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受阅方式的变化

受阅方式的变化

时间:2023-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单项式的受阅方式可以追溯到人类有新闻传播活动开始,无论是报纸诞生前的远古时代,人们依靠甲骨、金器、刻石、烽烟、布帛等方式进行的新闻传达活动,还是报纸诞生后直到清朝末年,人们通过报纸这种形态来了解新闻信息,其接收的方式基本都是媒介传播什么受众接收什么,处于被动的“你传我受”的状态,而且对传递的信息尚不能够进行发表个体的见解,也不能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
受阅方式的变化_新闻的传播形态之嬗变

新闻信息的传播借助大众媒介的平台,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电子媒介,其传播的范围都比较广泛,它不像公文、会议记录、总结报告等文体样式仅限于特定的少部分人群进行传播,其信息的针对性强烈且目标读者特别明确。而新闻信息的传播,不但受众的数量高,如何吸引受众关注新闻信息同样是大众新闻传播要极力解决的问题。像公文、记录、报告等文字与目标读者之间的黏着度特别高,虽然新闻信息与普遍意义上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被关注度较高,但从服务目标的确定性,其黏着度并没有公文等程度高,它的受阅对象是宽泛意义上的群体,所以,如何能够牢牢锁定受众的注意力是媒介要常常思考的问题,上述我们提到的传播内容、传播风格、传播载体和报道手法等都会对受众的注意力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有一个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即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方式。

新闻信息的受阅方式,笔者认为大体可以区分为单项接收和互动接收两种形式。这两种不同的接收方式,其受阅的心理体验和对信息的理解程度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单项式的受阅对信息的关注度和参与性滞后些,它从新闻传播活动诞生就已经出现了,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对受众研究的渐进重视,互动性的受阅方式在清朝末期就以报纸上刊登读者来信的方式出现了,并和单项式的受阅方式共同交织发展起来。

一、单项式受阅

这种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式更加侧重传播主体呈现新闻成品,无需受众进行参与,受众仅是被动地接收媒介传递的新闻信息,其主动选择性较弱。

这种单项式的受阅方式可以追溯到人类有新闻传播活动开始,无论是报纸诞生前的远古时代,人们依靠甲骨、金器、刻石、烽烟、布帛等方式进行的新闻传达活动,还是报纸诞生后直到清朝末年,人们通过报纸这种形态来了解新闻信息,其接收的方式基本都是媒介传播什么受众接收什么,处于被动的“你传我受”的状态,而且对传递的信息尚不能够进行发表个体的见解,也不能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但是,清朝末年,报纸上开设了“读者信箱”这样的栏目,将读者对声音传递出来,吸纳了读者参与新闻的报道过程,对这种单项式接收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冲击,尽管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仍然是一种直接的听、看或者读,看似也不存在互动,但是读者的想法、对社会热点的关注、读者的态度等都在刊登的文章中得到了一定的表达,已经或多或少地扭转了被动的“你传我受”的局面。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单项式接收方式的没落,恰恰相反,直到当下,这种单纯的看、听和读新闻,无须参与即可获知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式仍然是极为重要的一种途径和行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新闻信息的获得都是受众直接的接收为主的,像现在的报纸新闻,广播、电视和网络中的互动新闻之外的新闻信息的传达都是依靠这种单项式的接收为主要方式的,但互动性的新闻接收方式自清末诞生以来,确实给受众的受阅心理与方式、进而对新闻的传播效果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互动式受阅

这种新闻的受阅方式更加侧重传播主体或者根据受众的某种需要制作新闻或者制作新闻的半成品,待受众参与阅读而最终呈现其成品抑或由受众参与讨论并将其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等,充分调动受众的参与感,进而营造“与我有关”的氛围,达成理想的传播效果。

早在清末,我国报刊上就设立了“读者来信”类栏目,如《苏报》上的“舆论商榷”,《国民日报》的“南鸿北雁”,《民立报》的“投函”等,至国民政府时期报刊界更是掀起了设立读者来信栏目的高潮,高度重视读者的意见,重视与读者的互动;广播和电视诞生后,纷纷设立了广播、电视热线,不但作为征询新闻线索的总要渠道,更是广大受众发表对事实的态度和意见的平台。1986年12月15日,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珠江经济台。珠江经济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互动更多的是体现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在我国,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推出《实话实说》之后,许多电视台也纷纷创办了类似的谈话类节目,其话题类型主要是综艺娱乐类、人际关系类、各种专题类,如女性类、老年类等。当然也包含新闻信息类的谈话节目,这类节目话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社会热点、公共事务等都会关注,多邀请对新闻事件比较了解的官员、学者或新闻当事人作为嘉宾参与讨论,实现了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参与。网络媒体中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参与更多的是体现在以个体方式发布一些见闻(按照严格的新闻标准衡量,未必能称其为新闻)或者参与对某些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信息的评价,这种互动往往呈现出比较零散和多样的特点,尤其是伴随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可视化传播手段的出现,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受众可点击深入阅读的数据新闻和受众可体验性接收的样态,都大大提升了受众与新闻之间的互动。

总之,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电子媒介提供的新闻,在接收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受众的参与,呈现了互动的一面,这种互动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广义的互动:这种互动并不指向某一次具体的,实时的互动,主要发生在新闻报道前和新闻报道后两个阶段,主要指新闻报道前对受众信息需求倾向的调查和报道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态度的调查。

这种广义的互动传播学对受众研究的不断演化和受众地位的不断被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大众传播研究刚刚兴起之时,受众往往被当作射击时应声而倒的靶子,受众对媒介传递的信息是被动接受的,缺乏自主的选择性,基本处于无条件接受的状况,这种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比较盛行,此时媒介对受众的受阅心理状况缺少关注。40年代后,西方学者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受众并非是完全被动且全部地接收媒介的新闻信息的,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是有选择性地接触并且对信息也是有所抵制的,因而提出了受众研究的新理论:个人差异论、社会分化论、社会关系论、文化规范论、社会参与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公共领域受众观、受众商品论等。这些理论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不同视角对受众的行为、心理、特征、使用媒介的动机与目的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证实了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过程中是存在着主观能动性的。

受众不同的自然条件如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等和后天习得的知识的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对客观事实的不同理解都决定了人们对同样信息的接收程度和解读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受众又都以个体的方式生活在集体之中,参与集体活动,受众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群体意识与价值规范,乃至社会的整体价值规范和道德标准等都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尽管影响受众选择何种新闻信息来进行接收的因素很复杂,但至少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主观能动性是得到证实的,这就为媒介的报道行为提供了方向,直接催生了媒介重视受众受阅需求的做法,无须重视受众需要什么的传统观念难于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了。因此,在媒介进行新闻报道前要对受众的受阅特点,如受众的自然情况、喜好阅读的内容、通常的受阅时间、乐于接受的受阅形式等进行全面的调研,当然这主要指的并非是每次具体的新闻报道活动前都去实践的,通常是在新创办新闻媒介时要充分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同时在具体的新闻报道结束后,可以是重大新闻报道后也可是阶段性新闻报道后,媒介应及时地搜集受众的受阅反映,通过反馈来调整下一阶段新闻报道的方向,以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这种广义上的互动还与媒介的激烈竞争有着一种被催生的关系。在有限的受众市场分配中,各家媒介都希望推出拳头产品以制胜,闭门造车式的产品往往因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而胎死腹中,因此,充分掌握受众的受阅特点与习惯,提供定制性的新闻资讯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狭义的互动:更多的是一种具体的互动,这种互动往往以受众的直接参与为主要特点。这种直接参与一是内容上的参与,一是形式上的参与。

内容上,受众通过发送留言、发送及时短信、电话连线、现场嘉宾等形式直接参与对相关新闻事件的讨论,发表个体性的意见和态度,受众的这些讨论内容虽然不是动态性新闻信息的传达,但这些声音也是广义上的新闻,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作品本身吸纳受众对相关事实的评价或者某种情绪,既能够反映真实的声音,又能使作品更具鲜活性和贴近性。

形式上,受众通过点击作品中设置的某些链接和节点来受阅完整的新闻信息,甚至还可以将自身模拟取代新闻事件的主人公,在模拟的新闻情境中感受事件的过程等,这种形式上的互动更多的是体现在网络和手机新闻时代,尤其在网页链接、数据新闻和受众体验性接收新闻信息的样态中。

(一)网页新闻

网络新闻的呈现是以层级为特点的,并非传统纸质新闻中以整体面貌一次性的呈现,尽管也存在转版等情况,但通常是一次性直接呈现的。广播电视新闻也是一次性呈现的。但网页新闻通常只在有限的首页面呈现新闻的标题,完整的信息需要受众点击标题打开链接进行受阅,而且在重大新闻和复杂新闻的网页制作中,因其信息含量大而存在着多级链接的情况,需要受众不断地点击进入,完成新闻信息的全面消费。

(二)数据新闻

简单地说就是数据驱动的报道,具体来讲是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创作出新闻报道的新方式。[13]这种新闻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抓取、挖掘、统计和分析,最终通过各种动态性画面或者各种形象的静态图表、图形等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受众往往需要点击设置的相应节点来获取进一步的新闻内容。如《华盛顿邮报》2013年关于美国政府“关门”的报道,一张全美地图标注了所有受影响部门分布,且用不同颜色深度表示受影响的程度,使得本来用文字叙述很繁琐的事实信息通过一张形象的地图就得到了高效的传播。[14]不但如此,地图上对各个受影响的部门分别设置了标注,读者只要通过点击这些节点,就能够看到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真实故事,到底美国民众受到了哪些影响,都可以通过点击这些节点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呈现的数据新闻就需要受众在接收过程中直接互动,方能获悉全部的新闻事实。数据新闻通常都是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现在手机媒体也是受众获取数据新闻的重要手段,在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中,受众无从对新闻成品进行点击来接收,而数据新闻往往呈现在网页上,一个独立的网页所能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而数据新闻往往通过层级式的链接来承载全面而深入的信息,需要受众通过层层点击相应的节点,才能受阅到完整的新闻资讯,这也是受众与新闻之间的一种互动。

(三)受众可体验性的接收新闻

传统受众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被动接收新闻,对新闻事件缺乏体验性的感受,但随着HTML 5技术、地图制作软件TileMill等一些可视化传播手段被不断应用到新闻报道中,这种受众可体验性的参与接受新闻的形式成为一种现实。这种全新的新闻接收方式作为一种新闻叙事方式,其叙事话语具有可视性话语工具、社交媒体话语平台、情绪共鸣话语诉求和认知层面话语效果的特点,充分运用这些叙事话语的特点,在叙事视角、叙事题材、叙事情节和叙事方式上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是媒介进行新闻生产时需具备的重要思维方式,它强调激发受众的体验感。网易新闻在2014年11月陆续推出了《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你感受一下》和《带你体验真实版“星际穿越”》两档专题即是受众体验性接收的互动专题。传统意义上受众对新闻信息接收和反馈行为都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信息进行解码,对新闻信息中描摹的场景、传递的氛围和感知当事主体的情绪以主观头脑的接受、理解和再还原来完成的。而这两个作品是借助时下流行的HTML 5技术,创建适用于智能手机屏幕的HTML 5页面,赋予网页更好的内容层次和结构,呈现多种形式的交互和动态的效果。尽管这些新闻专题迎合了人们某种莫可名状的情绪和共鸣,属于一种形式新颖的内容制作方式,但它引领了新闻接收方式的改变,受众由传统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新闻中的某种角色,在虚拟的空间中获得一定的新闻经历和情绪体验,是受众体验性接收新闻的一种样态,为新闻叙事提供了一种尝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这种新闻如何制作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理应成为媒介思考的问题。

新闻叙事学是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闻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15]新闻叙事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它的编码方式满足的是人类对新闻信息取舍和信息效益最大化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新闻话语是新闻叙事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借助新闻话语的表征来分析新闻的叙事行为,进而探寻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新闻叙事策略。为此,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叙事话语特点、叙事策略和叙事原则来解读受众体验性接收的互动新闻。

1.叙事话语特点

以网易新闻互动专题《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你感受一下》为例来分析一下受众这种体验性接收的过程是如何的。该专题的画面背景是一张中南海的全景三维地图,图上可见两位领导人的头像和卡通身形坐标,从二人开始会面的地点起步,参与者可以通过点击路线中的一个个蓝色节点,追踪两人头像坐标的移动,了解他们去了哪些地方和做了、说了什么。因其是严肃的政治新闻,考虑其传播效果,受众的体验性角色仍以领导人的卡通形象代替,但在多数体验性接收的新闻中,受众是可以被模拟还原为亲身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主体,在模拟情境中感受新闻经历,从而获得对新闻事件的亲历式感受的。这种新闻的接收过程如下图:

受众体验性接收新闻的流程

传播者借助各种可视化新技术手段制作出可以调动受众体验性参与互动的新闻,受众借助社交媒体进入虚拟的新闻场景中亲身体验以唤起某种情绪共鸣来实践认知、态度和行动的传播效果。但受到过度形式化和纯粹游戏心态因素的干扰,其态度和行动的传播效果层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传播与接收的过程中,传统的结构、修辞、情境等新闻叙事话语方法都适用,本文不以此为分析路径,重在分析这种全新的接收方式表现出的独特叙事话语特征。

话语工具——可视化传播技术

传统新闻接收中,受众或是依靠主观思维还原新闻画面,或是渴望着新闻描述的无以企及的某种神秘感,抑或是被新闻画面言说不明、不深刻所困扰,但随着数据的挖掘与整合,各种宏观与微观的新闻场景,尤其是普通受众无法进入的场景的虚拟呈现等,都或多或少地弥补了传统受阅体验的不足。而这种接收效果的实现要依赖各种新媒体技术,如3D技术、视频点播、HTML 5技术、地图制作软件TileMill等。

话语平台——社交媒体

受众传统受阅新闻的方式或者受制于能否阅读(如报纸)、或者受制于某种固定的物理空间(如电视、广播)、或者是依赖大众媒介这个传播渠道获知新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仍然是媒介转述,受众被动接收为主要受阅方式。而适应当下受众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录互联网接收新闻信息的受阅状态,社交媒体因其互动性强、参与度高、扩散迅速等特点成为“受众体验式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当下受众的受阅时间往往是碎片化的,钟情于社交媒体的互动,依赖手机媒介获取资讯,这些都是适合“受众体验式”互动新闻成长的土壤,受众往往在生活和工作的短暂的闲暇时间就能便捷地体验到新闻主人公的经历或者某种情绪。“舆论领袖”在这种新闻样式中的议程设置角色尤为突出,在每一类社交媒体中,这种互动新闻会借助活跃的舆论领袖在社交媒体迅速引爆。

话语诉求——情绪和共鸣

以网易新闻推出的“带你体验真实版‘星际穿越’”互动新闻为例,太空是一个受众不易企及的物理场所,对其充满了好奇和想象,迫切体验的心情带有普遍性且是无可阻挡的,这个互动专题正是契合了这种受阅心理,以触动受众的情绪为燃点来引起效果。在社交媒体年代,最容易引起网友共鸣的不是信息,而是情绪。在碎片化阅读支配下,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与接收信息相比较,接收情绪反而会更容易,体验过新闻后的某种感动或某种愤怒都会很直接地感知。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中立和平衡等信条基础上,向受众输出某种情绪以引起共鸣,要比绞尽脑汁在新闻报道中讲故事的方式更能适应后现代社会中个性化和差异化、情感化的解读心态。在工业化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下,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更新,受众对机器和技术的黏着度越来越高,习惯于接收碎片化、可视化甚至是肤浅化的信息,理性思考的能力正遭遇挑战。文字阅读需要深入的思考、电子媒介可视化的图像又难以获得亲身体验,而“受众体验式”新闻正是弥补这些不足,尤其是互联网时代,通过激发受众的某种体验资源,邀请其加入虚拟的事件场景,引起高度的共鸣来完成新闻信息的传递。

话语效果——认知层面凸显

这种新闻以接收的形式化创新为突出特点,较传统接收方式而言,它对受众的阅读更具吸引力,能使报道在信息充盈的媒介生存空间里脱颖而出。阅读与接受始于注意,这种体验性的接收方式有助于受众关注到众多新闻中的“这一条”,从而实践了对信息本身的认知,这也是其叙事话语较传统而言最能凸显的传播效果。而其态度和行动层面的效果与传统接收一样,需要参考受众价值取向、报道倾向等因素。当然,这种新闻接收效果的产生与报道本身的过度游戏化形式而带来的肤浅和受众的纯粹游戏心态有直接关系。

2.受众体验性互动新闻的叙事策略

虽然此类新闻报道是以图表、图像、动画等可视化的叙事话语形式呈现,但其本质仍是一种新闻叙事行为。新闻叙事行为要达到的叙事效果从显性的微观层面上看,是为了达到客观真实地构建事实的目的;从隐性的结构的层面上看,则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会达致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效果。无论是传达事实还是表达态度都要以受众的关注和阅读为前提,为此,叙事策略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视角:采用第二人称叙事

传统新闻作品中多以第三人称来表述,这是新闻客观性的一种体现,但通过新闻叙事者的转述无形地疏远了受众与新闻主人公之间心理距离。随着新闻文体的不断创新,有大量的作品是以第一人称形式表述的,由新闻主人公现身说法,缩短了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感。但无论哪种叙事视角,也不论距离被拉近了多少,受众始终是以受阅者角色在努力地想象着新闻历程中的某种画面和感觉。而体验性接收的互动新闻中,受众是直接参与到新闻发生、发展与结束的全过程的,新闻中的某种画面、氛围与情绪都是可以模拟性地体验到的,如《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你感受一下》、《带你体验真实版“星际穿越”》和神七互动专题题目《太空生存手册——测试你的生存率》等,这从新闻的标题中可见一斑,第二人称“你”字在引起受众阅读兴趣上具有高粘合度。新闻价值的接近性理论显示,新闻事实与共同主体特别是收受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一是事实产生或发生的空间与新闻传播指向空间的关系,二是事实与人们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关系。[16]只要这两者中某一层面的两种距离越接近或重合,其新闻作品产生的传播效果会越明显。即使新闻发生地与受众身处地相隔遥远,但在受众某种心理层面上的接近也较容易引起受众对新闻的关注,这种接近性从形式上看,莫过于“你”字的使用,使受阅过程中的受众个体利益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这是“与我有关”的要知道、要参与的心态。

题材:公众难以亲历的叙事范畴

新闻传播开始于某种注意,注意往往多源自于事物本身特殊性。对叙事的题材内容而言,新闻报道中关涉到的越是受众平时难以进入的领域,做成体验性接收的新闻,其被关注度就会越高,并赋予作品本身所产生的舆论效果以价值源头。经济、文化、体育、社会等领域事态的常规报道,比如那里发生了一场车祸、股市如何涨跌、体育赛事正在上演等,在受众头脑中的文化地图上能够迅速地对应到相应的版图中,对受众接收瞬间的神经刺激度相对偏低。

而那些受众平常只能够通过间接渠道听说而不能亲临其境的领域新闻,在受众思想认知的文化地图上是一种空白,使其不能根据以往的固有印象对新闻作品作出回应,在接收新闻的最初瞬间,充分刺激了受众阅读的神经元,对新闻呈现的虚拟空间带有强烈的探知欲和迫切的体验欲望。比如,政治新闻是大众媒介日常报道的重要内容,受众对其也是司空见惯的,但是领导人之间的会面和谈话、会议中的重要场景、他国领土上我国的政治行为等,这些事件新闻受众往往是通过大众媒介的文字和音视频报道来间接知晓的,很多普通的受众恐怕是极少有机会能够进入到这样的场景中亲自体验到的,还有像太空这样特殊的领地,全世界目前能够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的人也不多。类似地,这种受众平时难以企及的领地往往就可以用来制作受众体验性接收的模拟新闻,在给受众带来难以体验的新闻经历的同时,其注意力被报道本身深深吸引,继而才会有深阅读、形成态度和产生行动的传播效果。

情节:避免概述,尤需讲求故事性

新闻报道既要满足受众对客观世界整体变动状态与趋势的了解,也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新闻事件和场景来完成这种宏大的叙事,因此,有关事物整体发展情况的概述、某种政策影响与趋势的预测、社会思想与价值的总体特征等都需要进行概述性的表达。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比较适合传统受阅方式,静态式的阅读和听、看往往更容易进入到深入阅读层面,受众会拥有更多的时间资本对信息进行把握,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

但是受众体验性接收的新闻作品就不适宜选择这种概述性的叙写方式,因为这其中缺少一定的经历。这种经历是最能调动受众情绪体验并产生共鸣的,因其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受众可参与进来,这种富有具体情节内容的事情往往更具有可操作性。引领受众体验新闻,就要有依托,具体故事情节中的语言、动作、场景和环境等就具备了建构一个故事的组合要素,受众体验性接收的新闻作品在模拟新闻空间时就要充分考量其是否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比如,环保报道中,每到重大节日过后,尤其是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垃圾较多,媒介会报道垃圾成堆,环卫工人努力清扫的新闻并配以图片,这样的新闻报道就比较适合制作受众体验性接收的互动新闻。因为它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而非抽象的数字、发展的状况等概述性的语言。通过可视化的媒介技术模拟现场环境,将受众设置为环卫工人的代入角色,令其亲身体验一下环卫作业的强度,这种亲身体验对受众在行动层面可能会产生多于传统阅读下产生的效果。

整部作品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在整体基调的统领下,将事实的基本要素穿插进动态性的事件演进中,讲求人物语言的适时表达,新闻地点的明晰交代,新闻场景的模拟建构,情节展开的逻辑线索等,最终讲好新闻故事。

方式:受众体验性参与助力报道的完成

这种新闻消费模式的实质仍然是新闻的一种“互动”。互动新闻是信息使用者可以参与采集、传递以及呈现的新闻,是在多媒体、Web2.0等新技术条件下,新闻工作者与信息使用者建立的一种新的对话关系。[17]这种互动从报纸的滞后性读者反馈、广播电视的实时参与讨论就已开始,到互联网时代受众除了可以完成对新闻的实时讨论与点评外,还可参与到新闻的采集与制作环节中并主动提供新闻,尤其是数据新闻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受众与新闻互动的直观。

2009年英国传统著名报刊《卫报》在其官方网站上推出了数据博客,到2010年,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开始在《卫报》、BBC、《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德国Zeit在线、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国际知名媒体中集中出现。[18]其中就有模拟某种新闻场景或者制作相应地图、场地图示信息等,需要受众不断移动鼠标,界面上的相应数据信息弹出的数据新闻,如,英国《卫报》2010年10月23日在其新媒体平台上刊登了一则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数据新闻。使用来自维基解密的数据,制作了一幅点图(dotmap),将伊拉克战争中所有的人员伤亡情况均标注于地图之上。[19]在地图上一个红点便代表一次死伤事件,鼠标点击红点后弹出的窗口则有详细的说明。这种新闻的阅读方式较传统的直接呈现有所不同,需要受众的互动来完成新闻信息的呈现。

网易新闻在2014年11月推出的两档新闻互动专题同样需要受众的互动来完成新闻的接受过程,而且是需要受众进入到模拟的新闻场景中,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上感受事件的过程,这是一种体验性的受阅过程。早在2008年网易就曾就“神七”制作过网页版模拟太空生存的场景,由受众参与在线式的太空知识答题与点播歌曲送太空祝福、编写太空语言后方可开始太空之旅等。

无论是受众以旁观者身份参与点击共同完成新闻阅读,还是以代入者身份亲自体验新闻事件过程,这都是受众与新闻之间的一种互动。因此,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策划设置知识性问题,或者将新闻信息蕴含在某种环节里由受众体验性的获得等,总之新闻并非是一次性呈现的,是需要受众持续性参与后才能获得完整的新闻信息的。

3.受众体验性互动新闻的叙事原则

受众体验性接收的新闻是一种新闻接收形式的改变,传统新闻报道应坚守的各种专业性规范理应继续,但形式的变化会引起一些特殊的规则。

规避代入角色与事件的敏感性

新闻事件的主人公由受众模拟代入,这种新鲜感与体验的刺激往往会激发传播者钟情于制作这种样式的新闻,容易冲击到把关的效度,将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或者需要保密的元素制作成模拟空间的体验新闻是极为不妥当的。积极的经验是网易新闻专题《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你感受一下》提供的参考,作品中将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分别设置了人物头像加卡通身体的形象,而不是直接代入进体验着的角色定位,这种对政治影响的考量就值得参考。类似的涉及一些机密事项的同样需要慎重,涉及国家高科技的研发领地与技术的、国防网络和训练机制的等都是需要在制作体验性新闻过程中规避泄密的可能。

规避过度游戏化、忽略信息本身的表达

新闻是一种产品,做产品一定要围绕着人性去思考,然而人性主要有三个层面:食欲、性欲和精神。从人性角度思考,信息是人类依赖大众媒介的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类比食欲。在满足了一定的信息消费后,大众媒介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其社会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大众媒介有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教育、娱乐等功能,哪种功能的实现都要依赖信息的传播。接收形式的创新对新闻作品效能的发挥固然重要,但作品本身的内容和所产生的价值是根本,注重在受众体验的适当环节上加入一定新闻信息的介绍。因此过分追求可视化的传播手段,以纯粹游戏的心态制作这种新闻是本末倒置的,那热闹背后就只剩浪费了。

受众体验性接收的互动新闻作为一种叙事,其话语具有的四个特征与传统新闻叙事话语有明显区别,更加侧重可视化手段、依赖社交媒体并主打情感因素,诚如上文分析,需要新闻生产者针对叙事话语的特点在策略层面作出持续探索。但无论其如何发展,与受众作为旁观者进行受阅新闻信息的传统接收方式相比,这种将自身代入到新闻事件主人公角色上进行体验性接受新闻的样态,在引起受众的有效注意、刺激受众的参与阅读方面占有优势。

总之,尽管新闻信息的受阅方式属于形式要素,新闻内容对受众的服务性更强烈,但是在信息充盈的媒介环境中,接受形式的创新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数据新闻、受众可体验性接收的互动方式是现在较为新颖的接收方式,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新闻的受阅方式也将在不断的传播实践中被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