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污泥制备陶粒

污泥制备陶粒

时间:2024-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通过自主设计以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一定数量的陶粒的实验,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技术原理和特点,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途径以及分析选择方法。陶粒广泛用于建筑、污水处理及庭院绿化等,是一种以硅酸盐、黏土等非金属材料烧制的多孔球形物,主要组分为Al2O3、SiO2。牛仔布印染污泥是牛仔服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含有10%~15%的纤维、Al2O3、SiO2,与陶粒的组分相近。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为设计研究性实验。学生通过自主设计以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一定数量的陶粒的实验,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技术原理和特点,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途径以及分析选择方法。

2. 实验原理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实质是依据固体废物中的有关组分特征,设计利用这些组分制作新的可供利用的工业产品,达到物质的循环利用的目的。首先要分析了解所要研究的固体废物的组分特征,再根据组分特征,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分析其可能的利用途径、技术方法,制定实验研究方案,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找出工艺参数。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利用固体废物中所有的组分,同时容易形成工业化生产,不产生二次污染。

陶粒广泛用于建筑污水处理及庭院绿化等,是一种以硅酸盐、黏土等非金属材料烧制的多孔球形物,主要组分为Al2O3、SiO2。牛仔布印染污泥是牛仔服生产企业生产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含有10%~15%的纤维、Al2O3、SiO2,与陶粒的组分相近。如果将其用作陶粒的原料,则可大规模地消化牛仔布印染污泥。纤维在烧制过程中,一方面可产生热,提供烧制的热能,降低烧制陶粒的能耗;另一方面纤维炭化、挥发,在陶粒中形成孔隙,增大陶粒的比表面,减少容重,提高陶粒的使用性能。

3. 实验设备、原料及试剂

(1) 实验设备。

① 球磨机1台;

② 电子天平、台秤各1台;

③ 烘箱1台;

④ 量筒,100 mL、500 mL、1 000 mL各1个;

⑤ 秒表2块;

⑥ 玻璃烧杯,100 mL、500 mL、1 000 mL各3个;

⑦ 坩埚,100 mL、500 mL各4个;

⑧ 分光光度计1台;

⑨ 高温马弗炉(1 300 ℃以上)1台;

⑩ 容量瓶若干;

 移液管、滴定管若干;

(2) 实验原料。

① 牛仔布印染污泥20 kg;

② 黏土1 kg;

③ 黏结剂(羧甲基纤维素)20 g;

④ 分析试剂(吸碘值)。

4.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文献、资料查询。

通过文献资料查询确定基本配方、工艺条件,每个实验小组必须进行3组以上的实验,参考文献不少于4篇。

(2) 实验材料的准备。

根据资料查询一定的配方,准备实验材料,并进行预处理。将取来的试料风干、粉碎、混合均匀,分成若干等份,用塑料袋密封保管以备用。

(3) 实验步骤。

① 配料。按拟定的配方称取各种物料,放入球磨机中磨一定的时间,混合均匀后,从球磨机中取出物料。注意每次应将磨机清理干净。

② 拌料。将混合的物料,根据配方量取一定的水,拌和均匀,放置一定时间,让其熟化。

③ 成型制球。将熟化的物料植入制球模型,压制成型。

④ 风干焙烤。将研制成型的球在自然状态下风干或在低于100 ℃的温度下烘干。注意一定要慢烤,否则会开裂、破损。

⑤ 烧结。将风干的球装入瓷坩埚中,做好记号,置入马弗炉中,按所选择确定的升温曲线升温、保温一定时间,自然冷却到室温,得成品。

(4) 实验分析及计算。

① 外形观察。磨成一定的平面,在显微镜下观察。

② 容重的测定。取经过校准的容器,容积为V、质量为G0,盛满球,称量为G1

容重:

吸水率的测定:

式中 m0——干试料在空气中的质量,g;

m1——水饱和试料在空气中的质量,g。

5. 讨论

(1) 分析印染污泥制取陶粒的可行性。

(2) 简述陶粒的制备原理及用途。

(3) 分析逃离中各工艺参数对陶粒质量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