浸染较深的沿海地带兴起,从兴起就一直用于新闻宣传。
1871年《上海幽默画报》创刊后,中国内地就陆续地出版了各种画报,而其中漫画便成为主角,经过短短四五年的发展时间,配合时事新闻而创作发表的各种新闻漫画便兴起。1884年《申报》创办了《点石斋画报》是我国第一份时事画报,它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新闻性强,如该报所强调的,专门选择新闻中可惊可喜之事绘制成图。[3]它开启了漫画传播时事新闻的大门,之后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后续的战时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漫画一直都是活跃在新闻报道一线的成员,从宣传各自的政治见解到用以攻击敌人的丑恶行径,新闻漫画一直都在发挥着作用。像《时局图》、《抗战漫画》、《救亡漫画》等,都对社会现实进行了较多的关注。建国之后,伴随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新的问题和情况不断出现,新闻漫画依然在新闻报道战线或者发挥着弘扬正气,引导健康舆论的作用,或者对社会问题进行积极的关注与揭示,以期对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助力。其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兼具了新闻的战斗性,同时也不失漫画的艺术性。
用漫画传递新闻,不是按生活原型进行复制,不必将新闻六要素详细而冗长地罗列出来,它允许艺术上夸张、渲染、比照、联想等手法的运用,从而达到“精神和本质”上的真实,与现实达成“神似”的默契,经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新闻漫画反映的是精练浓缩的新闻事实,一目了然。[4]客观性与真实性纵然是新闻报道的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但除部分靠漫画来表达观点的作品外,完全依靠其进行传递新闻信息的并不多见,通常情况下都是新闻漫画配合文字报道共同来完成新闻信息的传达,因此,用漫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既不影响新闻信息的准确性,也不失新闻表现的感染力。
生活在信息过剩时代的公众,难免会有困惑与焦虑,单纯的新闻信息报道难以满足其对事物性质、发展趋势等问题的判断,需要接收有观点解读性的文章,同时,当下社会有很多的士气需要鼓舞、有很多的态度需要明确、有很多的行为需要鼓励,也有很多的行为需要反对等,教育、熏陶和说服性的文字往往不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甚至一定条件下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但是借助新闻漫画来发表对时事现象的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借助简单的勾勒、突出要点并用夸张和幽默的手法凸显出来,使受众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清晰而深刻的观点体验。当下漫画的发展受到动漫市场的冲击,发展比较滞缓,漫画创作人员相对较少,而既懂得新闻制作规律,又通晓漫画创作技巧的人才更是匮乏的,这不利于漫画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但漫画形式对新闻的意义却是不可忽视的。
(二)新闻照片
新闻照片是利用摄影技术制作完成的用于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图片。新闻摄影的出现,成就了当下的读图时代,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网络、手机媒体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新闻照片,它已然是新闻报道的重要角色了。当下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电子媒介的图像语言是其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即使是在以深刻性见长的纸质媒介中,如报纸对图片的重视也是极高的,现在很多报纸的头版设计越来越杂志化,将大幅新闻图片放在头版,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受众接触报纸的第一印象中被迅速吸引,这也是“首因效应”在新闻传播中的映射。
在中国,报刊上第一次刊用新闻照片是在20世纪初,1901年上海《大陆报》创刊号上的11张照片被誉为开国内报纸刊用照片之先河,自此,照片在新闻报道活动中即被大量地使用。新闻摄影大体经历了黑白、彩色阶段,中国国内的彩色照片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盛行,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在中国普及开来,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新闻摄影又产生了新的形式即新闻图像,以动态化的方式记录新闻的变化。
新闻照片(图像)是以摄影图片(图像)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是使用照相机(摄像机)对新闻事实作现场纪实的新闻报道形式。摄影图片(图像)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抓拍(跟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虽然它不及文字报道更加深刻甚至是在翔实方面也会略逊一筹,但它仍契合了公众的某种收视心理,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当前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新闻照片能够便捷地言传文字的复杂意义。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文字信息固然能够承载丰富的意义,但相比新闻照片而言,人物的表情、动作、现场的场景等这些要素,若用文字加以描述远不及一个照片或者画面表述的直接,简洁。同时在形象性和逼真性方面,图片(图像)也往往能够用直接呈现的方式避免再现方式下的想象与还原,给受众带来更为真切的受阅体验。图片新闻也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了,但图片报道也有其天然的弱势,对背景信息、意义和影响等这些画面外因素的交代比较薄弱,往往配以相应的文字解说来共同传递一个完整的讯息。但是,在多数受众首先喜阅图片的接收行为中,新闻照片无疑是新闻发展注意力经济的有效因子。
(三)新闻图表
新闻图表分为统计图、示意图和地图,是指综合运用文字、图形符号、照片、线条、数据、色彩等有机成分,可以传达、解释新闻信息的图表。在新闻的制作从20世纪初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以来,对新闻的各种制作技巧受到理论界的不断重视,并在实践中被广大的新闻从业者不断地探索着,像标题的行数变化、版式的不断调整、节目编排形式的更新等。在新闻报道中,一些枯燥的、复杂的事实要素用语言叙述特别繁复的情况,新闻图表的使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图表往往适合在表达数字、变化、趋势等领域的新闻事实时采用。比如经济新闻中经常会涉及一些数字,有时是多个数据且是数额庞大的,此时若大量地使用数据,不但会使新闻报道变得枯燥,同时更会给受众阅读带来理解的障碍,而运用一幅综合的统计图表或者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即可清晰地传达相关的新闻信息。还有在一些预测性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涉及事物的发展趋向,这时也可利用示意图来展示未来发展的升降曲直变化,醒目且便于快速阅读。还有在一些新闻中涉及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可以配合新闻地图进行发表,帮助受众获得直观的阅读体验等。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变得复杂,各领域需要解读和报道的信息越来越多,且对其深刻性的要求也较高,因此深度报道在各报道领域不断推出,其中对新闻图表的运用也就更频繁。尤其是自2013年大数据元年开始,国内外媒介大量进行了数据新闻的报道活动,运用各种可视化的传播手段发掘事实的各种关联,其中对新闻图表的运用又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无论是新闻漫画、新闻图片还是新闻图表,虽不是主要的报道方式,但其利用形象化、直观化且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的方式成为新闻信息的有益补充,将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持续发挥作用。
四、色彩
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中,色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方式。色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播新闻,新闻并非是白纸黑字,色彩使人们更具体地看到新闻的真实面貌,彩色已经成为体现报纸当代性的一种标志。
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无彩色系主要指黑、白和白色黑色调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而有彩色系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传统报纸只有黑色和白色,1974年1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出版了第一张彩色报纸,也是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张彩色报纸,2002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北京地区率先实行彩色印刷。2007年7月1日,实现了人民日报在全国42个印点每天同时出版彩报。因此,新世纪初报纸进入了大规模彩色出版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启彩色电视的序幕,色彩逐渐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地使用。
色彩有红、黄、蓝三种基本色,俗称三原色,这三种基本色经过相互调配,可以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不同色彩的刺激,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尽管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即个性,但由于长期历史形成的民族心理,文化积淀和传统习惯,又使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具有某种共同性。一般人都认为,红色是一种热烈,兴奋,庄严的色彩,往往象征着喜庆,胜利,绿色是一种安静,清新,愉快的色彩,往往象征着新生,青春,希望,繁荣,大自然,黄色是一种明朗,欢快的色彩,往往象征着光明,积极向上,蓝色是一种冷静的色彩,往往象征着广大无涯,高尚,尊严,和平,黑色是一种沉重的色彩,往往象征着严肃,坚毅,愤怒,悲痛。
现代报纸有了彩色的运用,增强了版面的表现力,更利于营造气氛,增加气势,美化版面,对于新闻照片来说,彩色还能更逼真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具体来讲,彩色的效果:
首先,可以传情。能够表达特定的感情,烘托气氛。例如,报纸在节日或报道喜庆事情时,往往套印红色,以表达欢快的感情。在报道植树活动时,往往套印绿色,以表达人们对建设家园的希望。
其次,可以表现强势。版面上色彩鲜艳的地方,往往是读者最先注视的地方,具有较大强势。因而,黑白两色报纸利用套色可以突出重要稿件。此外,适当运用色彩,可以美化版面。
目前,我国彩色报纸正逐步增多,但就报纸总数来看,黑白两色报纸仍有相当数量。即便是彩色报纸,有的是部分版面彩印,有的是一周内有一两期彩印,黑白两色的版面仍占很大比重。在电子媒介的传播中,广播中是没有色彩使用这样的环节的,在电视和网络新闻中,通常有两种状况需要对色彩进行处理,一方面是画面中不可更改的色彩,如图像中涉及的新闻主体固有的颜色,如现场环境的颜色,人物的自然要素,如皮肤、头发、着装的颜色等都是不可以更改的,这是出于对新闻真实性的遵照;另一方面,画面中经过后期编辑处理上的色彩,如字幕的颜色、各种非新闻照片类的图片颜色、字与图所依附的背景颜色,甚至是新闻主持人的衣着颜色等都是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安排的颜色,这些色彩都是可以体现传播主体的态度和认识的色彩。
彩色报纸不能冷落空白。这种版面固有的白色,不是无的代名词,空白可以显示重要,比如整个标题周围留有较多的空白,它就会显得突出,就可以提高稿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空白可以分清条理,稿件之间有一定的空白,它们的界限就容易分清,阅读时不至于发生混淆,空白还可以美化版面,文字密集,空白稀少,就会显得沉闷。相反,疏密相间,黑白相宜,就会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当然不能把空白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版面空白过多,会降低版面的利用率,而显得松散,不美观,尤其是在电子媒介日常发达的当下,合理有效地使用报纸的版面空间,尽可能多地传递新闻信息是纸质媒介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受众在接收新闻产品过程中,映入视野或听觉的往往是或文字、或声音、或各种新闻图片抑或是各种色彩,新闻的各种事实信息和观点信息往往都是借助这些语言方式来完成传递过程的,充分重视这些语言手段,不断开掘其传播的技巧对于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质量与效果意义非常。但是,对于色彩的使用也要讲求度,虽然越来越多的受众喜欢通过接受形式美的作品,甚至首先以形式美作为是否选择和进一步阅读的标准,但是,新闻信息最大的功能是信息的服务,是内容的服务,因此,对以色彩为代表的形式美要素的使用要适可而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